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渐进式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7-03 05:13贺桂梅佟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渐进式左心室心肌梗死

贺桂梅,佟新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冠状动脉急性及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表现,患者在自身病情影响下可出现胸骨后疼痛、休克等情况,进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 当前,临床方面多采用介入治疗方法为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治疗干预, 而据相关研究指出,通过在介入治疗术后为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有效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 可显著提升患者的预后恢复质量,同时明显降低其病情复发几率,护理效果较为理想[2]。 为进一步分析上述护理方法的临床价值,该次研究主要探讨了渐进式心脏康复护理在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以2018 年4 月—2019 年4 月为研究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90 例心肌梗死患者择为研究对象,采用盲选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 例。 对照组中,有男25 例,女20 例,年龄为41~79 岁,平均年龄为(66.9±7.2)岁;其中,梗死部位位于前壁的患者有25 例, 位于侧壁的患者有13例,位于高侧壁的患者有7 例。 观察组中,有男27 例,女18 例,年龄为43~81 例,平均年龄为(70.2±7.4)岁;其中,梗死部位位于前壁的患者有28 例,位于侧壁的患者有13 例,位于高侧壁的患者有4 例。 两组的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2)可主动配合开展研究内容;(3)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1)合并患有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性疾病;(2)合并存在精神障碍相关症状表现;(3)中途无法继续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内容如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叮嘱其增加饮水量;此外,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明确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治疗药物的用药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提醒其避免进行高强度体育活动。

观察组给予渐进式心脏康复护理,具体的护理内容如下:(1)选择临床经验丰富的主治医生、康复科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成立心脏康复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其余小组成员分别负责患者心脏康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2)小组成员需于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后, 为其评估病情现状及机体基本状态,并依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心脏康复护理计划。 同时,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心脏康复护理的必要性及作用,进而帮助患者对护理干预产生正确认知,以提升患者的护理配合度。 (3)护理计划开展前,护理人员应通过与患者进行积极对话,进而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现状,对于存在不良心理状态的患者,应及时为其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从而显著提升患者的康复自信心。

(4)术后第1 天,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维持绝对卧床姿势,并帮助其掌握腹式呼吸的练习方法,3 次/d,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协助患者开展床上洗漱、用餐、排泄等训练,此外应给予患者适当的情绪安抚;术后第2 d,指导患者开展关节及肢体活动训练,并帮助其练习坐起动作,练习时长约为15 min/次;术后第3 d,协助患者练习沿床坐位姿势及站立姿势, 练习时长约为10~15 min/次;术后第4 d,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于室内练习慢速行走,单次行走长度以100 m 左右为宜;术后第5 d,协助患者于室内走廊内进行行走练习,同时可适当进行下楼梯练习;术后第6 d,告知患者可增加步行练习距离至400 m/次,此外应帮助患者练习上楼梯动作;术后第7 d,增加步行练习距离至600 m/次,并同步练习上下楼梯动作。 术后运动练习内容可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体质进行强度调整,以患者未感到劳累感为宜。 (5)护理人员需于患者出院前为其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测试,并依据测试结果为其制定相应的院外康复护理计划,同时叮嘱患者遵照护理计划开展康复训练内容,以保证良好的康复护理效果。

表2 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水平对比[(±s),分]

表2 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水平对比[(±s),分]

组名 生理机能 生理职能 精神健康 精力 一般健康 躯体疼痛 情感职能 社会功能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71.6±4.2 88.9±6.1 15.67 0.01 75.7±4.0 85.4±5.8 9.24 0.01 67.3±3.2 81.5±5.6 14.77 0.01 71.9±6.4 82.8±7.1 7.65 0.01 73.3±5.4 82.6±5.9 7.80 0.01 66.4±3.5 81.9±6.5 14.08 0.01 78.4±4.6 88.2±5.1 9.57 0.01 73.3±4.8 86.4±5.5 12.04 0.01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水平。其中,采用SF-36 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价,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的左心室短袖缩短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其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水平对比(±s)

组别左心室短袖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mm)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22.6±2.1 24.9±2.7 4.51 0.01 53.6±4.9 58.4±5.1 4.55 0.01 32.7±4.1 27.9±2.4 6.78 0.01

2.2 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水平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该病可致使患者出现心律失常、 心绞痛等症状表现,病情严重者甚至可发生休克等情况,进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介入治疗作为心肌梗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表现,进而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长,临床疗效较为理想[3]。 上述治疗术式虽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但多数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均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进而致使患者在预后阶段易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从而不利于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及预后恢复质量。 相关研究报道现已指出,通过在介入治疗后为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积极的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及缺氧情况,同时明显降低病情反复情况的发生概率,进而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水平[4]。 以往,临床方面多采用常规心脏康复护理方法为心肌梗死患者开展介入治疗后康复护理干预, 该护理方法虽可给予患者有效的基础护理干预,但由于护理内容较为缺乏,且护理过程中需对患者的卧床体位及活动程度进行严格限制,进而易致使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严重的负面情绪,同时可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整体护理效果较为不佳。 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渐进式心脏康复护理现已护理领域内得到了有效应用,该护理方法的重点内容在于以循序渐进理论为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干预, 并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康复护理方案,进而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恢复质量[5]。

根据研究结果可得知,护理后,观察组的左心室短袖缩短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其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其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进而说明,渐进式心脏康复护理可明显提升介入治疗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为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开展渐进式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渐进式左心室心肌梗死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是心脏病吗
基本收入的理论构想与渐进式实现路径
手外科新人职医师的专科渐进式导师制带教模式探讨
9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渐进式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
轻熟女“渐进式”省钱保养计划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