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2020-07-04 06:25伟,高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民族文化

张 伟,高 睿

(石河子大学 学生工作部,新疆 石河子 83200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与多元文化交融的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这有利于增强心理归属感与民族认同感。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归属感、民族认同感以及利益诉求等存在差异,使不平等、歧视、个别极端思想等多种破坏民族团结的力量在学校及社会公共领域滋生,给个体生存、社会秩序以及国家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民族问题是民族间和民族内关系在国家、世界、政治及宗教文化等层面矛盾的集合,既是经济、利益、资源等物质层面的冲突问题,也是思想、观念、价值等系统意识形态层面的博弈问题。在解决民族问题形式多样的方法中,教育能倡导主流的民族价值观,培养民族治理人才和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合格公民[1](63)。高校作为民族团结教育和实践的重要阵地,应时刻把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现状,实时修正和完善,以追求高质量的民族团结教育为导向,构建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法,以目的性抽样为原则,半结构式访谈与现场观察相结合,从新疆某大学本科生的亚群体中选择20 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访谈对象为20 名少数民族本科生(其中,5名为维吾尔族、5名为哈萨克族、3名为蒙古族、3名为锡伯族、2名为柯尔克孜族、2名为俄罗斯族),另外,选取6名汉族本科生(其中,3名为新疆籍学生、3名为非新疆籍学生)。

本研究采用陈向明三级编码形式和Nvivo11.0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全面探讨与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相关问题,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保证和依据。希望结合实际情境揭示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理解、评价、建议等复杂内心世界,解读相关概念的本质和意义(见表1)。

表1: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访谈三级编码

二、研究发现

(一)民族团结教育实践面临的困境

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聚焦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感受和概念理解,借助Nvivo11.0 软件聚类分析,整合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相关问题的理解、看法、评价等(见图1),可以得出以下分类。

从聚类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谈及“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时,宏观层面主要是围绕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内涵的理解,其中包括对“民族”“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教育”等的理解;将“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多元一体”和“一体多元”合并为“多元文化”的内涵;将“个人主义”的民族团结和“集体主义”的民族团结合并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民族团结的博弈”;将社会对民族实际的评价和社会对民族实际评价的转变合并为“针对民族实际的评价”。最终,将学生提及“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要素分为概念层面的概括,即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内涵的理解、“多元文化”的内涵;实践层面问题的反思,即民族团结教育理念的冲突、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民族团结的博弈,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主体的“两难”,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全民性的缺失,针对民族地区生活实际的评价。谈及“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时,微观层面主要集中在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过程及效果评价,表现为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形式化严重,过分强调“民族性”、缺乏创新,对实践相关内容陌生,被动参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感觉自己被利用,以及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积极作用加以肯定。Nvivo11.0 软件对上述要素统计结果见图2。

1. 民族团结教育理念的冲突。笔者是从教育层面研究民族团结,不是从政治或经济等方面进行探索。

“民族团结”就是这四个字表面的意思啊,在一起要团结,而且老师说得最多的就是要理解、尊重别的民族。

院里每次下发文件都会说的,不过只要我们开班会,辅导员肯定会说好久关于民族团结之类的,但都是差不多的内容,有时候像赶时间,快快开完会。

民族团结教育理念是民族团结实践的基础,是实践经验的逻辑化和抽象化概括,但对政策方针的刻板实施阻碍了教育理念多元化、教育方式多样化的创新探索,使得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更多的是在充当文件、工具的角色。此外,“民族团结”是同一民族内部和不同民族之间在多方位、多层次上保持共同的进步和发展,是不论身份、职务、地域、语言等类型的划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发现学生对“领导”“教师”“权威”的刻板印象与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相悖。

和老师“结对子”多少还是有些放不开,因为毕竟是老师,如果是领导,就会更加拘束。我们“结对子”的老师虽然不是领导,但也很少和我们沟通之类的,没有太多感情上的交流。

和我们“结对子”的老师,其实并不太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更多的是我们在口述,而且老师也不是很了解我们的文化是什么样的,对于我们其他方面的东西也不太清楚。我们还是希望能和老师有感情上的沟通。

