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疗效分析

2020-07-03 05:13崔雪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盆底分值

崔雪

(大庆油田总医院妇产科,黑龙江大庆 163000)

作为中老年女性的多发疾病,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因盆腔支持构造包含盆底肌肉群和韧带薄弱,失去正常的支持效果导致解剖构造存在异常。 压力性尿失禁的产生不仅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导致患者心理负性情绪发生。 当前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治疗多采用手术方法处理,虽然采取手术处理对解剖构造的异常进行改善,但是无法达到实质上的改正。 因此文章将该院于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期间接收的80 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纳入其中,评定患者行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法治疗的临床价值。

1 数据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共收治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0 例,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

研究组中,轻度28 例,中度12 例,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25 岁,平均年龄(35.20±0.29)岁。 对照组中,轻度30 例,中度10 例,最大年龄67 岁,最小年龄26 岁,平均年龄(35.20±0.29)岁。两组基线数据如年龄和病症程度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依据:进行基础检查,妇科检查以及神经系统检查后,辅助进行尿动力学和压力试验。 排除原则:充盈性尿失禁、感染、急迫性尿失禁;妇科肿瘤疾病患者;放疗以及化疗患者;孕期以及哺乳期患者。 该次研究征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研究组行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具体流程为:(1)电刺激频率设定为50 Hz,脉宽设定为250 s,电流大小程度以患者感觉肌肉强力收缩或者患者存在盆底肌肉跳动感为依据, 以此唤醒患者生理感觉;(2)设定频率为8~32 Hz,脉宽320~740 s 的电刺激和生物反馈,主要效果是指导患者分开会阴和腹部收缩;(3)设定频率为20~80 Hz,脉宽20~320 s 的电刺激和生物反馈, 主要效果是指导患者进行I 类肌纤维和II 类肌纤维收缩,锻炼II 类肌纤维肌力;(4)进行I类和II 类肌纤维反馈训练模块,让患者通过练习强化I 类和II 类肌纤维肌力;(5)学习不同模式的生物反馈模块,让患者根据练习训练,在不同场景时,盆底肌也在收缩范围内;(6)开启在尿急状态下的生物反馈模块,让患者自行学习在尿急但是不允许情况下时如何憋尿;(7)开设A3 的生物反馈模块,患者学习模拟咳嗽过程中收缩盆底肌肉,指导咳嗽和腹压增加过程中不会漏尿;(8)开设会阴-腹部协调收缩生物反馈模式。 治疗时电刺激以及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方法联合进行,每次治疗时间为30~50 min,2 次/周,持续治疗15~20次。

对照组行盆底肌肉锻炼,将肛门缩紧,每次收紧>3 s,而后再放松。 连续进行15~30 min,进行2~3 次/d。

1.3 观察标准

总有效率判定:其中有效为尿频、尿急、尿失禁反应消失,正常情况下排尿间隔>120 min[1],1 d 排尿次数<8 次,夜尿<2 次,最大排尿量>300 mL,咳嗽,打喷嚏以及剧烈运动时没有尿液溢出。改善为尿急和尿频反应好转,1 d 排尿次数较比较比治疗前减少,排尿间隔较比之前有所延长,排尿量增加但未到达300 mL[2],尿失禁次数降低50.00%;无效判定为尿急、尿频和尿失禁症状没有任何好转[3]。

记录2 组盆底肌力分值以及1 h 尿垫试验分值。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for windows 统计学软件对该次8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处理,2 组总有效率对比用[n(%)]的形式处理,行χ2检验。 2 组盆腔肌力分值对比用(±s)处理,行t检验。 组间对比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由表1 结果分析,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 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n(%)]

2.2 2 组盆腔肌力分值对比

治疗前,2 组盆腔肌力分值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半年、9 月以及1 年,研究组盆腔肌力分值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盆腔肌力分值对比[(±s),分]

表2 2 组盆腔肌力分值对比[(±s),分]

组别治疗前治疗90 d 治疗6 个月治疗9 个月 治疗1 年对照组(n=40)研究组(n=40)t 值P 值61.54±5.11 62.49±4.36 0.894 4 0.373 8 67.49±5.25 69.66±4.05 2.069 8 0.041 8 71.23±4.25 73.54±3.60 2.623 0 0.010 5 73.48±3.44 76.24±4.30 3.169 9 0.002 2 75.04±4.13 78.68±3.51 4.247 4 0.000 1

2.3 2 组1 h 尿垫试验对比

治疗前,2 组患者1h 尿垫试验对比,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6 个月、9 个月以及1 年,研究组1 h 尿垫试验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盆腔肌力分值对比[(±s),分]

表3 2 组盆腔肌力分值对比[(±s),分]

组别治疗前治疗90 d 治疗6 个月治疗9 个月 治疗1 年对照组(n=40)研究组(n=40)t 值P 值11.04±4.35 10.22±3.10 0.970 8 0.334 6 2.07±1.01 1.62±0.97 2.032 3 0.045 5 2.39±1.25 1.27±1.00 4.425 0 0.000 1 3.00±1.43 1.14±0.95 6.852 0 0.000 1 3.94±1.33 1.88±0.58 8.979 2 0.000 1

3 讨论

当盆底支持结构发生障碍, 损伤和功能性障碍时,临床将其称之为盆底功能障碍。 其中盆底功能障碍主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4],盆腔器官脱垂以及性功能障碍。 作为中老年女性的多发疾病和常见疾病,压力性尿失禁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成为影响患者情绪问题,家庭质量的主要疾病。 目前在大众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的状态下,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临床多采取盆底肌肉康复锻炼处理,通过盆底肌肉康复锻炼能够改善部分女性尿失禁的反应。 而后盆底肌肉康复锻炼方式也在被不断创新[5],在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技术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下,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能够对尿道外括约肌进行收缩,强化控尿效果;对膀胱收缩进行抑制,强化控尿效果;对膀胱收缩进行抑制, 通过盆底肌电刺激提升膀胱顺应程度,提升膀胱容量,降低膀胱收缩力度,延长尿道控尿带长度价值。

通过该次研究数据证实,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结果证实,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有效性。 治疗前,2 组盆腔肌力分值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半年、9 月以及1 年,研究组盆腔肌力分值 (69.66±4.05) 分、(73.54±3.60)分、76.24±4.30)分、(78.68±3.51)分高于对照组(61.54±5.11)分、(67.49±5.25)分、(71.23±4.25)分、(73.48±3.44)分、(75.04±4.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前,2 组患者1 h 尿垫试验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6 个月、9 个月以及1 年,研究组1 h 尿垫试验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实施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能够提升患者的盆底肌力分值,同时改善1 h 尿垫试验分数,提高总有效率,稳定医患和谐。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盆底分值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60例阈下抑郁人群在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后的转归及P3b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