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路径研究

2020-07-03 10:27罗嘉文张建岗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协同机构大学

罗嘉文,张建岗

(1.广东工业大学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520;2.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1 研究背景

2018 年7 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关键核心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指出必须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夯实基础研究,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牢牢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1]。加强基础研究,推动重大原创性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高校。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时提到的一样,尽管当前我国高校硬件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在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方面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这是今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2]。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得阶段性成果形势下,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高等教育重点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是当前高校面临的紧迫任务。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经济社会中日益提升的地位和作用,是对此项任务的积极探索与自觉回应。

在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创新教育,重视学生毕业、轻视学生创业的状况较为普遍,创新创业教育因素的缺失导致学生培养质量不高,毕业生适应国家经济社会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不强。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用系统论的观点观察、解释、解决教产学研深度合作问题,不仅关注高校内部的学生、教师、基础设施、教材等硬件设施和教学氛围、规章制度等软件设施的内在联系和互动问题,还关注高校与社会因素的内在联系和互动问题,特别强调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在教育系统中有所作为,推动教育向前发展。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出现,在教、产、学、研之间搭建起了“桥梁”,是完善教育生态循环系统,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2 产学协同背景下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逻辑

我国的新型研发机构兴起于21 世纪初期,高校主导的新型研发机构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3]。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主要着眼于国家重特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关键问题,以高等院校为主体,整合政府、企业和其他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进行联合开发和科技创新。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是独立的法人组织,采用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财务独立核算,但是又把市场需求与基础研究、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效深度融合,其实质上是产学研合作的一种形式[4]。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学合作相比,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更加强调高校的责任主体地位,它既包括了高校内部的协同创新,也包括高校外部的协同创新。通过将教、学、产、研有效统一,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自身形成一个微观的教育生态系统,高校、企业、政府、社会、科研单位在这一体系内既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和功能,又必须相互支撑、相互配合,共同进步。也正是基于此种特征,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同时又是大的教育生态体系的一部分,其特长在于推进创意理念和创新技术成果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所以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背后,体现了3 个不断演化的思维逻辑:创新的逻辑、学术的逻辑和教育功能的逻辑。

(1)当前的创新逻辑经历了从独立性创新、开放性创新到协同性创新的演变。独立性创新以摆脱核心知识和关键技术过度对外依赖为出发点,推动组织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提升组织内部的技术研发能力,通过独立掌握核心竞争技术,从而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开放性创新强调从组织的内外部同时进行创新人才和创意创造的集聚,这种创新活动是由组织内部与组织外部同心协力合作研发的结果,通过成果的市场商业化,组织与合作方都从中获利,这一框架下创新组织的边界是比较模糊的。协同创新是通过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及产业组织的协同合作,借助于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创新平台的辅助,形成一个协同互动的多元创新网络,通过整合技术创新主体和知识创造主体间的资源,加强多元主体之间的交流沟通,达到协同创新组织的叠加和整合作用[5]。

(2)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变革体现了高校学术逻辑从学术人文化(或称学术人文主义)到学术资本化的发展变化过程。学术人文主义强调大学是培养人的重要场所,注重对人的精神培育,注重实现完美和谐的人性,这种教育哲学的侧重点不在于满足社会需要,而是追求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6]。学术人文主义关注人的价值,倡导教授努力探索深奥的理论知识、创造和传播新的知识,对知识的转移和市场化并不看重,作出的努力不多。知识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学术资本化的出现,作为知识生产主体的大学逐渐从 “象牙塔”中走出,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行为主体。学术资本化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知识的生产,通过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向企业和产业界的转化,借以体现知识的应用价值。在知识价值日益凸显的社会中,学术资本化能使高校更快速地熟悉社会环境,并对外部环境变化作出及时的调整[7],大学在承担传统的教学、科研的职能上进一步服务社会,将普遍、抽象的共同知识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

(3)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出现的背后,也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功能从实现就业到创造就业的转变。现在高等教育的主流目的是实现就业,这是一种从量化的角度思考问题的逻辑,着眼于教育大众化,目标是改善全民的教育状况,提升全民的整体教育水平,体现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创造就业的教育是新近出现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体现了从质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逻辑,是在教育大众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的精英教育,是在整片教育高地中树立的教育高峰,体现了教育效率的原则。

