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浩然
摘 要:大数据技术对原有的很多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需要该行业中的相关人员适应大数据环境来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基于对大数据的背景环境,结合审计工作中具体任务和功能,探讨大数据对企业原有审计工作体系形成的冲击,并总结了在当前审计工作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合理地利用大数据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审计风险;大数据;企业管理;审计工作
在现代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中,审计工作的重要性逐步提高,要通过审计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企业资本管理质量和企业资金流的管理效果,让企业按照当前制定的发展战略完成各项任务。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工作中,要采用专业化的审计工具完成各项工作,同时审计工作人员要全面使用各类财务信息,之后详细获取各项工作结果,方可提高审计的工作质量。
一、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审计工作面临的冲击
1.审计工具的冲击
企业审计工作通常需要审计单位介入,分析被审计单位的资本数据,以给出最终的分析结果,其中审计单位通常会考虑更多的數据信息、财务信息以及人文信息,让取得的结果更为准确,但是通常情况下被审计的单位不会主动采用审计工作单位的专业管理工具,这就导致在具体的工作中,会形成两种工具之间的不对接问题,才可以让取得的分析结果科学合理。在一些被审计企业的日常运行中,会采用传统的审计方法获得各类信息,比如人工处理、基础性的计算机软件处理等,这类方法容纳的数据总数过少,不利于对审计结果精度的保持。
2.审计人员的冲击
企业审计工作作为对专业性、工业思想和从业经验要求较高的内容,需要审计人员掌握审计工作中的所有方法、工作任务和工作形式,在大数据的使用中,意味着要升级现有的技术体系,则审计人员实际上面临了多种新型技术,其学习成本增加,一些审计人员并不注重个人学习内容的增加和学习范围的扩宽,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审计人员对新型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的应用能力不足。此外大数据的使用中,理论上可以收集更多与企业切实相关的数据信息,只有审计人员可以正确使用这类信息的情况下,才能让取得的最终结果更具有科学性,然而由于数据的数量过多,审计人员短期内难以完全协调所有的信息,反而容易导致出现信息遗漏问题。
3.审计风险的冲击
企业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给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或意见,让企业在后续的运营和发展中可以规避市场风险、企业自身风险和管理体系风险,以全面性地提高企业商誉。大数据的使用中,可以大幅度提高信息的收集效率,同时也可以借助和大数据技术相适配的云计算技术处理各项信息,之后方可让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提高。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要求审计工作人员能够可以深度了解大数据技术的使用方法、数据的收集类型和信息的处理方法,只是从当前的工作形式上来看,大数据技术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并未被审计人员完全掌握,该过程中难以完全使用所有的信息,反而出现企业运行中各类风险的识别和规避效率不足问题。
4.审计证据的冲击
企业审计工作不但要依托各类证据取得各项信息,也要把所有使用的数据整合、使用和分析,方可让该系统的工作质量升级。在大数据技术的使用过程,获取的审计工作结果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可以大幅度提高数据的收集效率,但是一方面收集的数据过于冗杂,同时受到信息上传者的主观臆断影响,尤其是在市场信息调查过程,若这类数据信息被直接使用,则最终获取的证据可应用水平不足以支持精确结果的获取。另一方面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处理信息,之后生成相关证据,证据的处理方法、处理限制和处理标准要经过合理的确定,目前的处理过程并未按照该方法和相关要求完成处理工作,最终导致使用的证据质量较差。
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审计工具体系的问题
审计行业已经开发出了多种工具,同时审计单位本身也开始使用具有大数据功能的工具,而从目前的工作表现上来看,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之间使用的工具通常不对接,导致获得的结果可利用性与可转移性较差。另外针对当前不同类型的被审计单位来说,其使用的工具类型本身并未纳入各类规章制度的综合管理体系内,导致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只是按照企业本身选择的工具完成任务,并不是从审计人员本身需求出发选择各类工具。一方面审计人员对工具本身的了解水平不足,需要在入职后续的工作过程中投入更多的学习成本。另一方面审计人员所需要使用的工具和思维体系不符,导致对工具的利用率下降,甚至会遗漏一些较为重要的信息,导致企业的审计工作落实质量较差。
2.审计人员素质的问题
