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霍县秧歌”艺术特色探析

2020-07-04 02:24路珺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6期
关键词:社火艺术特色

【摘要】秧歌最初是农耕劳作时所唱之歌,后以民间农歌为基础,吸收地方小戏、舞蹈表演、角色装扮等元素,逐渐发展成为汉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舞蹈形式。“霍县秧歌”流行于霍州市大张、靳比、库拔、北杜比等村一带[1],风格独特,底蕴深厚,是山西临汾地区众多优秀的社火艺术项目之一。本文从表演形式、人物形象、演唱曲调等方面对霍县秧歌这一鲜为人知的民间艺术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能引起读者对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关注、研究和重视,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关键词】霍县秧歌;社火;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霍县以县东霍山为名,位于山西中南部,于1990年撤县建市——霍州市,隶属山西省临汾市。这块古朴而厚重的土地深受黄河文化的熏陶,人文气息浓郁,名胜古迹遍布四方,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倔强敦厚的民众性格孕育了当地特有的艺术瑰宝——霍县秧歌。当地流传着一段顺口溜:“信口编词无边无沿,缠丝花鼓好看难演,敲锣小姐机灵有限,霍县秧歌不看心念”[2],寥寥几句便精准地概括出霍县秧歌的特点和群众百姓对它的喜爱。

一、霍县秧歌的表演形式

霍县秧歌是集说、唱、演为一体,融花鼓、歌唱、舞蹈于一炉的民间艺术形式,多于庙会活动日、农历正月闹红火时在广场或游村串户进行表演。演出形式基本相同,仅时长不一、说唱内容各异。表演流程大致分为三部分:“清场”“走场”和“混场”。第一部分“清场”以个人说唱为主:由鼓手率领花身子、老娘等众人围着伞者走圈,伞者即兴编词,说一些迎合人心的吉利话、唱几段恭贺新禧的祝福歌。随后伞者“叫场”,用唱词报名,换老娘、货郎等其他角色轮流进圈内表演,最后再由伞者结束清场部分表演;第二部分“走场”重在舞蹈表演和变换队形:鼓手头舞“缠丝”、擂击花鼓,一溜“花梆步”冲进圈内进行特技表演,“黑虎掏心”“弹腿掏打”“点槌止步”等动作一气呵成、矫捷生威,并不时地带领大家变换“蛇摆尾”“剪子花”“紫金缠柱”“回荆州”等各式队形;第三部分“混场”即结束部分,以集体歌唱为主:大家以鼓手为中心收成“一字”或半圆队形,由鼓手起音扎调,一唱众和或齐声合唱,所唱内容多为历史典故、花草人物、社会风情等。一曲唱毕后改变队形复唱一曲,如此几轮,最终由伞者上前说收场话结束全场演出。

二、各角色装扮及表演特色

舞蹈表演融合了音乐、服装、灯光、舞美等多方因素,具有极强的综合性,但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角色是构成舞蹈、戏曲、小说等艺术作品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我国的戏曲艺术就是由角色并通过角色体制构成的。与部分秧歌按所持道具分类的情况不同,霍县秧歌深受戏曲艺术的影响,演员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表演特色,一般一队十人,包括伞者、鼓手、老娘(老太婆)、公子(秀才)、小丑(说嘴子)、货郎各一人,花身子四人[3]。

(一)“伞者”(指挥)

安工老生装扮,头系古铜色鸭尾巾,戴满髯,彩色衣裤搭褶裙,黑色快靴。右手所持道具是用彩纸糊制的花伞,顶平圆,上有可插放灯烛的方口,伞面一圈吊有各种挂件装饰;另一道具为“响环”,乃一内有若干滚珠的铜制空心圆环,舞者左手四指插于响环内,将环卡在虎口处,以便控制随时摇摆。伞者是整个秧歌队的指挥,负责总控全场演出,双手不时地转动花伞、摇甩响环,动作简单流畅、舒展优美,显得矜重稳健。此角色的魅力不在于动作表演,而是幽默风趣的即兴说唱,伞者所述无所不包,上到历史典故,下至民间传闻,从恭贺五谷丰登到演唱男女爱情,那些顺耳的赞语、稀奇的轶事,甚至尖酸的嘲谑都能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欢乐,故而此角表演者大多博闻多识、能说会道、才思敏捷,如此方可胜任。

(二)老娘(老太婆)

彩旦中婆子装扮,盘发髻、戴头箍,身穿斜襟大褂、中式宽裤,缠裹腿、绣花彩鞋。老娘表演既有生活又有规范,左手花指捏手帕,右手摇着羽毛扇,在行进过程中始终以脚后跟走路,收屈双臂,上身略微抠胸,耸肩搧扇、扭臀摆胯、左摇右晃、前扑后闪,动作夸张诙谐,乃一滑稽搞笑无拘无束的逗乐角色。

(三)小丑(说嘴子)

小花脸中茶衣丑扮相,鼻梁上画一方白,额头上缀一红点,头扎朝天辫,身穿蓝布褂,肩背褡裢,拿一根棒槌。小丑表演轻松自如,言谈举止贴近生活,行进时上身挺直,拔背收腹,腿半蹲,脚向后稍抬,脚步快碎,双臂配合迈步前后摇摆,并不时地转动手中棒槌,头随之伸缩来回张望,动作灵动、表情丰富、活脱不羁、自然成趣。