民族团结教育是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因为只有民族团结教育才能让我们更多了解彼此。我觉得是教育在引领民族团结,要想展现各民族,不是通过PPT 单一的展现就行的,学生也不会有兴趣。我认为教育绝不能仅仅是在课堂上对民族的介绍就能达到最终团结的目的。

民族间的交往并不是简单的相互接触,交往交流交融也不是每个个体线性递进、同步达到的关系[2](12)。民族团结绝不是简单的通过教育手段就能使各民族成员凝聚在一起,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促进民族团结的一个重要方法,在真正落实到行动的过程中是受观念、思想、文化、方法等现实因素影响的,并且这些因素又进一步影响着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内在逻辑。

我们民族有属于自己的乐器和舞蹈,其他民族有属于他们的乐器和舞蹈,但都十分相近,甚至有的在别的民族看来没什么区别,但就是因为这些相近让我们各自要争一些东西,使得两个民族就会有分歧和矛盾。

我感觉民族团结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我表姐是中央民族大学的,她给我讲他们大学的校训是关于“美”的内容(美美与共 知行合一),表达的就是关于民族团结的意思,但我忘了。咱们大学是一所“民汉”一起的学校,但为啥校训没有这个意思?要是有就好了,哪怕不是校训中表现出来的也行。

文化概念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一定是包含人类集体生活的总称[3]。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文化与美的结合也有着不同的诉求和表达,他们对于民族团结有更高的追求。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必须摆脱刻板的政治教条,逐渐向“文化隐喻”内涵的层面聚焦,转向借力于高校自身校园文化符号与民族团结教育理念的结合,形塑隐喻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使不同民族的学生相互热爱、包容和接纳,理解民族的多样性、独特性和统一性,自觉将民族团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致力于“以文寓情,以情感人,以人化人”。

2.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民族团结的博弈。根据群际接触假设基本条件之一的族际合作,共同目标的达成是通过群体合作,而非群体间竞争[4]。但“分拨儿”“抱团儿”的现象仍会在民族交往中出现,造成民族隔阂。

我感觉民族团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和其他民族同学相处时会感觉不太自在,放不开,因为不熟悉。然后就是我们和其他民族同学聊天的时候时刻要注意文明一点,我们跟其他民族的同学聊天,代表的是自己的民族,就是希望我们在聊天的时候给他们的印象好一点。

我们班同学,维吾尔族和维吾尔族的同学玩儿,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的同学玩儿,都是分拨儿的、抱团儿的,跟自己本民族的同学玩得挺好,和其他民族就……就一般吧!

与其他民族同学相处的时候多少有一点不自在,但我觉得这种不自在多是个人问题,不能上升为民族问题,不能因为个人问题就说是这个民族的问题。

“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5],“想象”不仅使民族的多样性有实现的可能,将“我”纳入“我们”的民族共同体中,将“他”纳入“他们”的民族共同体中,形成共享的语言、文化、价值,表达共同的权利诉求,认知民族的多样性、统一性、共性和个性[6](24),而且也将引发多样性和民族间的冲突,即人在自我归类的过程中,把自己从他者中区分出来,孤立了自己,造成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理念层面的冲突。因此,要重视建构不同民族间的社会结构关系,尝试建立一种民族间的内在关联,以一种形散神不散的概念确保民族关系的平衡[7]。

在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过程中,主导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且服从于国家利益,但是过分强调民族团结教育的集体属性和集体利益将削弱个体的积极性和个性发展空间。因此,也要充分考虑个人的价值实现,实现学生作为社会人与不同个体共同构成国家和集体的安定与进步,逐步实现有机团结的目标。

3.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主体的“两难”。在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过程中,实践主体过于强调民族团结教育及实践的政治属性,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为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和解决民族问题的手段,模糊了民族团结教育内涵的实质,表现出有效实践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领导和老师有让人“敬畏”的感觉,有时候好不容易找我们谈一次话,说的大部分是一些比较“高大上”的话。所以,我感觉有关于民族团结的一些活动是有点不太接地气。