审计人员通常素质较高,尤其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审计工作人员,其能够完全按照企业当前的财务信息了解今后的工作重点。针对素质方面的缺陷,体现在由于大数据技术和审计工作的关联程度较低,或者该项技术作为近些年来的研究重点,一些企业为推动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不顾企业当前的自身情况,直接推广使用新型的审核工具,导致审计工作人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学习,但是由于大数据技术和审计技术本身属于使用和被使用的关系,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大数据技术只是一项工具,但是由于该工具对最终获得的结果影响深远,所以审计人员必须精益求精地了解该项技术的使用原理、使用过程和使用结果,这些都会影响审计人员的学习成本,甚至一些资历较高的审计人员对互联网技术的认知水平相对较浅,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导致审计人员在各类新型工具的使用以及了解过程中出现问题。
3.审计风险识别的问题
审计的一个重要工作是找到风险,并提出应对风险的方法,然而由于大数据技术在数据的获得方面,并不具备主动识别各类数据精度的功能,需要借助云计算技术提高数据的应用合理度。由于当前一些企业审计工作过程,主要投入的精力是扩宽数据的获得外延,而不注重对数据的预处理工作,导致数据的数量虽然呈几何倍数增长,但是数据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一方面提高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另一方面数据本身精准度不足,即使获得了最终结果,但是数据是否可以从根本上反映企业的风险还是一个未知数。
4.审计证据获取的问题
在审计证据的获得过程,需要研究企业的财务信息、市场风险信息、企业客户的信息等,所有的信息都需要作为证据被审计人员所了解和使用。在目前的工作过程中,一方面是发现各类数据本身获得渠道可能存在缺陷,表现为审计人员难以在最短时间内识别各类数据是否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另一方面是证据的后续处理工作和相关要求不符,尤其是在审计单位参与审计工作过程,可能会由于各类数据的存储精度不足、数据的存储层次感较差等因素,导致各类数据的获得效率无法满足审计单位的要求,既提高了审计工作周期,也降低了审计工作质量。
5.审计平台建设的问题
平台的建设标准是,一方面是针对企业内部的审计平台建设,另一方面是针对审计单位的平台建设,前项工作中,企业要建成综合性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以了解当前的各类工作方案是否符合实际工作提出的相关要求,针对后项工作,该平台中要容纳各类具有从业资质的审核单位信息和审计人员信息,并且定时定量更新。在目前的工作中,一方面是企业本身并未在财务管理体系内建成专业的审计工作体系,另一方面是审计工作单位本身所处的行业也未能建成专业性的审核工作平台,这就导致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透明度不足,同时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间存在信息不对等问题,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符合各类企业的本身要求。
三、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审计工作的升级方法
1.审计工具升级
在审计工具的升级过程,要由审计单位本身,以行业规章制度建设建议的形式向被审计单位以及其他的审计单位说明自身利用的审计工具类型,并且说明该工具对企业本身已有信息系统造成的影响,另外需要由整个行业牵头,实现对于各类审计工具的全面探讨和研究,分析当前这类工具的工作水平,以此为指标完成后续的管理和分析任务。如在实际的数据研究过程,发现某工具能够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协同研究被审计企业中的各类财务数据,涵盖日常工作中的资金流水、在一段运行时间之内的企业资本变化情况、企业的资本构成形式以及负债情况等,另外在该平台的具体运行过程中,可以全面保障各类信息的获得精度和分析效率,则在后续的工作中,可以向整个行业内推广和宣传该工具,同时也要求各类具备专业性财务管理系统的企业也使用该工具,完成日常信息的记录和获得工作,这一方法的推行过程,无论是后续的审计单位还是被审计企业工作过程,可以直接实现信息的交互,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并缩短了审计时间。
2.审计人员升级
审计人员的升级需要把不同类型的审计人员纳入到同类工作小组,以形成小组内互帮互助的氛围,比如在某企业的工作中,发现审计工作人员有两种,一种是对互联网技术有较多了解,但是对审计工作本身经验积累数量较低的人员,另一种是对互联网技术了解程度较低,但是具有丰富审计经验的人员,则考虑建成的协同小组是将这两类人平均分布,或者按照人员构成比例分布,建成二到三个协同学习小组,小组内人员的后续学习过程,由具备较多互联网知识储备的人员向具有较低计算机技术储备人员完成各类知识讲解任务,而反过来也可以由审计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带动经验较少人员提高素质。
此外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不可使用“一刀切”式的工作模式,而是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段之内,借助原有的审计工作工具和新型审核工具協同运行模式,让所有参与正式工作的人员了解这两类工具的异同点,并积极转化思路,对于已经完全建成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审核工具系统,新入职的审计人员则不再接触原有的升级工具。
3.风险识别升级
(1)内部风险识别
内部风险识别无论是审计单位给出的结果,还是被审计单位日常工作过程中给出的相关结果,都需要基于对财务信息的了解,完成各类信息的分析和归纳工作之后给出报告。在具体的工作过程,要求审计工作系统要具备较高的权限,可以了解企业日常运行过程中的资金流水、企业中计划会计给出的结果、财务会计分析的各类数据等,将各类信息都提交到大数据技术工具中。而大数据工具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被动式的技术体系,在各部门的运行阶段,可以收集各类资金流动项目,之后把各类收集到的数据移交给云计算平台,该平台根据已经制定的各类工作规范给出基础性的结果,之后再由审计人员处理。
