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洁
摘 要:高校资产管理工作要想有效开展,离不开资产管理工作者相互间的协同配合和对工作的有效执行。如何能做到全面提升资产管理工作队伍的管理效能一直都是高校管理层及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山东英才學院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工作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分析探讨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管理应从工作队伍组建、培训体系完善、强化日常管理、设置专项考核、转变管理思维意识等层面进行不断探索深化,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确保资产管理队伍整体的工作活力和效率,推动工作目标的实现、促使工作效果向着管理者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校;资产管理;人才培养;关键环节
一、资产管理工作队伍的组建
1.资产管理队伍的配备要求和配备原则
学校每个部门要有一支独立的资产管理工作团队,包括资产管理负责人和资产管理员。行政单位的资产管理负责人一般是由该单位的正处级领导兼任,教学单位的资产管理负责人一般是按照不同区域的划分,分别由其行政院长、教学院长、实验实训中心主任来兼任。教学单位应依照各自行政办公、教学科研、实验实训等区域的划分配备相应区域的资产管理员。资产管理员一般是由本单位的在职、在岗员工来兼任。
2.资产管理工作的责任落实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于每学年3月份即开学初与各单位对接,核实其资产管理队伍编制是否进行调整,是否出现资产管理岗位空缺,以确保学校各个区域的实物资产都有相应的管理负责人和资产管理员来管理。学校每一年度如有新成立的部门都应及时组建资产管理工作团队并于部门成立后的一周内向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报备。对每一年度合并或撤销的部门,也要及时做好资产管理人员的岗位变更、工作交接等相关工作。
通过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资产管理队伍,由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代表学校行使资产管理工作职能,进行宏观部署、调控、监管,各部门资产管理负责人和资产管理员具体落实执行本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实现实物资产所在区域全部得到监管,无区域死角的局面。
二、资产管理队伍培训体系的建立完善
1.重视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针对新任管理人员的培训,采取一对一的培训方式。凡是资产管理岗位的新人,都要在确定岗位后的一周内同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对接确定时间进行面对面的业务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固定资产类相关知识的普及;资产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的学习告知;资产管理工作日常开展涉及的业务流程、各类报表使用的相关指导;资产管理员岗位津贴发放原则和标准;资产管理工作考核体系的构成;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授权操作等与资产管理人员开展日常工作相关的内容,以便新任的管理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熟悉工作环境、了解工作环节、掌握工作规范,为其顺利开展本部门的资产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2.普及校级培训
一般每年四月份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会组织安排全校的资产管理人员参加校级资产管理工作培训。由于资产管理人员都是各单位的兼职岗位人员,工作日常有专职岗位工作职责,为了确保每个资产管理人员都能有机会参加校级培训,校级培训会分校区开展,并分不同场次循环进行,内容都一样,便于资产管理人员结合工作时间自行选择合适的时间参加培训,并将参训情况纳入出勤及资产管理人员岗位的考核系统中。
培训内容一般会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对上一年度各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落实开展情况的汇报总结,指明上一年度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年度的整改方案;对上一年度各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专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并做出分析;对本年度资产管理工作做出部署安排,提供工作指标和具体工作任务细则及相关要求;对本年度资产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配套规章制度、管理技能等进行操作示范,给予现场指导;对资产管理工作发展中遇到的新理念、新课题、新方法、新思路做出宣传和引导。
通过年度性校级培训体系的建立和普及,让资产管理人员能够明确掌握本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水平在学校的标准下所处的位置,了解其存在的差距,需要做哪方面改善并着手解决。同时又明确当年学校对资产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以及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目标和重心。通过系统培训给资产管理人员开展年度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标准。
3.日常管理工作即时型培训平台的搭建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利用网络和线上资源为实现工作的即时交流、线上指导和工作业务对接,还专门建立了资产管理工作QQ群和微信群,分资产管理负责人群和资产管理员群。每年各单位资产管理队伍编制确认后,将组建资产管理负责人和资产管理员工作群。
