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问题,推动学生的数学高效学习

2020-07-03 02:48金建伟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数学学习深度学习问题

金建伟

摘 要:问题是串联数学课的主线,是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向深入和高效的重要元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提升教学质量,并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层次。

关键词:问题;数学学习;深度学习

【中圖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2C-0088-02

问题是课堂学习的主线,是推动学生展开数学探究的发动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扣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从所要学习的内容中发现问题,并结合自己的认识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从而开启思考和探索之旅。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展开多角度的思考,发掘数学问题,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累积了必要的学习经验,领悟到深层次的数学规律,学习就落到了实处,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问题展开教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呈现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高质量的问题是推动学生深入思考和深度探究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能够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数学问题,也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呈现给学生丰富的学习材料,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和思考,经过比较发现问题。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以在此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提升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两个比较的环节,一是在认识蛋糕的二分之一之后,笔者提供给每个学生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学生想办法表示出二分之一来,学生在独立尝试的时候,找到了不同的方法,学生展示作品后,笔者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让学生说说会想到什么问题。有学生就提出:“为什么这些分法都不相同,但又都能表示出二分之一这个数呢?”在几名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大家形成了共识,虽然将长方形纸平均分的方式不同,但是又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是将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表示出其中的一份。

第二个环节是教师提供给学生不同形状的纸,让学生将这些纸平均分成四份,再涂色表示其中一份。教师在引导学生用一个数表示这些图片时,学生给出答案是四分之一,在比较过程中,学生发现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但是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出其中一份,所以表示的数是一样的。

在两次的比较中,学生从观察中产生了疑问,又因为疑问的推动而展开了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和交流促使学生体会到分数的本质含义,推动了他们对于分数的认识。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因为在不同中带有相同点,在不同之处又有相同之处,所以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疑问,并从问题出发,展开深入的思考。一旦他们想通了、想透了,对于分数的领悟自然就到达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二、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促进学生提出多元的数学问题

数学是一门偏重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而思维的发散性需要学生习惯于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展开多样的探索,因此,在提出数学问题的时候,教师就要做到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从现有条件出发,展开不同的思考,并提出多样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的学习效果才能最大化。

例如,在“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笔者直接给了学生两个条件:学校书法兴趣小组的男生有12人,女生有16人。请学生根据这样的条件,提出两个用分数来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分析条件之后,提出了多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比如“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男生比女生少几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多几分之几”等等。还有的学生另辟蹊径,提出了“男生是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多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等等。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尝试画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在交流和比较中发现与分数相关的问题都需要找准单位“1” 。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给了学生很多思考的机会,而且推动学生建构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学模型。

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在现有题干面前自己提出发散性的问题,比教材中呈现出两类问题然后分别让学生来解答要高明许多,因为提出这样的问题不会限制学生的思考,而且还给了学生一个思维发散的空间,让他们可以将不同的问题放在一起比较,从中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对于他们建构稳固的数学知识体系是有帮助的。

三、赋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推动学生分析数学问题

面对问题,学生首先要经过独立分析,形成完整的思路,然后才能在交流过程中对比自己与他人的思路,判断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所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要务就是赋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尤其是在问题有一定的干扰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充分地交流,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才能让他们真正理解问题,得到启发。

例如,在“按比例分配”教学中,笔者带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用一根36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比是2︰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多少厘米?学生在读题分析之后发现三角形有三条边,总和是36厘米,所以在按比例分配的时候,要知道第三条边的份数,而且因为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所以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度相等,根据题中给定的条件,第三条边要么是2份,要么是5份,而在判断第三条边的份数时,有的学生忽视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所以在解题时有的学生得出了两种答案,有学生得到的是一种答案,交流这个问题的时候,做错的学生发现只顾判断第三条边的份数,而忽视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让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也积累了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和知识。

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只是听一听别人的思路,他们当时可能听懂了,也是认同,但是再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不一定能正确解答。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形成思路后再组织交流,这样在交流中学生受到的思维冲击就更大,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刻。

四、留出足够的时间,推动学生多样解决问题

一个问题会有多种解决方法,学生的出发点不同,他们解题的思路也不同。在教學中,教师要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让他们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这样在交流中,从方法上不但可以体现出解决问题的多样性,还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启发,让学生在交流和比较中增长智慧,提升解题效率。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中,笔者带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一种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5平方厘米,用8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笔者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在读题后,通过画图来理解题意,笔者在巡视时发现了学生能够从多种角度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想办法求出小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然后数出大正方体中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再用乘法计算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有的学生先算出大正方体的表面有24个小正方形,相当于四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然后直接用25×4解决问题;还有的学生经过观察,发现每个小正方体正好有3个面露在外面,这样推算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正好等于8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的一半,于是学生用25×8÷2来解决问题。在交流做法之后,学生发现这个原本感觉难度不小的问题竟然有这么多解决方法,所以他们选择了最容易理解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总之,伴随着高质量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学生的收获会更多,学生的体验也更加深入,同时他们的学习质量也会因此而提升,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提升问题的含金量,以此推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层次。

参考文献:

[1]朱培源,林振才.落实“四能”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1).

[2]梁晓红.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材编写特点及学生“四能”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6,(15).

[3]薛天飞.突出学生主体,追求有效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 2018,(32).

[4]韩瑞娟.指导自主探究,构建活力课堂[J].小学教学研究,2018,(21).

[5]王志兰,闵广辉.这样的数学课才有“探究味”[J]. 小学数学教师,2018,(9).

[6]宋志华.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探究[J].学周刊,2011,(33).

[7]鲍平平.如何在生活当中学习数学[J].科技视界,2014,(21).

[8]王晓勤.以经验为载体,推进学生的数学学习[J]. 数学教学通讯,2016,(19).

[9]冯怀勇.让学生养成寻根究底的数学探究意识——由一道“图形放大与缩小”的作图题引发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 2019,(1).

猜你喜欢
数学学习深度学习问题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