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璐璐,郭璐璐,刘博
(1.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聊城 252000;2.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山东聊城 252000)
老年髋骨骨折比较常见,骨折后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压疮、心肺栓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是髋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1]。 有研究显示,术后因患肢制动时间较长,所以肢体功能障碍在髋关节骨折术后较多见,尽早对患者实施康复锻炼,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 该次研究针对该院2018 年2 月—2019 年2 月期间的86 例髋骨骨折老年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配合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
选取86 例老年髋骨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 例。 对照组中,男性24 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60 岁,最大83 岁,平均年龄(71.8±2.4)岁; 骨折部位:26 例股骨颈骨折、17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 合并症:11 例冠心病、9 例高血压、8 例糖尿病、5例慢性肺心病;观察组中,男性23 例,女性20 例,年龄最小60 岁,最大85 岁,平均年龄(72.2±2.3)岁;骨折部位:25 例股骨颈骨折、18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症:10 例冠心病、10 例高血压、7 例糖尿病、6 例慢性肺心病。 所有入选患者年龄均在60 岁以上,均经X线确诊,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精神障碍者、恶性肿瘤疾病者、意识不清者、血液高黏稠度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 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 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配合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 在被动运动锻炼时间方面,1~2 h/次,2 次/d;且在每一次进行被动锻炼前,对膝关节屈伸幅度进行测量,结合测量结果,对患者的锻炼内容、锻炼时间、锻炼方法等相关参数进行调节,防止被动运动时间过长,对患者带来不适。 在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进行中,确保患者处于绝对休息状态下[3]。 进行锻炼时,放置好被动运动仪,然后将患者患肢放在运动仪上,调节设备参数,开始进行被动锻炼,期间需要注意的是,为确保被动活动的有效性, 需先测量患肢膝关节活动度,并以测量结果为准,确定关节活动起始角度,以10°/d作为增加量,逐渐加之膝关节最大活动角度。
(2)康复护理。 ①心理干预。 由于老年患者骨折后,受疼痛及活动受限等因素影响,患者在心理上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术后恢复[4]。 所以,术后因患者需要长时间恢复的过程, 在长期恢复中,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应进行护理干预, 在护理时,要求护理人员与患者日常多交流,便于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状态及时了解,尤其是针对已出现明显负性情绪的患者,要求护理人员在认真分析患者负性情绪出现的原因后,针对性地采取心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使其在术后康复期间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同时,针对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及训练计划,向患者详细进行讲解,让患者认识到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同时,针对临床中采用康复治疗效果较好的案例,介绍给患者,以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只有患者在康复期间保持良好心态,有较强的康复信心后,才能对医护工作更好地配合,康复治疗效果也才能实现。②肢体康复护理。术后,在对患者患肢进行康复训练时,所采用的训练方法较多,而具体训练方法的选择,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而定。 通常情况下,临床中常用康复训练方法如下: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被动活动及主动活动等,或采用相关仪器进行活动锻炼; 每天坚持对股四头肌、胫前肌进行被动活动,100 次/d;对腰背肌、双上肢进行去全身技能锻炼,30 min/d;期间结合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逐渐开始进行直抬腿抬高法、患肢负重锻炼等,促使患者功能恢复[5]。 在患者术后自主活动逐渐恢复后,可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与指导下,帮助患者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 以促使患者肢体功能尽早恢复,同时肢体活动的进行,也有利于改善患者肢体血液循环状态,对肢体功能恢复有进一步促进。 ③气压式治疗。 术后,为促使患者肢体功能更好地恢复,相关治疗措施的应用也必不可少,临床中为对患者肢体血液循环功能进行改善,经常采用气压式四肢血液循环促进装置治疗,促使患者肢体血液循环加速,对肢体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注:与护理前对比,*P<0.05;与对照组对比,#P<0.05
组别时间心理生理社会环境 总分观察组(n=43)对照组(n=43)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51.96±3.82(80.36±6.52)*#52.07±3.79(71.28±4.83)*49.67±3.44(82.64±5.31)*#50.03±3.41(74.28±4.62)*55.18±3.96(83.62±6.18)*#54.92±4.03(72.49±5.26)*51.34±4.13(80.79±5.37)*#51.68±4.04(72.16±4.62)*52.64±4.31(84.69±7.13)*#51.97±4.27(75.18±6.04)*
对两组患者主动屈膝达90°时间、 主动直抬腿抬高时间及膝关节主动活动度等指标进行对比; 采用WHO QOL-BREF 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从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评分,各指标满分均为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对比两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几方面,满意度=1-不满意率。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用t 检验,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n(%)]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主动屈膝达90°时间、 主动直抬腿抬高时间方面对比,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效果对比(±s)
表1 两组康复效果对比(±s)
组别主动屈膝达90°时间(d)主动直抬腿抬高时间(d)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观察组(n=43)对照组(n=43)t 值P 值3.06±0.96 4.53±1.35 7.124<0.05 14.01±1.69 25.11±3.52 4.037<0.05 1107.18±12.06 91.85±9.64 8.005<0.05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指标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5.35%)高于对照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老年髋骨骨折属骨科常见疾病,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通常患者需长时间康复。 所以在术后康复护理中,需加强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安抚,对相关并发症积极预防,尤其是对年龄较大的患者,因卧床时间较长,下肢循环容易受影响,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压疮及便秘等并发症[6]。 此外,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尽早康复有促进作用,有利于骨折恢复,如术后功能锻炼不足,不但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骨折部位恢复效果也会受到影响[7]。 有研究显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加强康复锻炼,可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对下肢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术后运动锻炼中,被动运动是利用自己健康侧肢体、他人或仪器完成运动的方式,在进行被动运动时,要求患者肢体肌肉全面放松,对患者近远端关节用外力固定,全幅度运动关节,使关节活动度提高。 心理护理的应用可使患者在康复期间保持良好心态; 同时,配合肢体功能锻炼, 可加速患者肢体功能尽早恢复。从该次研究结果来看, 观察组患者主动屈膝达90°时间、主动直抬腿抬高时间及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及康复护理的应用,使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95.35%)高于对照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康复护理与持续被动锻炼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较为满意。
综上所述,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应用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配合康复护理,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