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同胜,高菊
(1.平邑县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山东平邑 273313;2.平邑县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山东平邑 273313)
小儿脑瘫是儿童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患儿常表现为智力缺陷、语言障碍等,对患儿的身心发育与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据调查,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发生脑瘫的风险高于普通新生儿。尽早诊断、干预对改善脑瘫患儿智力、语言与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核磁共振是临床诊断常用的技术,具有辐射小、成像清晰、分辨率高的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 将核磁共振检查应用于小儿脑瘫诊断中,对分析患儿病因、病灶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讨MRI 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2],笔者选择了该院2017年1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74 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
对该院收治的74 例脑瘫患儿收集资料进行研究,74 例脑瘫患儿均接受了MRI 检查。 在74 例脑瘫患儿中,男性患儿39 例,女性患者35 例;6 个月以内34 例,6 个月~2 岁23 例,2 岁以上17 例;痉挛型脑瘫45 例,混合型脑瘫21 例,共济失调型脑瘫8 例;既往出生窒息史31 例,缺血缺氧性脑病史18 例,高胆红素血症史22 例,早产儿3 例;合并智力缺陷28 例,语言障碍21 例,听力障碍17 例,行为异常8 例。 该研究已经该次伦理会批准,入组标准:(1)均符合小儿脑瘫诊断标准;(2)能够行头部放射检查的患儿;(3)患儿家属均知情。 排除标准:(1)其他原因造成的运功功能障碍;(2)合并心功能、肝肾功能不全者;(3)临床资料不全者。
74 例患儿均接受了核磁共振检查, 使用GE 1.5T核磁共振仪进行平扫, 患儿在检查前服用镇静药物,入睡后接受检查。 常规进行矢状位T1WI、 横轴位T2W1 扫 描,TR 分别 为380 ms、3 400 ms,TE 分别 为12 ms、380 ms。 层距设置为0.5 ms, 层厚设置为6~8 mm,矩阵设置为256×256。核磁共振检查后,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独立阅片,观察受检患儿病灶位置、病变程度、是否出现畸形等情况。
应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包处理74 例脑瘫患儿资料,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算核磁共振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与硬性预测率。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74 例患儿核磁共振检查中,检查提示69 例患儿为脑内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3.24%。其中,脑萎缩改变41 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17 例,多发性脑软化灶11 例。在41 例脑萎缩改变患儿中,痉挛型脑瘫29 例,混合型脑瘫8 例,共济失调型脑瘫4 例。 在11 例多发性脑软化灶患儿中,痉挛型脑瘫9 例,混合型脑瘫2例。
经过康复治疗后,74 例脑瘫患儿核磁共振检查与康复程度如表1 所示。 74 例患儿经过康复治疗,35 例明显改善,39 例未见明显变化。 核磁共振检查灵敏度为91.89%,特异性为97.30%,阳性预测值为97.14%,阴性预测值为92.31%。 详情如表1 所示。
表1 脑瘫患儿康复治疗后核磁共振检查与康复程度一览
脑性瘫痪是指导致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大脑中的非进行性疾病引起的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异常,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沟通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病和继发性骨骼肌疾病[3]。 获得性病因会产生一组常见的神经病学表型。 脑瘫是儿童最常见、最严重、代价最高的运动障碍,诊断通常发生在12~24 个月之间,存在以下4 种运动类型,但可能在生命的前2 年出现并改变:一是痉挛;二是运动障碍,包括运动障碍和无力症;三是共济失调;四是运动障碍。脑瘫合并症和功能受限常见且致残, 包括慢性疼痛、癫痫症、智力残疾、肌肉骨骼问题(如髋关节移位)、行为障碍、睡眠障碍、功能性失明、听力障碍等。 