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从编排座位开始

2020-07-04 02:09张君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传统

张君梅

【摘要】课堂上的排座位方式对学生的课堂上的表现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在给学生排座位时既要关注学生的表面差异,又要关注其内在差别,做到两者的辩证统一,进而为学生找到适合的位置,达到规范其课堂行为,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传统  排位艺术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202-02

给学生排位,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件小事,正是这件小事却让许多班主任大傷脑筋。那么,怎样排位才最科学、合理,才能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促进学生发展呢?笔者试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观察思考,现发表一下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常见的座位编排方法及其弊端

传统的排座位方式称为“横排式”或者是“秧田式”。现如今,多数的中小学座位都采用这种编排方式,比较常见的排位方法有如下几种:高矮法、异性同桌法、优差搭配法、学困生前置或后抛法。去年我带的班里有个叫杨驰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甚得老师喜爱。在一次例行的调位中我按高矮顺序,将其排在了第二排的中间。扪心而论,这个位置是全班最好的位置,本以为他会对老师不说是感激涕零,但最起码学习更带劲。可事与愿违,课堂上的他与之前判若两人,不再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了,甚至在课堂上连动一下都不敢了。问其原因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联系了家长,与家长沟通后得到的答案,让我大吃一惊:孩子不愿坐在这个位置,想往后调。遵从孩子的心愿,把他往后调了两排。嘿,奇迹出现了,他又恢复了常态,而且比以往更活跃,成绩更优异。

经过多次的观察与思考,我终于找到了其中的原因:我与大多数班主任一样,在排位的时候只看到了学生们表面上存在的差异,如身高、性别、成绩等,然后便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把学生安排到老师认为最适合他们的位置上去。殊不知我们这么做,恰恰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学生们是一个个有思想的独立的个体。这些个体不光表面上存在着差异,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内在也是有差异的,比如性格、自控力等方面也是因人而异,而我们恰恰忽略了这点,才会出现以上的情形。

二、传统的座位编排方式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影响

亚当斯(Adams)和比德尔(Biddle)曾经对这种排位模式进行过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室前排、从前排到教室中间的地带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以上两个活动区域称为“活跃行动区”。处在“行动区”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活跃,能积极发言和回答问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以及与教师交流的时间和次数明显比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多。处在“活跃行动区”的学生正好是在教师课堂监控的有效范围内,教师的课堂监控无疑是影响学生课堂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图所示:

教师→  高压区 → 中压区  →散压区

讲台前1-3排  中3排     后2排

教师监控对于前1-3排和中3排学生所造成的压力是由高到低和适中的,在这种有效持续关注下,学生自我约束力比较强而且能较好地规范自己的课堂行为,表现形式为认真听讲,积极反应。而对后2排学生来说,压力逐渐减弱,教师的监控效果降低,学生表现为容易分心,搞小动作。另外,处在“活跃行动区”的学生与教师距离较近,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比较多,教师可以通过眼神、表情、行为将自己对学生的关注和期望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心理上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在行动上积极和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互动。而后2排的学生由于与教师距离较远,接受不到这些教师暗示和及时反馈,因而在课堂上行为散漫,对课堂活动产生游离状态。

三、巧用“排位”艺术,规范学生课堂行为,促进学生发展

笔者认为在传统的排位方法基础上,应做出如下调整:

1.“高压区”——行动散漫、自控能力差的学生

这类学生行动散漫、自控能力差,只有在教师的有效教学暗示下,心理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约束自己的课堂行为,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今年,我所带的四(2)班有一名刘姓学生,天资聪颖,反应灵敏,别人不会的问题他都能轻松解决。可是如此一位充满灵性的孩子学习成绩却平平。究其原因发现上课时他不能静下来,能认真听课难有十分钟。对于他这种情况,我把他调到了第一排,这样,我便可以随时“监控”他,让他感受到课堂的压力。只要他一有动静便难逃老师的法眼,这时老师一个眼神望过去,他马上便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认真地听课。一学期下来,他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个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2.“中压区”——性格内向、课堂活动退缩旁观反应冷漠者

此类同学大多由于性格内向导致他们胆小、不善于与人交流。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冷漠、旁观,从不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稍微压力过大,他们对待学习就更加胆战心惊,生怕出错而遭到老师的批评。上文提到的杨姓同学便是这种情况,他性格内向、胆小,坐在第二排,正处在“高压区”,一举一动都逃不出老师的“监控”。这让他倍感紧张,原本活跃的思维变得凝滞了。对于这类学生只能把他们放在中压区,在这儿他们会从心理上放松,教师可以通过眼神、表情、行为将自己对学生的关注和期望传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与教师产生心理共鸣,积极思考从而在行动上积极与教师产生互动。

3.散压区——自控能力强,课堂参与度较高的学生

此类学生永远是课堂的焦点,即使把他们放在散压区,他们也会积极地表现自己,吸引全体学生的眼球。他们在课堂上投入高度的热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吸引老师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他们的热情还会带动周围的同学,从而把周围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无形中也规范了其他人的行为。

合理地为学生编排座位,有效地规范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为建设高效的课堂服务,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87,p540-p546.

[2]张维英、张海钟.《座位、品德与学习成绩》,《甘肃教育》,1991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