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辨意识的培养

2020-06-30 06:47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城关第二小学林高扬
亚太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意识数学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城关第二小学 林高扬

数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随着小学教育的不断改革,重视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思想、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成为当前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的主要教学目标。而培养小学生思辨意识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开展数学课堂思辨式教学。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

一、思辨意识的概念和内涵

思辨意识就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进行思考、辨析的意识,它能够综合地反映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良好的思辨意识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思辨能力涉及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分析、判断、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属于抽象思维能力的范畴,同时也是层次比较高的一种数学能力。从思、辨这两个视角出发,思辨是内隐的思考和表达,学生具有良好的思辨意识主要表现为能够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地对问题进行分析。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思辨意识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与发展,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教给他们自主思考与学习的方法。所以,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科学地引导与启发学生的思维,以便可以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逐渐养成自主思考与学习的习惯,进而提高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性。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如果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辨意识,那么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便可以更加快捷地解决数学问题。且如果他们具备较高的思辨意识,那么他们便可以更好地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三、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思辨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重视学生兴趣的建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与思辨能力,最关键的便是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不同的问题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专注度,以此才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辨意识,促进他们积极进行思考,提升思维能力。

(二)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促进学生思维的运转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创建平等、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他们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促进他们思维的运转。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开展数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并通过创建教学情境的方式,将数学知识点由浅及深、由易到难地呈现给学生。这样,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还可以充分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这一章节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便可以依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他们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如:小明家的平价服装店中有40 条裤子,7 件上衣,52 条连衣裙,已知裤子的价格相同,是69 元一条;上衣的价格相同,是120 元一件;连衣裙的价格相同,是157 元一条。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旧知识,向他们提问:某工厂正好缺40 条裤子做工装,那么全部买完需要花多少钱?因为学生之前学习过这一章节的知识,所以很快便列出算式:40×69=2760 元。然后教师可以继续向他们提问:那么全部买完上衣需要花费多少呢?不一会儿,学生便列出了算式:7×120=840 元。最后教师问学生:我们学校举办文艺晚会,需要裙子50 条,需要花费多少钱?同样的,学生很快将算式列了出来:50×157。但是他们在计算时,却遇到了困难。那么教师可以以引导的方式,来让学生明白三位数乘两位数要将相同数位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乘三位数,然后再用十位乘个位数,最后再将积相加。通过引导学生,学生最后求出50 条连衣裙需要花费7850 元。

(三)利用情境激活学生的思辨意识

思辨意识的培养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数学教师单纯通过灌输的教学方式无法对学生的思辨意识进行有效培养,而且容易助长小学生的思维惰性,对其思维能力发展不利。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之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唤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其在情境当中进行思考分析、自主探讨。

例如,在进行“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节知识的教学时,为了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就可以创设有效适宜的情境。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熟悉的建筑图片,包括学校的图片,然后告诉学生学校的占地面积是52 公顷,建筑A的占地面积是86 公顷,建筑B 的占地面积则是1.6 平方千米,建筑C 的面积则是0.4 平方千米。同学们能不能按照占地面积从大到小给这些建筑排一下顺序,看一下我们的学校能够排在第几?由于这些建筑都是学生日常熟悉的地方,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学生带入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而促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很多学生会注意到每个建筑的占地面积都有具体的数据,但是由于其单位不同所以无法进行排序,只有清楚这两个单位的换算关系,才能排列出正确的顺序。此时学生的思辨意识已经完全被激活,教师再向学生介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知识就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其思维灵活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十分重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比较强的问题,为学生创设较好的思辨基础条件,这样既能够让学生自由思辨,又能很好地培养其思辨意识。

例如,在进行“100 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时,其中有一个知识点就是“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习完这一节知识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培养其思辨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小狗、小汽车、小房子的图片,每个玩具上都有标价,小狗标价5 元,小汽车标价56 元,小房子的标价进行模糊处理,只能知道其为两位数,个位上是3,十位上却看不清楚。这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大家觉得哪个玩具最贵呢?”由于小房子的标价不清楚,因此这个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答案并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小狗的价格最便宜,因为它的价格只有5 元,而小房子的价格最少是13 元,必然要比小狗贵。这时只要比较小房子和小汽车的价格就能判断谁最贵了,但是小房子的价格不清楚。学生需要按照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小房子的价格标签上的十位数是6、7、8、9 这几个数,那么小房子的价格最贵;如果小房子的价格标签上的十位数是1、2、3、4、5这几个数,那么小汽车的价格最贵。

(五)利用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思辨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同样应当结合实际生活。数学知识本身比较枯燥,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灌输,学生必然会觉得单调、无趣,连学习兴趣都没有,又何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注意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并且利用相应的生活实践活动来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共同运作。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效增强学生的思辨意识。

例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这一章节的知识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生活实践活动来唤起其学习兴趣,同时促进其更好地进行思辨。在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面值、单位换算方法等基础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卡片制作一些“人民币”,然后组织学生开展 “文具店购物”活动。教师将文具盒、橡皮、铅笔、直尺等文具明码标价后陈列在桌子上,让每位同学都来文具店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计算购买什么商品需要支付多少钱,支付完成后需要找回多少钱。通过组织该生活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对“认识人民币”的知识学习兴趣更加浓烈,而且还能在活动过程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主动进行思考、分析,很好地增强了学生的思辨意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帮助父母去商店购买真实的物品,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人民币相关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能锻炼其独立能力,增强其思辨意识。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思辨意识的培养,以便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意识数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