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明
[摘 要] 思维品质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维水平的重要体现。指导中学生深度学习,重点在于用头脑风暴,调动主观积极性,引导多元发散;日常学习中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将知识与实际结合,不断尝试联想和想象;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真实感受,激发创新意识,多措并举,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 深度学习;思维品质;核心素养;初中生
初中教学内容相比较小学教学内容更深、知识点更多,对学生自主性的要求也更高。教师对待学生的学习不能只靠看管,更需要正确的引导,在潜移默化教育引导中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一、头脑风暴,引导多元发散
头脑风暴主张鼓励参与者畅所欲言,通过彼此间的想法来刺激大脑,使大脑进入一种兴奋状态进而达到设定目标。对中学生的头脑风暴,主要表现在自习讨论课、户外实践活动、主题班会、主题竞赛等活动中。通过对环境的渲染,在畅所欲言中提出大量的新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多元发散。
例如:在“黑板报设计大赛”主题活动中,学生以“春”为主题,进行思考和设计。教师利用一节班会课的时间,引导学生相互讨论,用头脑风暴法来刺激学生的大脑思维快速运转。班会开始前,班长先讲述班会的主题,并且讲解班会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自己先思考几分钟。思考过后,学生可以相互表达。整个班会上,首先是学生无序地进行交谈,把自己的想法与周围的人交流;其次是有序地进行表达,有想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向全班学生讲述。在整个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创意设计。
头脑风暴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深层次的思考,也是学生感受到自由的一种有效方式。思想上的自由直接刺激学生的活跃思维,也让学生有机会多想、多说、多听,保持大脑的活跃状态,激发新的灵感,培养多元发散思维。
二、观察生活,尝试联想想象
学习离不开生活,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一样。学生要在日常学习中能够有规律、有节奏,更要在一点一滴中拥有良好学习习惯。学生要在早、中自习以及活动课时,观察身边的生活现象,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不断提升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
例如:在“寻找身边的雷锋”主题征文比赛中,号召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会,寻找身边的好人好事,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去歌颂和赞美,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在比赛动员阶段,对于学生对雷锋事迹的了解情况,教师特别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集体观看雷锋故事宣传片,对雷锋精神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在寻找身边的好人好事过程中,不仅鼓励学生去观察,更要去分析,探寻隐藏的温暖的故事。邻里之间、同学之间、亲属之间、朋友之间甚至是陌生人之间,都有很多的故事可以挖掘。整个征文比赛不仅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更是对学生想象力的一种锻炼。
观察能力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纯地让学生观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心理,观察能力的提升受到阻碍。对此,要将观察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引导,将观察与联想和想象相结合,开展深度学习。
三、动手操作,培养创新意识
动手操作是实践的一种解释,是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的重要方式。学生将自己理解不透彻的问题、想象不出的画面进行实际的实践模拟,用实践来直观解释相应的内容,增进理解。
例如:“科学角”是学生展示成果的地方,为了激发学生的实践探究和创新发明能力,在教室后面的一处角落里,设置着“科学角”,学生新奇的想法都可以演变成成果进行展示,每个作品的旁边会有一段发明者寄语,上面写明作者创作意图、想法或者一段感悟,供参观的人分享。为了刺激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教师给每位“小科学家”一些特权,如免一个月的劳动,可以赦免一次违纪,用班费奖赏一些文具等,从而调动积极性,形成常態化,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逐渐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
实践能够增强学生对深度学习的效果,帮助学生多思考、多探究,在不断地探寻与发现中,寻找革新、创新的方式方法,能够真正地帮助学生锻炼语言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深度学习不仅是一种教师引导后的响应形式,更应该是学生主动追求的一种状态。教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文本、深度体验文本、深度理解学习的知识点,最终达到一种由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变,由此促进思维品质的优化。
参考文献:
[1]金永红.深度学习本质: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J].学校管理,2018(5).
[2]陈赛.开展深度学习培养理性思维品质[J].山西教育(教学),2018(7).
本文系江苏省泰州市第十二期教研重点立项课题2019年度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学生学习品质培养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TZJYZD2019-055。
(责任编辑:姜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