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是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研究的热点问题。处在转型发展期的独立学院正面临着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党建缺少上下联动、学生党员表率引领作用未充分发挥、学生党员被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等问题,促进两者之间互动发展有助于提高独立学院的育人水平。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党建;校园文化建设
作为学生培养和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学生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在形式上相对独立,实质上又相互包含和促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了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既是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在内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和实现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独立学院的育人水平。
一、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学生党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旗帜,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党建的沃土,为学生党建创造有利条件。针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党建现状,笔者对共青大学城五所独立学院师生开展问卷和访谈,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发现:
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党建缺少上下联动,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师生合力。调查发现五所独立学院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党建,但学生活动开展的效果持有不同的看法。学生认为未能从中受益,而高校管理者没有意识到这一事实,未能形成良性的上下联动,学院和学生处于“你情我不愿”的状态。学院实施严格管理,出台各类考评细则,学生未必能够理解,甚至“怨声载道”。
学生党员做表率积极性不强,引领作用不突出。对于党员学生是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教师和学生持有相反的观点。教师认为“学生党员能够以身作则,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超过一半学生认为学生党员并没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存在只重视学习、不愿意帮助他人以及入党动机不纯等问题。师生都认为大学生党员应该发挥引领作用,但是学生党员实际上并没有做到。
学生党员大多被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功利心太强。不到三分之一学生党员认为自己能够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和主动帮助他人。多数认为自己只是参与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有限。学生党员被动参与让这些活动背离初衷,失去意义。调查还发现学生党员能够认识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平台作用,几乎所有被调查者表示仍然会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可见,校园文化活动正在沦为“鸡肋”。
可见,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基本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但两者之间天生就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忽视这些联系,会导致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还会让学生疲于应付和怨声载道,对两项工作的开展都不利。
二、学生党建视角下独立學院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笔记认为独立学院首先应该创新学生党员管理,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严格学生党员准入关口,党员发展以积分量化考评机制为主,以主观考评为辅;避免现有学生党员“放羊”式管理,应该建立党员学分制管理模式,重视学生党员过程性管理;建立完善的学生党员奖惩机制,激励学生党员为校园建设贡献力量,让优秀的学生党员得到认可和肯定;规范党员退出机制,不合格党员应及时清退学生党员队伍。
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坚持创新工作模式实现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党建融合发展。目前,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由不同的职能部门负责,双方往往缺乏沟通,各行其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进一步理顺学生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建立制度打通“部门墙”,促使职能部门之间紧密联系和合作,在学生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之间架起“管理和沟通”的桥梁。
将学生党员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纳入学生党员管理和评估,从制度上明确学生党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组织各部门全面梳理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内容和活动,学生党建责任部门对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进行整理和归类,通过计分制或学分激励等方式探索出一套可量化的学生党员管理、考评和奖惩机制,激励学生党员主动参与和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充分认可和利用学生党员队伍,大力树立和宣传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以“品牌建设”理念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校园文化活动要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党员主动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排头兵作用,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品味。同时,还应将学生党员的参与和表现情况报送学生党建责任部门,向党组织推荐优秀的后备力量,推动学生党建的组织建设。
三、结语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独立学院存在学生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各行其是”的现象,学生党建脱离校园文化建设的沃土,变得单调枯燥。独立学院应该重视和创新学生党建工作,学生党建责任部门应采取主动策略,从机制和制度建设出发,实施学生党员量化管理、考评和奖惩,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刘佳.独立学院党的建设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企业导报,2016.8
[2]韦冬.独立学院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发展的路径探讨.高教论坛,2015.6
[3]林松涛.以党建文化引领高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
作者简介:
邓安安(1984--)男,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