资产管理负责人群主要发布一些学校资产管理工作要求、工作任务部署等信息,以便负责人能够及时了解学校的工作安排和具体要求,掌握管理工作进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会对各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群里,供各单位资产管理负责人了解把握,促其监管和落实。
资产管理员工作群主要针对资产管理员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业务问题及时地给予线上业务指导,提供相关帮助并协调解决相应的问题,方便日常工作的业务沟通和信息交流,解决资产管理员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困扰,把握各单位资产管理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通过线上交流,可以实现文件传输共享,线上语音、视频交流、远程操作指导、申报批文的预审等很多功能。
通过资产管理队伍群组的建立,减少资产管理员办理业务往返奔波于各部门之间因指导不及时造成不断返工或因签字人员没在现场要重复跑现场多次造成的工作效率低下,加强了各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同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各岗位人员工作的及时对接、有效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强化资产管理队伍的日常管理
1.人员变动做到无缝对接
由于各种原因资产管理队伍中也会出现人员的调整变动。以往学校出现大量的资产遗留问题很大原因在于人员流动时资产交接工作落实不到位、无人监管导致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形成“前清后乱”的局面。为确保资产管理工作不会因为人员调整、离职等原因而产生不良效果,经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实践,在资产管理人员岗位变动时实施了三项工作措施和具体要求,确保人员变动做到无缝对接。
2.变更情况告知
当各单位出现资产管理岗位人员变化时,该单位必须提前向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报备一份《资产管理人员变更通知单》,通知单中要提供本单位原资产管理人员不再兼任资产管理队伍成员的原因,新任资产管理岗位人员的姓名、工号、联系方式、办公地点等相关信息,并注明原资产管理员与新任资产管理员双方岗位交接工作需要办理的具体时间。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接到各单位提交的《资产管理人员变更通知单》后,即可落实、监管双方的交接工作,并及时安排对新任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权限设置及岗前业务培训,确保资产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衔接,不会受到人员变动的影响。
3.落实工作交接
各单位在完成岗位人员变更的通知报备工作后,原资产管理员要与新任管理员做好其管理辖区范围内实物资产的盘点、交接工作。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导出该资产管理员管理权限范围内的资产明细报表,双方对实物资产依据资产明细报表一一进行盘点,双方在清点无误并确认没有遗留问题的资产明细报表上签字,完成资产的盘点交接并将报表送交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备案。
4.签订资产管理责任书
凡发生资产管理人员变动的单位,必须要重新签订《资产管理责任书》。《资产管理责任书》是对资产管理单位规范落实开展资产管理工作的一种责任约束,只有签订了《资产管理责任书》,明确了使用单位的责、权、利,才能更有效地落实好各单位对本区域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管理。
通过对以上三项工作的具体落实,资产管理人员的岗位变动工作才算真正结束。重视开展无缝对接,并将交接工作落实完备情况纳入各单位的资产管理专项考核体系中,使资产管理队伍建设管理真正做到有序衔接。
5.规范日常管理各工作环节
(1)资产管理工作专人专管。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与各单位开展资产类相关业务都直接对接各单位各区域的资产管理负责人和资产管理员,杜绝非岗位人员或学生代办资产事宜的现象发生。要求资产管理员和实物资产使用人全面参与资产的日常验收工作,资产负责人和资产管理员全面参与本单位资产调拨、资产审批、资产申领、资产退库、资产报废等管理业务。
(2)工作日清月结。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会及时记录和反馈当月各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完成情况,并及时记录考核结果,对于在指定期限完不成日常资产业务的单位限期进行整改,利用预算审批、资产日常考核周报公示等措施对日常业务管理效果进行有效把控。建立月度資产对账、工作对接机制,做到管理工作日清月结。注重在日常工作中促进资产管理人员良好的职业习惯的养成。
(3)规范用表。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每年会根据工作流程的设计调整情况,设计制作出全校统一的资产管理日常业务用表模板,规范各类工作用表的填写方式和上报标准,培养资产管理员用表规范的业务素养。
(4)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重视对日常资产管理工作档案建设的管理,要求每个单位都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工作档案,将与日常业务相关的工作手稿、佐证材料、原始资料分门别类进行及时归档,并将资产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也纳入资产管理专项考核的指标之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及时妥善查找或处理工作中的一些疏漏,也能够培养资产管理人员良好的专业素养。
四、资产管理工作考核
1.考核体系的建立
(1)学校领导的支持。学校自2012年起就出台了关于《资产管理工作考核评定办法》的文件,正式将资产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工作之重,纳入专项考核体系,每年给予专门的经费支出预算用来支持和奖励在资产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对于兼职从事资产管理员工作的教职工,学校会提供专门的资产管理员岗位津贴来实现“劳有所得”的奖励工作机制。