(2)外部风险识别
在外部风险的识别过程,通常情况下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也涵盖了一定的企业内部风险,在大数据技术的使用阶段,审计人员要能够准确识别当前的市场信息和企业内部运行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在市场信息的获得阶段,可以通过采用样本的方法,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获得和储备了大量的样本之后,由云计算技术通过搜索关键词、建立小型数据库等方法,根据已经建成的模型带入经过预处理的信息并精准计算,分析各类数据的具体表现。针对企业的内部风险,则主要工作项目集中在研究企业日常运行过程中的各类资金流水情况,为之后更好地总结企业目前面临的外部风险。另外在外部风险的识别阶段,也需要了解审计人员当前是否能够完全合理地使用新加入的审计工具,尤其是针对审计工具体系中,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工作体系,当发现某人员的实际从业资质不能够符合该工具的操作要求时,则需要让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学习,只有在经过了全面性的考核之后,才可参与到数据的研究过程。
4.证据获取升级
(1)证据分类系统
在证据的分类过程,主要分为企业内部证据和企业的外部证据两种,内部证据主要是分析企业的财务信息,外部证据则是当前的市场信息,可以整体上建立成两个分别存储机构。在获得了这两个综合性数据库之后,则需要对所有的证据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和细化,比如针对企业的内部证据,会对其建成专业的数据库,而后续输入的各类证据类型较多,最核心信息是企业的日常资金流水,该信息要以日期的形式存储,同时也需要研究企业当前的资本构成、企业的负债率、企业的职工薪酬等,所有信息都要分门别类设置。对于以资金流水为代表的高频变化财务信息,要将这类信息以日期记录的形式存储,要求审计人员要能够在日常工作中精准记录日期信息,之后由大数据技术存储,其他部门的信息也需要在工单抬头上说明证据的类型来源,之后由大数据技术自动存储。
(2)证据识别系统
证据识别系统主要是根据信息抬头上的各类关键词,将其录入到正确的数据库内,另外针对已经建成的数据库系统,也可以通过建成专业化的数据存储体系,让最终建成的数据识别系统可以将各类信息自主移交。在完全识别之后,可以按照信息的存储时间分析是否可以整合成独立性的档案,从而节约存储空间。
5.平台建设升级
(1)信息公共平台
在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过程,要依托于大数据技术,让企业各类日常性财务信息可以被第一时间获得和核算,同时建立的数据库也要能够和审计单位的相关工具建立关联。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过程,大数据技术要能够在各部门的学习体系内建立后台运行体系,主动识别产生的各类数据是否代表着财务信息,该信息要能够自主记录。对于审计单位,参与到了具体审计过程时,则可以直接把这类数据提交给审计单位的分析工具中,由已经建成的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处理后,第一时间获得各类关键性的信息并带入核算模型。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的财务信息通常来说具有极高的保密等级,虽然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企业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属于信息的收集者和提供者角色,但是审计单位不可通过大数据技术监管、监测被审计单位的日常财务信息。
(2)信息交流平台
在信息的交流平台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建成一个以审计工作人员为核心、技术讨论为基础的信息交流平台,审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建立账号,在企业内部建成的信息网络系统中交流各类数据,以综合性探讨和研究目前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另外针对企业的各类财务信息,也可以借助审计工作平台的大数据技术,直接获得各项审计信息,同时其他的各类财务工作人员也可以借助该平台完成信息的交流工作,包括企业的日常资金流水、企业当前的资本总量和资本构成等,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通过发出信息或者申请的方式,借助信息交流平台获得所有数据。
综上所述,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的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审计平台的建设完善度不足、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无法满足要求、审计工具体系的建设不完善等。针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建成统一适配的学习工作体系、构造信息的专业化交流平台以及实现对于审计工具的全面革新等,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荣梦琪.大数据环境下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的有效策略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20(07):204-205.
[2]王卫平.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审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0(09):177-178.
[3]侯竞檩.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0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