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爱平 胡淑凡 朱玉霞 管丽君 贾黎红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tinlein purpura,HSP)是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皮肤、关节、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的急性或慢性过敏性症状和血管炎症引起[1]。严重的HSP可持续存在,并发展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即过敏性紫癜肾炎(henoch-schti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2-3]。HSPN好发于男性,常发生于3~7岁的儿童,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过敏或自身免疫系统障碍有关。目前临床常采用对症支持治疗HSPN,如用皮质类固醇缓解水肿,镇痛药物缓解疼痛,或给予硫唑嘌呤缓解肾功能异常等[4]。有研究指出,H2受体拮抗剂可能通过竞争性拮抗组胺以改善HSPN患儿的血管通透性,达到减轻水肿和出血的目的[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两种不同H2受体拮抗剂治疗HSPN患儿的效果,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1 对象 选取2013年8月至2018年3月在杭州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HSPN患儿99例,均符合《儿科学》中关于HSP的诊断标准[6]。纳入标准:为初发病例;年龄4~12岁;本次治疗前未接受过相关治疗,或未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治疗;尿液检查异常,但非IgA肾炎、其他紫癜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患儿依从性高且愿意接受随访。排除标准:患遗传性疾病;机体代谢异常患儿;治疗前服用过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或接受过免疫功能相关治疗;患严重感染。其中33例患儿采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33例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加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治疗,为观察1组;另33例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加H2受体拮抗剂法西咪替丁治疗,为观察2组。对照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2~14(8.02±2.11)岁;病程 3~14(9.56±2.62)d;急性肾炎 8 例,单纯血尿或蛋白尿23例,肾病综合征2例。观察1组男19 例,女 14 例;年龄 3~15(7.98±1.79)岁;病程 5~16(10.01±3.07)d;急性肾炎8例,单纯血尿或蛋白尿24例,肾病综合征1例。观察2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2~15 岁(9.03±2.25)岁;病程 5~15(9.85±2.71)d;急性肾炎9例,单纯血尿或蛋白尿22例,肾病综合征2例。3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维生素C(陕西博森生物制药股份集团)静脉注射2.0~4.0g/d,给予氯雷他定片[拜耳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口服,1次/d,5.0~10.0mg/次;复方芦丁片(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口服,3次/d,2.0mg/次;维生素E(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口服,3次/d,100mg/次;双嘧达莫片(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口服,3次/d,0.7~1.7mg/次;外加持续抗过敏、抗氧化、抗凝治疗等。对于存在消化、关节症状和肾脏受累的患儿给予地塞米松(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静脉滴注,0.3~0.5mg/kg,症状缓解后给予泼尼松口服(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5~1.0mg/kg。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 观察1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法莫替丁(开封康诺药业)静脉滴注2次/d,初始剂量为每次0.5mg/kg;1~2周后改为法莫替丁片[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口服,维持用量为0.4mg/kg,1次/d,连续服用2周。观察2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初始剂量为每次10mg/kg,2次/d;1~2周后改为西咪替丁片(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每日15~20mg/kg,分3次服用,连续服用2周。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表现 观察治疗期间患儿临床症状的变化,记录相关事件和时间。其中包括紫癜消退时间、腹痛消退时间、关节肿痛消退时间和尿常规检查结果异常情况。治疗期间,尿常规检查1次/周。
1.3.2 临床疗效 (1)短期疗效评估标准:用药3d后无新的紫癜出现,1个月后临床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判断为显效;用药1个月后临床症状消退明显,尿常规检查结果偶见异常,判断为有效;用药1个月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持续恶化,或紫癜消退后复发,判断为无效。(2)长期疗效评估标准:紫癜消失且临床症状完全缓解,尿常规检查正常,免疫功能无异常,随访1年无复发,判断为显效;紫癜基本消失,临床症状缓解,尿常规检查偶见红细胞,免疫功能无异常,随访1年偶有反复,判断为有效;紫癜无消失,临床症状未见缓解甚至恶化,尿常规和免疫功能无改善,随访1年可见复发,判断为无效。显效、有效视为总有效。
1.3.3 免疫功能 在患儿刚入院时、疗程结束后,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T细胞亚群CD4+、CD8+百分率和CD4+/CD8+比值;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水平。全部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由同一组操作人员完成。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构成比表示,多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χ2分割法或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3组患儿临床表现观察结果比较 3组患儿紫癜消退、腹痛消退和关节肿痛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儿上述3项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而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患儿尿常规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尿常规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儿临床表现观察结果比较