脑瘫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肢体残疾,据统计,在高收入国家中每1 000 人中有2.1 例患病率, 低收入至中等收入国家中的确切发病率或许更高,这是因为低收入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不完善,产前和围产期护理质量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大约80.00%的病例尚不清楚脑瘫的完整病因路径,但既往研究表明能够从受孕,怀孕,出生的病史中识别出危险因素完整的因果关系是跨多个时期的几个危险因素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包括新证据表明14.00%的病例具有遗传成分。脑瘫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语言障碍等,无法向其他健康儿童一样生活, 不仅影响了脑瘫患儿的身心发育,也给患儿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鉴于小儿脑瘫的复发性与严重性,脑瘫已经成为不少发达国家公共卫生预防的重点。
新生儿出生后6 个月内, 大脑处于迅速发育时期,在这一时间内对脑瘫患儿进行干预可以最大限度控制与逆转脑损伤,所以今早诊断与治疗对促进脑瘫患儿恢复、提升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脑瘫患儿常常出现不同症状,且部分患儿症状并不典型、明显,又因为患儿依从性较差,所以早期诊断小儿脑瘫具有较高的难度。 以往,在12~24 个月之前的潜伏期或沉默期无法准确识别出脑瘫。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临床对小儿脑瘫的研究不断深入,现在已经可以早期诊断小儿脑瘫[4]。
目前,磁共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检查中,尤其是对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与CT 等其他放射检查相比, 核磁共振检查放射危害性小,可以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图像分辨率高,可以清晰地显示脑组织的位置、结构等情况。 有学者对脑瘫患儿使用核磁共振进行诊断,发现核磁共振检查灵敏度接近80.00%, 而且MRI 图像可以准确地显示脑室等脑组织。 一项研究报道,T2 弛缓测量是一种定量的T2 加权的磁共振成像可以较好、准确地显示脑水的物理性质,使基于白质中水的大分子比例的组织特征的客观测量成为可能。 另有文献报道,小儿脑瘫常见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常见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多发囊性脑软化等。 脑萎缩是小儿脑瘫MRI 最常见的征象,其MRI 图像显示为脑室扩大,脑沟、脑裂、脑池增宽,脑实质容量减少等,既往研究表明脑萎缩与脑瘫患儿智力缺陷存在相关性。 在该研究中,74 例脑瘫患儿核磁共振检查脑萎缩改变41 例。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MRI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T2WI 高信号,外形不规则等,常见于痉挛型脑瘫患儿中。 多发性脑软化灶MRI 可见T2W1 高信号、T1WI 低信号,脑室、脑沟等形态正常,研究表明其与功能性失明有着一定的联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行为训练等康复治疗是如何引起脑部症状改善的,如何引起大脑的细微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运动康复的临床试验中寻找量化大脑变化的方法。 国内有学者对88 例脑瘫患儿MRI 检查与小儿脑瘫康复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99 例脑瘫患儿中42 例患儿MRI 表现为脑萎缩改变,14 例局灶性脑白质软化,其他分别为PVL 与脑先天畸形,治疗随访结果经过χ2检验MRI 检查脑内病灶改变与脑瘫患儿康复情况存在联系。 另有学者对65 例脑瘫患儿进行了核磁共振检查,研究发现不同临床分型MRI 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痉挛型脑瘫患儿MRI 多见脑萎缩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混合型脑瘫患儿MRI 未见脑室周围白质软化,MRI 检查的灵敏度为87.90%, 特异度为93.75%,认为MRI 检查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与指导脑瘫患儿康复情况[5]。 在该研究中,在74 例患儿核磁共振检查中,检查提示69 例患儿为脑内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3.24%。 74 例患儿经过康复治疗,35 例明显改善,39 例未见明显变化。 核磁共振检查灵敏度为91.89%,特异性为97.30%,阳性预测值为97.14%,阴性预测值为92.31%。
综上所述, 核磁共振检查具有放射危害性小、可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图像分辨率高的优点。 MRI 检查显示病灶改善程度与脑瘫患儿康复程度具有一定联系,核磁共振检查对临床康复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