上述3 个思维逻辑变化交汇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有效载体。高校积极参与社会、参与市场,在获取更多办学资源的同时,激发师生的创新创造热情。在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和运作过程中,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行为和功能开始出现重叠,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实现动态平衡,形成了政产学的三螺旋创新结构(如图1)[8],通过三螺旋结构的制度设计和组织安排,可以形成相应的创新组织,促进知识在大学-产业-政府之间,在不同的学科、地区、人员之间实现跨边界的流动。伴随着创新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通过联动融合、综合调配各种资源,大学也有可能主导和组织所在区域的政府、企业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图1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政产学三螺旋结构

3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多模式探索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是高校通过主动与其他机构发生密切的相互作用,在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和企业之间形成密切融合的多模式的新型机构(如图2)。总体来看,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经历了从联合模式往实体模式递进的过程。联合模式是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从项目合作开始,采取科技特派员、人才互聘、课题联合等方式。随着联合互动的深化,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开始打造更深层次的创新平台,开展高校与企业的园区合作、与政府的区域合作、通过网络形式进行虚拟平台的建设等。实体模式致力于成立独立运作的实体机构和组织,是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深入发展的阶段,可以细分为研发实体和经营实体两个部分,其中研发实体侧重对技术的深化研究和创新发展,经营实体侧重技术的应用和转化、实现市场价值。在这一阶段,研发实体的形式通过高校与其他高校及科研机构、企业机构组建联合实验室、技术研究院、工程中心或博士后流动站等来体现;经营实体则可以通过与政府合作,成立科技园区、企业集成基地,通过与企业、金融中介机构合作成立合资企业等方式来实现。

图2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模式分类

3.1 高校与企业共建协同创新平台

传统的校企合作主要聚焦于技术开发环节,合作程度不深,组织结构松散。当前协同创新的发展趋势,要求高校在技术创新中组织模式构建、资源整合的时间节点不断前移,打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的时间顺序,最大可能地缩小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差别,更大可能地同时进行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高校与企业共建协同创新平台以企业的技术需求为出发点,在技术创新初期即与企业联合,随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的加强,协同创新的校企合作组织的稳定性和合作范围程度等也会越来越强。

高校与企业共建协同创新平台,一是通过整合诸创新要素,将校企的优势资源进行集中和优化,实现参与主体的协同效应;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在开展基础研究时就以市场亟需的关键技术为导向,将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创新性研究;三是及时将科研成果进行生产力转化,推动地方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四是可以直接提供人才培养服务。如广东工业大学在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针对广东经济特色和产业集群,通过四位一体的技术创新、社会管理、人才培养和发展规划,多方探索与行业企业在育人上开展深度合作的形式与途径,在与广东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优秀企业开展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开展联合教学等实质性合作方面已取得了突出成效。

3.2 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

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可以是一个研究实体,也可以是一个企业实体,更多的是一个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综合体,是集科学研究、教学协同、技术转移为一体的综合体。这一综合体在日益国际化的协同创新要求下,倾向于跨学科、多领域协同研究。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的研究院,往往具备技术创新平台与产业调整升级的领头作用,是倡导和推动政府所在区域的各企业进行技术升级的重要场所,也是企业和高校交流连结之处。因此,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一方面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渠道,通过研究院,高校可以更深层次地参与社会创新,了解社会对高校技术创新的需求、了解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问题等等,让人才培养结合在科技创新中,为学生提供不断创新实践的场所和视角;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通过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技术成果转移,在研究院与企业、社会之间开展需求对接,进行高校企业的孵化,提高大学的声誉等。

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实际操作方式非常多元,有几所大学与一个政府共建研究院,也有一对一合作共建研究院,其组织管理模式有参照事业单位的,也有参照企业运作的,但主要是采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利益方多元化的现实决定了研究院的组织协调模式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研究院的运作机制应该以市场化为导向,政府赋予研究院更多的政策优惠,以扶持产业的转移升级和促进经济发展。如清华大学与深圳市共同建设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具有介于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的混合型特征,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克服上述几种组织在创新创业中的缺点,可以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优势,对于发挥研究型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有较好的示范作用[9]。

3.3 大学衍生企业

衍生企业的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等形式,对母体大学的教学形成支持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大学衍生企业聚集在一所著名大学周围,是高校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发掘自身的人才、经费、设备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为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商业化而设立的企业,对学校和社会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一是企业的发展为学校管理层的科研开发人员、广大教师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窗口;二是在为区域和社会创造财富、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学校的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三是在提供良好的实习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协同创新教学模式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最直接的平台支持。

