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与实践

2020-07-04 02:24易中华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6期
关键词:包装设计课程思政

【摘要】“包装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既涉及多学科专业知识学习,也承担着育人功能,在培养设计类创新型应用人才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包装设计”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内容与有效融入教学实践的探究,有助于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正确导向的传递。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湘教通[2018]436号918)。

2016年12月9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可见,在新时代将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融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党中央构建“三全”(全方位、全过程、全课程)立体育人的重要举措。因此,积极探讨专业课程结合德育与人文素质等课程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新模式[1],切实推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包装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是将正确的道德规范、思想认识、价值观和政治观念等内容有机融入到各类课程教学全过程中,实现培养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包装设计”是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涉及多个学科,既有专业知识传授又有印刷工艺和材料等技术要求,也有职业、行业道德等思政内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课程的思政建设目标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具有国际化的视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人格品质,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级设计专门人才。为此,“包装设计”课程的建设除了基础理论、专业技能的培养外,更要注重课程德育和人文内涵内容的挖掘,以及对学生科学研究精神、服务意识、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旨在提升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满足学生后继发展的需求。

二、“包装设计”课程思政建设内容

(一)“包装设计”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在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渗透

产品的包装承载保护产品和传递信息功能,是产品营销、宣传的使者,展现了市场风向、消费观念和审美趋势,充分体现了科技、时尚与需求的融合,同时包装设计的发展和多文化的交流也使产品包装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内涵。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包装材料、印刷和工艺的品质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从艺术和精神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包装设计教学与实践中必须注意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存在,从这一角度来看,在产品包装设计的市场调研和设计定位阶段,可以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分析社会矛盾的原因,进而根据产品的特性确定包装设计方向、定位,形成包装设计思路、概念。使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解决某些社会矛盾和产品营销的具体问题,具有更好的质量、更便捷的实用性和更强艺术审美,并实现绿色包装和可持续发展。另外,包装在科技、时尚和非遗的传承、保护、创新发展以及道德、价值观、人文内涵和时代元素等方面可以深入挖掘,有效植入课程知识的讲授中。比如在“包装的结构与容器设计”章节中,教师一方面要肯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对包装设计发展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包装污染”带来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包装材料选择上要充分考虑绿色、环保、节约,在功能设计上实现多元化,提升包装复用的几率,促进学生生态理念、危机和责任意识的建立。

(二)利用“包裝设计”课程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植

包装设计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的建立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我们努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不是轻松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因此,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创造的灿烂文明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从而培养他们热爱专业,忠诚职业,并立志为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这一角度来看,它又涉及到家国情怀的培养。家国情怀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具有积极、正面、良性的发展思想,其基本内涵就是落实“共同发展”理念,只有每个人心怀天下,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积极向上的民族团结精神,才能形成对专业的自豪感和职业的忠诚度,实现爱岗敬业向爱国的跨越。因此,在包装设计的教学实践中既要培养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又要培养他们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也要培养他们成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践行者,只有真正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持续创新。

(三)以“包装设计”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包装设计是功能与艺术、内容与形式、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它的发展离不开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对其背景、现状以及方法和理论研究,也离不开科学严谨的态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融入,如此才能实现需求、技术和创新的综合价值目标。例如,在产品系列包装设计内容的教学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和方法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包装结构、形态、功能、材料与印刷加工工艺等内容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实践、联系与发展等理论知识解决包装设计中的实际问题。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就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自此在中国掀起“大众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然而包装设计人员的创造力与这种氛围还不是那样对等。因此,在包装设计教学中应讲授创新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创新不能局限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物质层面,更重要的理念的创新;在包装实践中,要注重设计的创造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教育,使学生诟病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和违法行为,强调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倡导“尊法、守法、用法”的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为实现设计强国为努力奋斗的志向和意识,设计出更多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又具有世界审美的包装精品,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以“包装设计”项目驱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包装设计课程实践性强、结合实际紧密,教学中通过项目为牵引讲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实事和时代要求有效融入思政内容,结合项目的开展将国家政策、知识产权、时政热点、价值取向、立德树人的理念有机融合。在包装设计项目的进程中科学梳理专业基础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在包装盒型外观形态设计、内部结构设计、盛装容器设计,印刷加工工艺设计和系列产品包装设计开发设计等方面加强课内实践环节,通过实践认识专业理论知识,查缺补漏,再进行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再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并总结经验、总结和优化理论。在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观企业、设计公司、文化创意园区和包装相关展览会,同时结合创新训练项目、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等,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环节中去,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多方面参与体验和积累设计经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3]。同时,项目开展以团队合作形式进行,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个体的长处,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凝聚力,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显著提升。

三、结语

课程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教学的移植是让专业教育回归于人的本真目的,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大思政育人体系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4]。将思政内容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对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和教学平台体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這也是高质量实施课程思政的保障和前提。只有站在大思政高度来审视课程教学、组织课程教学、评价课程教学,才能真正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具有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学生也才真正理解个人的奋斗必须融入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才有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涵.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J].管理观察,2017(30):138-140.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3]谢晗进,欧阳君璇,李鑫.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与“课程思政”的耦联关系研究[J].高教学刊,2019(7):9-12.

[4]谭晓爽.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4):44-45.

作者简介:易中华(1972-),男,湖南长沙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

猜你喜欢
包装设计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理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渗透
包装设计中字体的形式美研究
浅析现代包装插画设计的商业应用
螺旋上升教学策略在包装设计项目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九嶷山瑶族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创意研究
立体趣味性计算机包装设计课程开发的研究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