(2)客观、准确的考核办法。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会依据学校每年颁布的1号文件中涉及的重要工作部署安排及时出台资产管理工作的考核指标初稿传送至各单位资产管理负责人和资产管理员,听取他们的修改和反馈意见再确立最终的考核指标方案。
各单位依据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当年公布的《资产管理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落实、开展本单位的年度资产管理工作。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会分别在年中和年末两个时间段内对各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落实、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验收,依据《资产管理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中列明的各工作项目考核标准做出相应的评分,年终进行汇总,上报到学校质检监察处。学校质检监察处会依据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上报的公共指标――资产管理工作的核算分值,确认各单位各项工作的得分情况,作为年终各单位的绩效切块工资奖励发放的主要依据。
(3)用专项考核激励工作效果。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每年根据资产管理专项经费预算,年终时对各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考核结果,按分值降序进行排列,从学校管理分区总量中15%的比例作为奖励对象,确定资产管理工作先进集体,颁发奖状和奖金。依据资产管理员岗位职责履职情况的评分结果,将学校资产管理员总数中20%的比例作为先进资产管理工作个人作为奖励对象。而在年度考核排序中位次在后10位的单位和个人,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会将其作为下一年度重点管理对象,在其执行资产预算、资产配置、日常管理工作中进行重点监督和指导。对于连续两年工作都没有提升的单位资产管理负责人和资产管理员,学校领导要直接对其进行约谈,责令其限期整改,将工作业绩与个人是否予以继续聘任、职务任免直接挂钩。
(4)考核评定过程公平、公正,人员全面参与。为确保资产管理考核评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对于年度重点开展项目的检查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将全院资产管理人员分别编排进各个阶段的检查工作小组中,共同参与负责检查工作的落实、监管,对检查到的单位现场做出评价,参与检查的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资产管理负责人、资产管理员都要对检查结果确认签字。这种给学校各个部门资产管理人员提供直接参与考核评定的做法,使考核评价更加公开、透明,杜绝和避免了评分工作仅由少数人掌控,营生舞弊行为、行使个人特权等主观评价因素占据主导地位的工作弊端。
对于日常管理项目的检查评分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也始终做到由各岗位人员全体参与评定,结合具体岗位工作完成和配合情况,每个岗位人员都享有一定的项目评分占比,做出合理评价,再进行汇总折算,计算最终的评价分值。这样的评分考核避免了一人特权,一家之言,得出的工作评分相对更具真实性与合理性。
资产管理考核评价工作的公开透明,杜绝了一些单位企图利用关系之便擅于走后门、走过场的歪风邪气,使得管理评价工作更容易让各单位接受和配合,对于评价结果也能够虚心接受并认真查找问题,找出差距,及时整改落实。
2.动态修正的管理岗位津贴激励体系
为了激励资产管理人员愿意长期兼职做好该岗位工作,不会因对该岗位工作条件的不满、工作待遇的不公等原因不再担任该项工作而频繁更换人选,学校于2012年开始设立资产管理员特殊岗位津贴。资产管理员虽然不是专职人员,但兼做该项工作,可以通过特殊岗位津贴体现“劳有所得”。岗位津贴的发放标准也更具科学性地不断调整完善,使其能够适应学校变化的环境。
在2012?017年资产管理岗位津贴试行的六年中,资产管理员岗位津贴的发放标准是相对粗放的。主要按月计发分50元、60元和80元三个档次。新任管理员按每月50元标准,工作半年以上,属于行政部门的资产管理员按每月60元的标准发放;属于教学部门的资产管理员每月按80元的标准发放。该标准仅仅依据管理员工作年限和所属单位的性质来划分并非科学合理,与工作质量、工作量关性不大,也没有对长期担任该岗位且工作质量好的人员在岗位津贴上给予激励,且工作内容挂钩不够紧密,也不够公平。
2017年年底,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在广泛征询资产管理员对资产管理工作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针对资产管理员岗位津贴发放标准的征询意见做了进一步调研,并做出调整。此次岗位津贴发放标准调整的依据是参照资产管理员从事该项管理工作所累积的工作年限、资产管理员管理工作区域范围的幅度(既其所管辖的机构数量)、资產管理员管理的单位资产总量(既资产管理员管理的实物资产件数)、资产管理员上一年度资产管理工作评价状况的排名(资产专项工作考核分值)这四大模块所累计的总分所在的分值区间匹配其对应的津贴档位。这样确定岗位津贴的发放标准,兼顾了资产管理员的在岗工作工龄、管理工作幅度和物资量的多少,基础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等因素,打破了因管理员的新老身份,因单位性质来确定津贴档次的不合理因素,做到了相对公平。而且随着资产管理员从事该岗位工作的年数增多,管理幅度的扩大,上一年度资产管理工作评价效果评分较好,都会决定其下一个年度资产岗位津贴是否能够上调或下浮。其岗位津贴直接取决于其工作积累时间、工作量大小和工作质量的好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奖勤罚懒,工资体系与工作效果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关系,更具有普遍接受性和激励效果。
五、资产管理队伍建设管理中还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1.各单位资产层级化责任落实还有待加强
