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漠不关心,缺乏兴趣,就会导致他们的学习效率逐步降低。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借助游戏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以此促进他们美术学习的高效化。
一、借助美术游戏,吸引学习注意力
导入对于整堂课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如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一开始就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的话,将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提前根据课堂内容,为学生准备一些有趣的互动游戏,例如音乐、实景演绎、比赛等,通过学生亲身体验,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手印、指印变变变”一课进行教学时,就提前设计了“猜猜我是谁”的互动小游戏。教师让学生将手伸进不透明的袋子里,透过触觉的感受,来猜测袋子里的物品。教师会提前告诉学生袋子里的物品属于美术工具,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范围,减轻了猜测难度。学生在仔细触摸后,需要试着说出一些关键词和感受,其他学生可以根据其描述的内容来猜测袋中的具体物品。为了能够成功猜出袋中的物品,学生会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自己摸到东西的材质、软硬程度等细节,其他学生也会专心投入到猜测中,而不至于分散注意力。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在描述的时候就需要其专注地体会和感受,并用一定的语言描述出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的要求。
二、借助美术游戏,激发学习好胜心
对于小学生而言,好胜心是无处不在的。小学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将好胜心保持和延续下去。在诸多的游戏种类中,竞赛性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使学生能够更加专注于游戏之中。因此,在对于这类游戏的设计和安排上,教师应该将美术知识同游戏相结合,帮助学生在进行竞赛性游戏的过程中,理解和领悟相关的美术知识,帮助学生陶冶情操,促進学生身心全方位地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竞赛式游戏时,处于一个引领和指导者的角色,应该把控好竞赛式游戏的力度,使双方的差距不至于过大,防止出现学生不愿意参加的情况。因此,作为小学教师应该了解到,学生的好胜心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一环。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奇怪的图形”一课时,让学生设计“有趣的字母牌”。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字母牌的制作方式,了解和认知其图案的特点和独特的造型结构,教师采用了竞赛式游戏与美术知识相融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告知学生需要做游戏,然后取出事先做好的字母牌和普通牌,接下来发给每一位学生一张字母牌和一张普通牌,学生可以将字母牌作为参考,利用手中的素材对普通牌进行一定的装饰,课堂的最后将会评比出字母牌做得最好的学生。通过这样的竞赛式游戏,学生们在课堂中的好胜心被完全激发,因此都纷纷专注于装饰普通牌,致力于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字母牌。这样的教学模式切实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借助美术游戏,提升美术创造力
兴趣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学生在课堂中对所学的知识充满兴趣,才能够直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兴趣的激发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探索新的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新思维。由此可见,以兴趣为基准的学习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使学生对学习保持长久的新鲜感和持之以恒的兴趣。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原色”这一内容时,就引用了游戏方法进行教学。教师首先明确教学目的,主要为了使学生掌握三原色的基础,有一定的基本认识,同时对三原色之间互相搭配呈现的颜色基本掌握。在传统课堂中,若教师直接进行三原色的教学,同时直接告诉学生结果,则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使课程教学效果大大降低,无法使学生真正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因此该教师引入了“变魔术”这一游戏。魔术作为备受欢迎的节目,能够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乐于探索的天性。首先将三原色展示在学生视野中,同时告知学生通过三原色可以进行“魔术”,引发学生的探索,使学生快速聚焦在当前的课堂上。此时,教师通过展示三原色其中一种搭配,让学生发现两种颜色搭配产生的奇妙效果。该活动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加入到魔术中,共同探索三原色的其他不同种类的搭配。接着,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探索三原色漆面的变化,并提出将红绿、红黄混合可以得出怎样的颜色。学生通过真正动手,直接接触到三原色最直接的变化,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关于三原色变化的想象进一步烘托美术课多姿多彩的课堂氛围。
以上案例中,通过游戏的形式,充满趣味的美术课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欢快的体验中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另一方面为他们日后学习美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作为美术教师,应该极大地发扬学生的天性,而不是扼杀。教师可以在欣赏画作的基础上灵活引用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重新认识美术课堂与美术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