(四)货郎

小生装扮,黑色罗帽,深棕衣裤配白色百褶裙,黑色便鞋。左手举根货架上下抖动,上面吊挂了些手镯、荷包、丝线等各种小货物,右手摇一改良式拨浪鼓,长柄顶端穿一牛皮蒙制的拨浪小鼓,下面挂一两边缀有灵活小耳的铜锣。货郎时而跳步踢脚,时而快步行进,十分欢快,充满生机活力。

(五)鼓手

武丑装束、俊脸扮相,头扎方巾,天蓝对襟衣搭黑色灯笼裤,围白色百褶短裙,黑布快靴,腰部左垮大红花鼓,頭戴“缠丝”——竹制外框,青竹几蒸几晾后制成内在缠丝,弹性良好、伸缩自如,端尖点缀一红色绒花。鼓手的表演既要突出武丑的灵巧还要展现武生的俊秀,需身手敏捷、擅长转打跳跃之人。此角动作技巧性极高,在表演中有惊人绝技——头部用梗劲前后移动或划圆,使额前缠丝飞舞旋转的同时兼顾手脚动作,快速变换各式姿态花样击鼓,“甩缠丝击鼓”“漫头花子”“大海捞针”“麻雀蹦”“苏秦背剑”“怀中抱月”等动作,干净利落、轻盈快捷、英姿飒爽、粗犷朴实。

(六)公子(秀才)

扇子生扮相,清秀英俊,头戴小生巾,绿色花褶子套绣花长袍,敞怀,云头靴。公子慢时行台步,快时行圆场步,左手提袍襟上下抖动,右手或是摇折扇、或是“五指夹扇”横划8字,或是在“扬掌位”快速抖扇,尽显一番潇洒爽朗、风流倜傥之姿。

(七)花身子(小旦)

闺门旦扮相,粉红绣花衣加蓝色花边彩裤,腰间垂一绣花彩巾,表演道具为小斗锣,左手执锣、上回下转反复舞弄,右手持锣签擦击锣心,签上彩绸带随之摇摆飘舞。队伍中四名“花身子”即既是伴奏者又是伴舞者,体态婀娜多姿,表演动作与戏曲中小旦动作相近,例如:亮相舞姿“踏步摆手”——左脚踏步位半蹲,左手托锣于所肩上方,头随身体右拧看斜下位右手;“腾跳步”——上身顺风旗,下身立身射燕。行进时,花身子双手或在胸前击锣、或在头左侧击锣,“摊掌”“托掌”“分掌”等上身舞姿配合脚下行云流水般轻快平稳的“圆场步”,可谓是“上俏下稳”。

三、演唱曲调及打击伴奏分析

霍县秧歌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所唱之歌多为当地的特色民歌,曲调婉转,流传甚广,遍及全县,几乎家家都会,成为当地代表性的乡乐。演唱曲牌现有《悠蓝腔》《旋风调》《梦五更》《镜里栽花》《八仙过海》《探亲》《小寡妇哭灵》《萱花》《破赤牛》等二十余首,均屬于联曲体。按唱腔曲调分类,包括硬调(即原来的秧歌调)十七首和软调(一般的民歌小曲)十余首,节奏形式多变,有2/4、3/4、4/4、2/8、3/8、4/8等节拍,多种节拍的变化融合构成了霍县秧歌曲调的独特之处。

霍县秧歌每支表演队伍通常都配有一支打击伴奏乐队,由五人组成——一鼓一锣三小镲,烘托各种情绪,渲染表演气氛。击鼓者击打与演员花鼓相应鼓点,以增强音响效果,并补救花鼓手因动作表演而遗漏的鼓点,俗称“救鼓子”。大锣音色低沉浑厚,为主奏乐器。小镲三人中一人为单拍,叫“挽镲”或“拍镲”,音色酥散,用来击节拍,掌握速度;另外两人叫“填镲”,发音刚脆,打花拍以丰富伴奏[4]。常见的打击乐曲牌有《绕路》《截断桥》《三翻腰》等八首,其中:《走流水》是常用点,用于开场和曲牌之间的过渡;《收尾流水》用于每个曲牌后的中止;《打闪腰》则用于变换队形前的暗示。这些曲牌根据表演动作和程序变化配合使用,有的活泼紧凑、跌宕起伏;有的流丽舒畅、张驰有致,使秧歌柔中见刚、刚中带柔、刚柔并济、韵味独特。

四、结束语

霍县秧歌集说唱舞于一体,内容丰富、表演精湛、套路成熟、观赏性强,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但是在当下对民间传统文化进行非遗保护的进程中,霍县秧歌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尽管是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也具有一定社会认同和传播空间,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列入非遗保护范围。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扶持,更离不开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故此,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为后来学者的传承、研究和霍县秧歌的保护、发展略尽绵薄之力,助其能更加长久地绽放。

参考文献:

[1]王九筛,田彩凤,李华平.山西民间舞蹈学[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2][3]宋庆云,宋汾云.秧歌·河蚌·麒麟[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

[4]王振湖,杨迎祺.临汾民间艺术[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路珺(1992-),女,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舞蹈表演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社火艺术特色
陇 州 社 火
陇州社火
社火闹春
陇州社火
基于女性主义批评视域看《啼笑姻缘》的艺术特色
江西安义糕点印模的艺术特色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社火,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