赵尔建
【摘要】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获取信息,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径,其在对学生进行智育、美育和德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引导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对于每个人而言,生命是伟大而宝贵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将生命教育渗透到阅读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同时,从阅读中汲取生命的力量,感受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生命教育 实践探究 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092-02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1]。于此同时,也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文化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心理素养等方面的培养。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社会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生命观的正确与否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发展。生命只有一次,对于每个人而言,生命是宝贵的,我们理应加倍珍惜。但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部分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出现了偏差[2],一些轻视生命的现象和行为屡见报端,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反思,我们的生命教育是不是做的不够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拓展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是学生生命观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初中阅读教学过程中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认知道生命的真正意义。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分享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供一点参考。
一、生命教育与初中阅读教学
作为一种促进人们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生命教育的重点在于人们的自然健康与人文健康。近些年来,随着科学飞速发展,人们发布和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在此背景下,一些不良文化悄然散播,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初中阶段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不足,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但在实际调研走访过程中,初中阶段学生对生命缺乏尊重、珍惜和敬畏意识的现象越发凸显[3]。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生命教育是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索生命的意义,明确自身的定位与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从教学内涵上看,生命教育不仅要引导青少年珍惜、热爱自己的生命,更要关注、尊重和热爱他人的生命。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生命教育不仅着眼于今日生命之享用,更要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人的生命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实际生活和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4]。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尊重生命,构建活力阅读课堂成为越来越多初中语文教师的共识。阅读教学的特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将生命教育渗透到一篇篇生动具体的作品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正向的感染与熏陶。
二、生命教育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书籍犹如他们进步的阶梯。阅读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眼界,丰富自身的认知,而且对个人思想的成长与发展也大有裨益。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阅读为切入点,将生命教育贯穿始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在阅读过程中感受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在生命教育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这是顺利开展生命教育的前提,更是基础。何为正确的生命观?我认为正确的生命观就是要珍惜、热爱和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在自己有限的生命内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阅读内涵,在作品的选择上尽量侧重那些以人为本,热爱、尊重生命为主题的文章,从而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例如,杰克·伦敦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创作的中篇小说《热爱生命》,其通过讲述一个孤独的淘金者在荒原上陷入困境,最后克服困难,得以生存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伟大和坚强,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
2.在阅读过程中领悟生命的内涵,感受生命的顽强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苦难。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困难与挫折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也是一笔财富[5]。在物质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如众星捧月一般,在家长过度的“呵护”下,学生的独立意识与适应能力也在逐渐消失。面对困难与挫折,是迎难而上,沉着应对,还是自暴自弃,不同的选择与态度直接决定了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 自然界中的万物都具有生命,有些生命看似渺小,但却坚韧顽强,无论周遭的环境多么恶劣,只要有一丝空气,一丝土壤,一点水源,它们就能顽强地活下去。同样,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以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强大的行动力战胜了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最终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人生。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顽强的生命中领悟生命的内涵,感受生命的顽强,学习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从而使自己的生命更加辉煌灿烂。例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中主人公保尔年少辍学,每天受尽欺压,忍受着底层的痛苦与无奈,在机缘巧合下,在身边前辈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由稚嫩转变成为一名真正的革命战士,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英雄。他之所以能够走到最后,是因为他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又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与地坛的长久对峙过程中,作者将个人的情感与生命投射到地坛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石上,在那看似荒凉、沉寂、幽深的环境中感受那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茂盛摇曳的野草荒藤,空中飞舞的蜜蜂,将苍凉歌声洒满天地间的雨燕等,这里时时、处处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作者在冥想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不断的思考中逐渐超脱了个体命运的挫折与苦难,探寻生命的意义、死亡的意味和工作的价值。这强烈的生命意识促使作者走出自卑的泥潭,寻找与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作家。
生命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过程,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生命都是珍贵的,值得热爱和敬畏的。在教学过程中,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阅读的积极作用,以此为切入点在学生的心灵上烙印下深深的印记,让生命之花在阅读教学中绽放。
参考文献:
[1]赖光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生命教育的思考及实践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3(28):52-53.
[2]丁秋萍.守望生命的阳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意识的培养[J].新校园:理论版,2011(3):134-135.
[3]刘丽君.例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J].课外语文,2013(22):162.
[4]于雪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7(36):49.
[5]饒学军.探讨如何将生命教育渗入初中语文教学之中[J].中华少年,2017(3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