我感觉有些老师就像是完成一件事一样,学校要求怎么做,然后通知我们,而且我们情感上的交流并不多,这不是我想要的。

或许可能因为我从小就参加民族团结活动吧,给我的印象就是老师在完成一项任务,嗯……有些形式化。老师真正对我们民族生(少数民族学生),或是他“结对子”的学生并不了解,

不了解我们的文化。

高校在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文件时出现了因权力的刚性而削减民族团结实践张力的现象,导致政策缺乏久久为功和润物无声的长久高效的执行力。“领导”“教师”等身份的隐喻,使得学生在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中对他们的认识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官方”的,这直接导致实践成为“任务”“形式化”“没有新意”的过场。

我们很多人还是理解老师,还是和学生自己的素质有关吧,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还是很好的。

其实说实话,我挺同情领导和老师的,但他们也应该真想让各民族团结,怎么说呢,就是真的想把事情做好,有时也会事与愿违。

虽然学生对必须配合完成“任务”有意见,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表示能够理解领导和老师的责任。高校作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关键场所和前沿场域,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进度、力度和效果。但在实践过程中,高校相关实施者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相关理论、内涵的理解较为肤浅,出现被动参与、消极对待的现象,部分学生对实践主体的“两难”表示理解,但也会出现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流于“形式”的现象。

4.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客体的全民性。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间的团结,如果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对象的认知具有片面性和倾向性,就会弱化民族团结实践的效果,制约实践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我们内地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民族团结的活动,见过的少数民族学生也只有回族,反正原来没有听说过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听到“民族”,想到最多的是少数民族,不来上学我可能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

民族团结?我在小学语文课本上学习56个民族的时候见过,之后一直到大学前就没有接触过,更别说是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了。我身边都是汉族啊,而且从小学校也没有宣传民族团结,或是有关对民族的认识,到了大学见到有好多少数民族学生,很新鲜,感觉自己就跟出国了一样。

我们班的(少数民族学生)就在说,为什么民族团结就是我们少数民族的团结,是除了汉族以外的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不应该是56个民族一起团结吗?为什么在实践中却是55个少数民族的团结,汉族跑哪去了?我认为民族团结中的“民族”应该强调的是56个民族,是大家一起的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国56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相互扶持,彼此依存,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程,它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但现实中,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对象却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并且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学生,非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学生对于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较为陌生,甚至仍然以一些刻板印象认知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导致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失衡。

(二)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路径的反思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路径没有一个能够一劳永逸解决所有民族问题的万能模式,它是一个不断尝试、修正的臻善过程。

1. 对“多元一体”的再审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提出为不同层次的民族认同并存不悖提供了理论支撑,它是对民族事实的陈述,为辩证地看待民族问题提供了不同视角。

我觉得多元文化和多元一体是很棒的。比如新疆有大概47个民族,只有多元化,不论文化上的多元也好,还是其他方面的多元也好,只有多元化可以使各个文化显示得特别有活力、有激情,所以说多元文化能给一个地区和文化领域注入很多活力,那么这块地区的发展也因此会特别好,就是说只要稳定了,这片地区的经济才会有特别好的发展,最终增强“一体”。

以民族文化教育为基础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具有文化性[8],包含地方性文化和区域性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团结教育需以文化教育为实践起点,摆脱原有狭隘的民族团结教育概念,重视保护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性[9]。

但是太刻意地强调各个民族,就感觉“民族性”被一直当作重点,我感觉是不是太刻意强调民族观念,有时会在民族中间拉开一条缝,反而不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我觉得(汉族和少数民族)没啥差异,本来就不应该有差异的,要是有的话也就只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同,经济发展的不同会有些差异,而且我认为每个民族都一样,最基本的就是,每个人——人都一样,什么都应该一样对待,有什么政策都应该一样,可以不分民族,都要一样,因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嘛。

