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威风,王秀凤,贺玮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天津 301800)
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囊膜多伴有自身性状问题或因受到外力而重度损伤,导致无法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需进行二期手术[1]。目前,临床常采用巩膜切口人工晶状体双襻悬吊术治疗该疾病患者,虽具有一定疗效,但术后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辅助折叠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残留部分囊膜无晶状体患者,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研究表明,患者术前进行详细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2]。本研究旨在探讨UBM 辅助折叠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残留部分囊膜无晶状体眼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接受折叠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的80例残留部分囊膜无晶状体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根据经验选取进针缝合部位的40例作为对照组,将接受术前UBM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进针缝合部位的40例作为试验组。试验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30~45岁,平均(36.96±3.52)岁;体质量指数17~22 kg/m2,平均(20.02±1.21)kg/m2。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29~45岁,平均(36.88±3.49)岁;体质量指数18~22 kg/m2,平均(20.11±1.18)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2)残留晶状体囊膜≥180°的患者;(3)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均完整的患者;(4)依从性高的患者。排除标准:(1)伴有眼部感染性疾病的患者;(2)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3)患有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的患者。
术前检查:术前,两组均进行裂隙灯、眼压、眼底、眼部A 超、眼部B 超、角膜内皮镜、裸眼视力等检查;试验组术前使用UD-8000型UBM(日本TOMEY)检查残留晶状体囊膜大小与范围、睫状沟形态与位置,决定手术进针位置与路线。
材料:使用河南宇宙非球面折叠型人工晶状体,光学区直径为6.5 mm,全长为12.5 mm;美国Al-con 公司10/0双针聚丙乙烯线。
手术方法:两组均使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苏州工业园区天龙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062)点3次术眼进行表面麻醉,使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3 ml 进行球后麻醉;试验组在参与囊膜中间对侧巩膜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三角形板层巩膜瓣,在上方角膜缘使用3.0 mm 乳化刀做切口,在前房注入透明质酸钠(南京瑞年百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352);根据UBM 检查结果选择悬吊线直针在巩膜瓣下的进针位置与路线,当直针在瞳孔区域后,使用1 ml 注射器针头经与残留囊膜中间对应的角膜缘进针至瞳孔区域,将悬吊线直针放入1 ml 注射器针头内,退出舍弃针头,与悬吊线直针一起穿出巩膜;在角膜缘切口处钩出悬吊线并剪断,使用推注器将人工晶状体前襻推至残留囊膜前方,人工晶状体后襻暂时留在切口外,使用带弯针侧悬吊线结扎后襻在襻弓最高部位;将人工晶状体调整至后房并拉紧悬吊线,将人工晶状体位正后结扎悬吊线调整至巩膜瓣下方,并将巩膜瓣复位,恢复球结膜;使用卡巴胆碱注射液(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174)缩瞳,剪去牵拉瞳孔的玻璃体,吸取前房透明质酸钠,角膜切口自闭;对照组根据经验在角膜缘后1.5 mm 处进针,其他操作同试验组。
(1)比较两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VCA):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患者UVCA。(2)比较两组并发症(视网膜脱离、人工晶状体偏移、人工晶状体脱位、玻璃体出血)发生率。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前,两组UV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两组UVCA 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UVCA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UVCA 比较(±s)
表1 两组UVCA 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1 周 术后1 个月 术后3 个月对照组 40 0.06±0.03 0.39±0.15 0.45±0.12 0.50±0.06试验组 40 0.07±0.03 0.48±0.13 0.59±0.17 0.63±0.09 t 1.491 2.868 3.647 7.601 P 0.140 0.005 0.001 0.000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无晶状体眼患者可能存留小部分囊膜,但并无法有效支撑人工晶状体,因此临床常采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风险固定术治疗该疾病患者[3]。以往,由于无法确定患者残留部分囊膜大小及范围,只能根据经验选取晶状体襻缝合位置,同时为避免人工晶状体脱位或偏移等现象,多需进行双襻固定,不仅影响手术治疗效果,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如视网膜脱离、前房出血等[4-5]。
UBM 是一种非入侵性高频率超声检查方法,具有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能够实时观察活体眼前段组织结构,在眼前节组织与周边部视网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高[6]。有研究表明,折叠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术前采取UBM 检查,了解晶状体囊膜残留情况,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晶状体襻缝合固定位置,从而提高手术有效性与安全性[7]。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两组UVCA 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UVCA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UBM 辅助折叠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残留部分囊膜无晶状体眼患者,利于提高患者的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往,手术进针部位多为角膜缘后1~1.5 mm 处,但部分患者人工晶状体襻放置在睫状沟后方,无法准确放在睫状沟内,而UBM 能够在手术前了解睫状沟形态,利于提高人工晶状体襻植入的准确性与稳定性[8]。
综上所述,UBM 辅助折叠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残留部分囊膜无晶状体眼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