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一凡
(山西省长治市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内分泌科,山西长治 046000)
糖尿病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的一种常见慢性疾病,属于内分泌-代谢功能异常类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于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降低,或生理作用出现缺陷,导致慢性高血糖代谢紊乱病变[1]。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人口年龄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老年糖尿病的临床发病率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该疾病的治疗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焦点。 药物疗法、饮食疗法、运动疗法是目前在全社会广泛应用地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的方法,以药物疗法和饮食控制最为常用,运动疗法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相对较差,往往会被忽视[2]。 该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以2017 年8 月—2019 年8 月为研究段,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
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 例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40 例)和治疗组(40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61~87 岁,平均年龄(66.9±6.5)岁;男性23 例,女性17 例;糖尿病史1~14 年,平均病史(4.1±0.5)年;治疗组患者年龄63~87 岁,平均年龄(66.7±6.4)岁;男性25 例,女性15 例;糖尿病史1~17年,平均病史(4.3±0.6)年。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实施常规糖尿病治疗,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饮食控制,并进行个性化运动。 住院治疗期间,患者饮食由营养师配制,出院之后自行管理。运动锻炼具体方法需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根据实际进行选择。 治疗组进行药物基础治疗加康复师指导的综合康复。 (1)饮食控制: 住院治疗期间患者饮食由营养师负责配制,出院后按照营养师指定饮食处方进食; 饮食控制标准严格依据患者体重, 进行热量分配,标准为碳水化合物占比55%~60%、蛋白质占比15%~20%、脂肪占比20%~30%。 对于肥胖的患者,糖类摄入要严格限制,适当减少脂肪摄入,膳食纤维摄取量要尽可能增加,做到低盐、低脂。 (2)运动方法:由专业培训的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运动进行指导,每星期3 次; 在患者出院后, 每星期要3 次回医院进行康复运动;持续进行3 个月。 餐后1 h 开始运动,运动方式选择有氧运动操,每次持续10 min 左右,在步行机上进行快步走,每次持续30 min 左右。 运动强度以患者稍出汗的感觉为宜, 即达到最大摄氧量的50%~60%之间。
(1)治疗前后血糖和生活质量评分水平;(2)糖尿病并发症情况;(3) 对临床干预方案的满意度;(4)病情控制总有效率;(5) 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
生活质量: 采用SF-36 量表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量表共分8 个部分,36 个问题,100 分为满分。 <60分为不满意,<80 分且≥60 分为基本满意,≥80 分为满意[3]。
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后3 个月,利用随访机会,对满意度进行不记名问卷打分调查,100 分为满分,分数高则说明满意度高[4]。
治疗效果:显效: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达到6.1 mmol/L以下, 餐后2 h 血糖水平达到7.2 mmol/L 以下;有效: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达到7.2 mmol/L 以下,但在6.11 mmol/L 以上,餐后2 h 血糖水平达到8.3 mmol/L以下,但在7.21 mmol/L 以上;无效: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达到7.2 mmol/L 以上, 餐后2 h 血糖水平达到8.3 mmol/L 以上[5]。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计量资料分别进行χ2和t检验前者以[n(%)]表示,后者以(±s)的形式予以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生活质量SF-36 评分分别为(9.37±1.24)mmol/L、(15.37±2.06)mmol/L、(56.37±5.48)分,治疗后分别 为(7.31±0.86)mmol/L、(12.09±1.37)mmol/L、(81.92±6.05)分,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260,t2=13.264,t3=12.004,P1<0.05,P2<0.05,P3<0.05); 治疗组治疗前空腹血糖、 餐后2 h 血糖、生活质量SF-36 评分分别为(9.94±1.43)mmol/L、(15.89±2.04)mmol/L、(55.81±5.42)分,治疗后分别为(5.27±0.75)mmol/L、(10.30±1.72)mmol/L、(88.32±5.74)分,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761,t5=15.419,t6=14.381,P4<0.05,P5<0.05,P6<0.05)。 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482,t8=11.786,t9=12.127,P7<0.05,P8<0.05,P9<0.05),治疗前组间无统计学意义(t10=5.395,t11=4.291,t12=4.062,P10>0.05,P11>0.05,P12>0.05)。
治疗组仅有2 例糖尿病并发症出现,少于对照组的7 例,发生率分别为5.0%和1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P<0.05)。
对照组患者14 例对临床干预方案满意,17 例基本满意,9 例不满意,满意度为77.5%;治疗组患者26例对临床干预方案满意,12 例基本满意,2 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5)。
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1。
表1 总有效率数据统计[n(%)]
对照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分别为(9.34±0.56)d 和(13.24±1.53)d,治疗组分别为(6.39±1.02)d 和(9.73±1.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885,P1=0.044,t2=13.470,P2=0.042)。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人口年龄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老年糖尿病的临床发病率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该疾病的治疗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焦点。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疗法干预的主要目的在于,对热量的摄入进行控制,使胰岛负担程度减轻,抑制血糖水平的异常升高,但是对于2 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由于机体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对饮食进行控制,并不能够对胰岛素敏感性进行控制,必须配合实施运动锻炼干预,才能够使治疗效果更为理想[6]。 药物疗法、饮食疗法、运动疗法是目前在全社会广泛应用地对2 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的方法,以药物疗法和饮食控制最为常用,运动疗法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相对较差,往往会被忽视。 运动可以使胰岛素敏感性显著增强,提高肌肉摄取葡萄糖的能力,使胰岛素抵抗程度减轻。 持续运动干预还可以是肌肉的收缩强度增强,增加肌肉的血液流量,提高骨骼肌对葡萄糖的利用率, 进一步增强胰岛分泌功能,使糖尿病治疗效果提升; 运动总量与机体血糖水平具有一定的关系, 运动量越大且持续进行的时间越长,会使血糖水平大幅度下降。 该次研究中,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治疗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0.0%,高于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67.5%,且在治疗期间治疗组仅有2 例糖尿病并发症出现,发生率仅为5.0%,少于对照组的7 例(17.5%),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满意度达到95.0%, 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且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的必要性和优势性。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以将该方案作为老年2 型糖尿病治疗的常规方案应用,使更多的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迅速有效的控制,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出现,使其转归更加理想。
综上所述,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改善血糖水平,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使疾病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得到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