民族认同是人们对于自己所属民族的归属意识,表达了个体对所属群体的归属、感情依附的一种定位、认识和把握[10],既是对本民族的认同,也是对其他民族的认同,但最终都是对中华民族整体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强调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而不是“联合体”[11],过分强调民族及民族差异,强调本民族归属和本民族意识会导致社会强化民族间“分”的状态而淡化“合”的民族团结本质,从而导致民族间的分界性增强,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淡化,影响民族团结。

“多元一体”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结构格局,达到对中华民族和本民族的双重认同,在实践中,“多元”着眼于本民族利益,“一体”则强调中华民族利益至上;“多元”是本民族应承担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责任,“一体”则要求各民族共同承担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使命,只有“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和谐,才能达到“多元一体”格局,真正促进民族团结,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针对“民族”实际的评价。对民族政策转变路径的评价应立足于民族发展的现状,而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中常见的是对领导讲话、相关政策简史、国外经验等的理论学习。所以,在借鉴知识与经验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民族团结现实环境的分析,最终回归、观照、扎根于对现实的了解。

像我们非新疆籍的学生,很多人都不了解新疆,有的对少数民族不好的传言都是类似于以讹传讹,所以新疆留给一些人的印象就是偏远、贫穷、落后。

说实话,我和家人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来新疆上学的,因为新疆对于我们来说太偏远,有点担心。但出乎意料,新疆真的很漂亮,现在我打算以后留在新疆工作。

非新疆籍学生未到新疆时,往往对新疆存有戈壁沙漠、形势紧张、资源匮乏等刻板印象,但了解后,却发生了本质性转变,认识到新疆是有着丰富资源且和谐安定的丰饶之地。和谐民族关系的建立不能仅仅依赖于经济的刺激、社会意识形态话语的形成或政治组织制度的建设等外在条件,也需要对不同民族的教育,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现实生活状况的宣传,不能纯粹注重科学理论,还要依托情感交流、归属感塑造等多样化教育,培养学生理解、包容、认同、热爱、维护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因此,中国的民族问题绝不是少数民族自己的问题,而是全社会每一个人共同面临的问题。

(三)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两难空间”

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和困境所组成的关系经络是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两难空间”。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具有复杂性、变动性。

和我们领导“结对子”,可能因为是领导吧,虽然很忙,还是会与亲戚联系的。

他们(领导和老师)与我们的不同?说一下相同吧,就是我们对开会或是其他,应该是都不太愿意参加的,比如一个文件下来了,领导或是老师赶紧去开会,他们开完会又要给我们开会,我们的感觉和他们去开会是一样的。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主体的两难表现为:一方面,很多学生对于身份的归类判别清晰,使得“领导”和“老师”的官位及权力凸显,身份界限阻碍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开展,学生身份游离于实践外围,不能积极、主动地融入实践中;另一方面,由于自身职责的约束,实践主体又不得不、被动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受主体决策与政策刚性、行政规定与个人伦理、学生倦怠与领导刻板等“两难空间”的影响,使得实践主体与实践对象面对民族团结工作时形式主义严重。因此,应结合实践过程中实践主体与对象的感受和诉求,立足于实践困境的交叠,建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路径。

三、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路径的选择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应全面考虑实践过程中的道德、情感及创造性,道德是实践的基础,情感是实践的桥梁,创造性是实践的输出。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路径要求实践的目标明晰、对象多元、内容创新、切入点精准,着力促进民族间的理解及自我理解,正确看待不同民族间的差异,结合民族社会实际发展,多视角、多形式、多方位融会贯通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工作。

(一)以课程为显性载体的领悟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路径

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的传递,学校是文化传递的最佳方式和最有效场所[12]。课程作为文化传承与传播不可替代的载体,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要从多元知识的大集合中找寻合理出路,积极应对“大一统知识”与“多元知识”的分歧,通过检视高校现行课程和实践中的漏洞,避免过于死板的课程设置。一方面,采用案例教育法创新教学,讲解清楚中华民族各民族间的形成、发展及交融,既涉及“多元”的特点,又渗透“一体”的精神,开展辩论等形式启发各民族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灵活地改变以往单纯的理论和政策讲解方式,增进师生间交流,促进学生对民族团结的理性认知;另一方面,大胆进行民族团结理论课的横向革新,打破学科界限,融汇多学科力量,建构跨学科的理论网络,结合民族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思想政治学等多学科体系,广泛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有益理论,自觉向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方向靠拢。