大学衍生企业是高校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形式之一,但它不同于技术出让许可,而是使用自己的技术和人员自创企业,推进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发展和市场化产业化的载体也从R&D 载体转变为准企业市场环境下的竞争性企业,有助于高校与企业更好对接。大学衍生企业的创办、发展过程一般会经历研发、寻找创业机会、企业萌芽、企业成长和稳定发展等5 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之间存在识别创业机遇、分析创业的可行性、跨越信用和稳定性门槛等4 个关键结合点,在大学衍生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这4 个关键结合点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克服其中存在的风险。在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信息、资本和人员快速地在企业和大学之间流动,大学衍生企业的发展使得大学和企业不断趋同,大学和企业相互之间的边界更加模糊;随着大学衍生企业的不断发展,大学与产业界的联系不断紧密发展,二者的很多职能开始相互融合,形成了密集的高技术企业群。例如:美国的硅谷和128 号公路就是这类教育和企业相结合生态的杰出代表;青岛科技大学衍生企业——软控股份有限公司在2006 年上市之后迅速发展,成长为国际化高科技企业集团,是国内大学衍生企业的佼佼者[10]。

3.4 大学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是依托一所或多所研究能力较强的大学,通过挖掘参与大学的科研潜力、人才智力、实验设备、创新氛围等内在优势,在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下,通过中介机构包括风险投资、信息支持、科技服务等等在内的多元化支持渠道,建立包括科研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等内容的科技园区。

根据不同地区和所在高校的实际情况,大学科技园既有综合型的大学科技园,也有专业性的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的组成主体既可能是单一高校,也可能是多所高校,也有一所高校在不同的区域建立不同科技园区的情况。大学科技园畅通了大学、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是大学、政府、企业三螺旋创新的重要载体,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基地[11]。例如,深圳虚拟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大学科技园的一种最新的发展形式,其将多所著名高校的研发优势与深圳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采取“一园多校、虚实结合”的模式推进教、学、研、产的深度融合。目前,深圳虚拟国家大学科技园已经建设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完整的学生培养体系,同时设有虚拟大学园博士后工作站,为学生的持续深造搭建了高水平平台。深圳虚拟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为科技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市场产品、拉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4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路径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学、教、研、产的统一体,既强调高校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互动联系,又强调高校与社会系统的互动联系,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对于推动我国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抓手,因此,必须调动相关因素的积极性,加强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推动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

4.1 加强政府顶层设计,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涉及高校、政府、市场、相关科研单位等多个因素,其顺利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认可和重视。政府一要摆脱传统僵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通过建章立制,赋予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更大的经营决策自主权,释放新型研发机构的活力和动力;二要建立现代化的治理结构,创建灵活高效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决策效率,根据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特点制定适宜的管理手段,实行变通的管理模式,提高科研及产业化应用效率,形成与市场对接的快速反应机制;三要深入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创造性地完善科研机构人事管理制度和产权分配机制,建立合理高效的科研管理制度,调动科研人员的创造积极性,有效融合政府、个人、企业等多方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12];四要制定科研人才扶持政策,吸引人才从事科技攻关工作,解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

4.2 引领和推动相结合,调动高校积极性

高校是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主体,为做大做强高校新型研发机构,高校一要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储备力度,引育结合,夯实学校人才库的“板凳深度”,提升人才管理服务水平,保证高层次创新人才引得进来、留得住;二要大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高质量学生,改革原有的教学管理和教育培养模式,清除束缚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起多层次、多样性的人才培养体系,让每一位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获得相关支持,为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提供富足的项目和人力资源土壤;三要在校内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通过树立师生身边创新创业典范以及发挥榜样的作用、举办各种创新创业竞赛和科技节、完善创新创业专项奖励机制等举措,激励学校师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4.3 树立创新和市场理念,加强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自身建设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要发挥好社会服务功能,解决好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需要树立市场理念,疏通科学研究与市场的关系,主要是做好对内输入和对外输出的工作。对内输入是指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要及时准确地做好市场调研和市场评估,并将有效信息传递到机构内部,掌握好市场需求。对外输出是指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要做好科研产品的输出,向市场广泛宣传最新科研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即将到来的科研产品打好市场基础;向市场推广研究机构的最新科研成果,帮助市场了解科研产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畅通技术创新向现实社会生产力转化的渠道。

创新是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竞争力,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要树立创新理念,依靠自身雄厚的人才和技术资本,生产具有颠覆性创新的产品。高校新型研发机构通过错位发展,从创新机会的识别、低端市场和外围市场着手进行市场切入和侵蚀,向低端市场或新市场提供较简单、方便或讨巧的新产品,继而通过不断提升新产品的技术维度,逐渐达到替代主流产品,满足主流市场需求的目标,从而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猜你喜欢
协同机构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大学求学的遗憾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