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增云,王天义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 外科,河南 焦作 454000)
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表现为腹股沟出现可复性肿块,内容物易感染,难以自愈。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传统术式创伤较大,术后易产生并发症[1]。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改良单孔法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康复进程短等优点[2]。本研究探讨改良单孔法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均为男性,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61例。开腹组:年龄2~12岁,平均(6.78±2.35)岁;病程18~241 d,平均(126.54±22.37)d;左侧疝16例,右侧疝35例,双侧疝10例。腹腔镜组:年龄1~12岁,平均(6.59±2.23)岁;病程19~232 d,平均(123.54±21.87)d;左侧疝17例,右侧疝33例,双侧疝11例。两组年龄、病程、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选例标准纳入标准:(1)确诊为腹股沟斜疝;(2)年龄≤13岁。排除标准:(1)合并滑动性疝;(2)合并隐睾;(3)凝血功能障碍。
1.3 手术方法
1.3.1开腹组 术前禁食6 h,排空膀胱。患者接受传统手术:静脉复合麻醉,于患侧下腹部横纹处做长约3 cm的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精索,游离疝囊,结扎颈部,缝合切口。1周后拆线。术后给予患儿抗感染治疗。
1.3.2腹腔镜组 术前禁食6 h,排空膀胱。患者接受改良单孔法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具体操作如下。协助患者取头低足高位,全麻,于脐下缘做长约5 mm的弧形切口,建立CO2气腹,维持7~9 mm Hg(1 mm Hg=0.133 kPa),置入腹腔镜并探查腹腔情况,明确穿刺位置,将穿刺针由硬膜外12点方向处贴疝环内侧腹膜6点方向处潜行,形成线圈,穿刺置入腹腔镜微型镜头,镜头至侧腹壁,退出穿刺针。重复第1根线操作再次置入穿刺针,皮下双线双重高位结扎疝囊,将线结留于皮下深处。术后给予患儿抗感染治疗。
1.4 观察指标(1)手术相关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切口出血、皮下气肿、感染、阴囊水肿等。(3)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情况。
2.1 手术相关指标腹腔镜组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并发症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注:与开腹组比较,aχ2=9.198,P=0.003。
2.3 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情况腹腔镜组术后止痛药使用率[8.20%(5/61)]低于开腹组[21.31%(1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1,P=0.041)。
腹股沟斜疝约占全部腹外疝的90%,其发病机制为腹膜鞘突在患儿出生后未闭合,腹腔内容物由腹股沟向外突出形成[3-4]。由于腹股沟靠近泌尿生殖系统,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影响生殖系统的发育。目前改良单孔法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临床的应用日渐广泛,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手术创伤小;(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3)患者痛感低;(4)能保持腹股沟结构的完整。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组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开腹组。这表明采用改良单孔法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儿的切口小,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降低术中出血量,从而缩短康复进程。分析其原因在于,腹腔镜手术在腹腔内进行,环境为封闭状态,可避免器官暴露,减轻手套、纱布等造成的组织损伤,术后腹腔粘连少,患者疼痛较轻,有利于术后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止痛药使用率低于开腹组。这表明改良单孔法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后患儿的疼痛程度较轻,并发症较少。传统手术在直视下进行手术,易损伤精索、提睾肌等,而改良单孔法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通过腹腔镜进行手术,术野清晰,操作简单,避免对腹股沟周围组织造成损伤[5]。
综上所述,将改良单孔法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患儿,可缩小切口,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减轻患儿术后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