(二)以情感交流为桥梁的感染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路径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人际关系的隔离现象愈发严重,大学生内心情感波动起伏较大,并且各民族学生在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不同群体间因信息不对称或信息错误导致群际冲突。由于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有着强烈的民族情感和较强的民族自尊心,对民族问题较为敏感,高校在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过程中稍有疏忽就有可能伤及学生的民族情感,破坏民族间的和睦关系,造成民族矛盾。情感因素是群际接触产生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13],打破了禁锢个体自由发展的完全理性的社会,注重情感实践,重视人的存在,通过群体接触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通过接触修正对少数民族的负面认识和评价,增进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和民族传统节日举办相关活动,开展家访、关心关爱关注各民族学生,增进感情,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理性地看待其他民族,在包容、接纳、理解的基础上允许主张价值多样化的人去喜欢甚至赞赏与他们自己不同的品质[14](96)。

(三)以活动为规训的体验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不同群体间的接触使自身对其他群体的偏见有所改变[15]。以活动为媒介、以直接参与体验为方法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路径,通过外化民族团结的内涵、思想、理念,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知不同民族的文化,包容民族间的差异,将感性的体验内化为理性的觉悟,最终影响个体民族交流交往行为,增进不同民族间的友谊。在举办活动时应调动多民族参与的积极性,民族特色活动不能局限于本民族成员参与,打破“特色标签”在本民族内的封闭传播,充分使其他民族成员主动参与特色活动,实现跨文化、跨语言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富含象征性的民族文化资源为实践活动的载体,激发学生在行动中的团结体验。一方面,为实现跨文化交流,高校应创建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良好软环境,通过各民族文化艺术的呈现,体现民族艺术的精髓,提炼各民族艺术的核心价值,加强学生文化自律和文化共识,坚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高校应以民族团结全年化为载体,结合地区特色及历史文化,开展一系列相关宣传、比赛、交流会等形式的民族团结主体实践活动,在体育竞技中应涉及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四)以文化为支撑的熏陶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路径

任何一种文化,就其精神内核而言,归根到底是一套具有特殊旨趣的价值观念体系[16],是一个族群基本的生活方式,是群体认同的重要基础,通过隐性文化可以还原人本身的意义,彰显民族团结教育的文化性。因此,高校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的深化应着力于各民族文化间的互动。一方面,努力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标志性的建筑、雕塑、特色校园景观区等具有象征寓意的民族团结实物来渲染校园的民族团结氛围。另一方面,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场域中,建构共享的民族文化符号系统和民族文化精神,鼓励学生了解各民族传统,整合校内外资源,将民族团结教育系统的资源环境有机结合,发挥校内校史馆、校外博物馆、民族文化纪念馆的特殊意义,释放其本身具有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张力,注重高校民族团结实践所承载的文化生命机制与理解教育的意义,始终明晰“文化不只是一个人存在的装饰品,也是人存在的基本条件”[17](50)。

(五)以社会实践为平台的浸入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路径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既要遵循自身的内在发展逻辑,也要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在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端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的基本路径。高校应组织大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实地考察、调研、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尤其是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经济及社会情况有基本的了解,让汉族学生充分融入民族团结实践中,改变以往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含义。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兵团精神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包容情怀、自强精神,与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有机融合。

总之,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是多元和全民性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路径是逐步完善和发展的动态过程,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高校民族团结应依托以学生为本、教育为本的实践理念,将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观融入实践中,并结合我国民族工作新形势,切合民族团结教育新方向,基于民族工作特点,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符合我国高校民族团结科学化的教育实践路径。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民族文化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民族团结之歌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谁远谁近?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