由于各单位有了专门的资产管理队伍,一些单位就存在“凡是资产管理工作都是资产管理负责人和资产管理员的事情”这种思想意识,而与其他非资产管理岗位的人员无关,存在推卸责任的现象。资产管理人员落实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许多非资产管理岗位的人员对待涉及与资产管理工作相关的问题不上心,不配合。所有的事情都要推给资产管理人员来做。这违反了资产管理工作应确保“物物有人管、人人都有责”的总原则。当然,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与某些人员的思想意识有关,有的人会认为资产管理人员有岗位津贴和专项工作考核奖励,而他们属于非资产管理人员,不拿这份收入理应不操这份闲心。另一方面,资产管理工作之所以做不到“人人有责”,与一些部门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也有一定的关系。“资产由谁使用,就该由谁来管理”。各单位除了依赖资产管理队伍实现管理以外,还应在本单位内部实现层级化管理体制,既本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总体上由本单位资产管理负责人和资产管理人员来落实、把控,而每个实物资产具体的使用和管理,应进一步分解到每个具体的使用者和管护人身上,层层落实责任制,真正做到资产管理“人人有责”。只要是使用了学校资产的员工都应作为资产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落实好资产使用、监管的责任。只有这样做,才能实现“样样资产有人用,件件资产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2.资产管理负责人的责、权、利不能虚设
由于学校和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针对资产管理负责人岗位还没有出台更加具体细化的岗位责任说明以及工作完成质量的奖罚体系,甚至缺少对资产管理负责人岗位的津贴发放标准的落实,使得一些资产管理负责人嘴上不说,但是心里不受用,认为负责人岗位只肩负了责任却没有利益挂钩。所以一些单位虽然每年都上报确定资产管理负责人岗位人选,但却形同虚设,不履行其相关的管理职责。学校组织的资产管理工作会议、培训工作许多单位的资产管理负责人从不参与,甚至有的单位资产管理负责人对于一些常识性的、基础性的资产管理制度、工作术语、工作流程都不甚清楚,甚至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无视学校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规范乱加指挥。也有一些单位的资产管理负责人部门本位主义思想严重,没有从学校大局利益出发,配合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开展工作,将学校的资产充分利用、合理使用、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而是仅仅满足于自己所在的单位所占有的资产要最大化、最优化,以满足本单位资产类资源配置最大、最强的目的,以本人工作最舒适为其追求目标,不顾及学校的资金状况和学校的资源配置能力,其思想意识和行为与学校管理工作的要求背道而驰。对于资产管理负责人层面出现的问题和现象,我校一直以来没有深入剖析和面对,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来全面解决、提升资产管理负责人的思想意识和职业素养,是我校今后在资产管理人员配备和管理中将要面临的严峻课题,只有把人用好和管好了,才能真正实现管理效益的提高。
3.考核的视角应适当转换
对于资产管理人员工作效果的管理和考核,多年来我校采取从队伍建设、人员培训、岗位履职和工作绩效方面的考核,一直以来其出发点都是站在学校管理者的立场出台相关规章制度来强化管理,很少能站在工作履行者的角度来考量一项政策、制度、措施的出台怎样真正意义上反映工作执行者的心声,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工作的激情,提高主动性和创造性。多年来我校资产管理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的管理局面,只有靠管理单位不断的监管、督促、考核,各单(转41页)(接120页)位才能够把资产管理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一旦管理部门松懈失于及时监管,各单位在资产管理工作中还会不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说明我校在整体的资产管理责任意识上还存在极大的认知差距,没有促成每一个员工都能将个人所使用的资产当做自己的东西一样精心管理和爱惜,我们的管理工作始终还是处于很被动的局面,没有充分激发各单位、各个员工对管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我们今后在资产的制度建设、管理措施、评价体系等方面还应该多站在使用者和工作执行者的视角多去考虑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如果每一名为资产管理工作做出贡献,以及主动从事资产管理兼职岗位的员工,在从事这项工作的过程中都能体现出岗位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学校能对从事资产管理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的人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晋升机会、提升空间,我想这个岗位的工作才会真正得到员工的重视,员工也会更愿意自发的、主动的配合学校监督、落实和开展这项工作。
六、总结
资产管理队伍整体工作效果开展的好坏,取决于资产管理人员整体能力水平和思想状态。因我校是民办学校在用人政策上会考虑减员增效,不会因工作项目繁多而都要配备相应的专职岗位,因此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在学校不增加工作人员的条件下,在全校各单位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资产管理队伍,明确其相关职责,确定该工作标准和规范,定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及时评价和总结其工作状况,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整改,重视正确、科学、有效地评价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效果并及时兑现岗位工作做出成果后的激励、奖励政策,关注资产管理人员对岗位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全面提高岗位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激发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对工作积极性,将资产管理工作做到稳而不乱,并使资产管理人员建立起更强的工作自信心和岗位荣誉感。
(责任编辑: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