2.2 3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2.2.1 3组患儿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个月后,3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表2 3组患儿短期临床疗效比较[例(%)]
2.2.2 3组患儿长期临床疗效比较 随访1年后,3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均较治疗1个月时有所下降,3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3。
2.3 3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2.3.1 3组患儿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组间比较,治疗前 3 组患儿 T 细胞 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组患儿 T细胞 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CD4+、CD4+/CD8+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CD8+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而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比较,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而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 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见表 4。
表3 3组患儿长期临床疗效比较[例(%)]
2.3.2 3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组间比较,治疗前3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IgA、IgG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而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儿治疗后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比较,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IgA、Ig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IgA、Ig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儿治疗前后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H2受体是组胺受体的一种分型,其激动可呈现出抑制现象,其拮抗剂竞争性地与位于顶细胞基底外侧膜上的H2受体结合,阻断组胺的影响[7]。另一方面,因H2受体拮抗剂为组胺同源物,它能与T细胞上的H受体结合,影响免疫调节作用[8]。这种竞争性抑制作用还会使壁细胞产生环磷酸腺苷(cAMP),并响应于刺激物。H2受体拮抗剂包括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西咪替丁等[9]。目前H2受体拮抗剂常应用于消化系统,如消化性溃疡疾病、胃食管反流疾病、胃灼热和消化不良的治疗和管理[10-11]。法莫替丁和西咪替丁治疗HSPN的临床研究不多,故本研究将这两种H2受体拮抗剂应用于4~12岁HSPN患儿。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法莫替丁或西咪替丁后,患儿紫癜消退、腹痛消退和关节肿痛消退时间均明显缩短,尿常规异常发生率明显下降。这说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H2受体拮抗剂能够明显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
表4 3组患儿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表5 3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CD8+T细胞是细胞毒性T细胞,其在胸腺中产生并表达T细胞受体[12]。这种细胞表达的CD8为二聚体共受体,通常由一条CD8α和一条CD8β链组成。CD8+T细胞识别所有有核细胞中发现的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类分子呈递的肽,在呈递T细胞/抗原的细胞相互作用期间,CD8二聚体与Ⅰ类MHC的保守部分(α3区域)结合从而发挥作用[13-14]。当CD8+T细胞识别其抗原并被激活时,它分泌细胞因子(主要为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产生和释放细胞毒性颗粒并通过凋亡相关因子及其配体(Fas/FasL)相互作用,达到凋亡靶细胞的目的[15]。另一种T细胞CD4+与CD8+不同,其识别在MHCⅡ类分子上呈递的肽,在激发和塑造适应性免疫应答中起作用[16-17]。这两种T细胞亚群均表现出机体免疫调节和抑制双重作用,故其表达与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 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患儿机体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功能的增强,阻止HSPN病情发展。
免疫球蛋白(Ig)是一类免疫活性分子,通过特异性结合抗原抑制细菌和病毒对上皮细胞的黏附,中和细胞内细菌毒素和病毒,阻止感染,因此IgA、IgG和IgM表达变化反映机体免疫反应水平[18-19]。本研究中,治疗前3组患儿IgA、IgG和IgM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儿IgA和IgG水平均明显下降,说明患儿机体免疫系统紊乱得到明显抑制。邢静等[20]在其研究中指出HSP患儿IgA水平异常增高可能受白细胞介素-21水平降低和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升高的影响,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H2受体拮抗剂能够明显缩短HSPN患儿紫癜、腹痛和关节肿痛消退时间,改善免疫功能紊乱,值得临床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