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之说 开启探究之旅

2020-06-29 02:11李信夫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2期
关键词:主元最值函数

李信夫

摘 要:可变区域下双变量的最值问题,一般策略是利用圖形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课堂上一位学生的“主元”无心之说,开启了函数角度的探究之旅。另辟蹊径,师生共探“独立主元策略”和“相关主元策略”,最终解决了可变区域下双变量的最值问题。

关键词:最值;双变量;主元;函数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的确课堂教学情境千变万化,经常会出现意外,面对意外,教师要把握时机,掌握尺度,积极引导,不可断然否定或置之不理,否则会错失一个难得的教学契机。教师应及时抓住“意外”之言,倾听学生不同想法,使课出现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精彩效果。11月21日笔者一轮复习“线性规划知识”时,一位学生一句“主元思想”的“无心”之说开启于课堂探究之旅。

一、还真实课堂——呈现问题情境

四、教学感悟——回归教材、善待学生思维

高考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似乎已经成了一条不变的“真理”纵观近几年的浙江高考数学试题,2014浙江卷竞赛题第18题,2015年浙江卷文科数学第20题,2015年浙江卷理科数学第14题都涉及可变区域下双变量函数问题,同时也能在教材上找到影子。人教社A版必修5第91页阅读与思考《错在哪里》就是研究独立变量问题,原题是“1≤x+y≤3且-1≤x-y≤1,求4x+2y的取值范围。”它给出了两种解法,其中指出解法1的问题由于忽略了x与y的相互制约关系,所得的取值范围比实际的范围要大,而第2种解法整体上保持了x与y的相互制约关系,因而得出的范围是准确的。不少教师认为教“数学”就是教“做题”,对于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和由来、思维的产生和发展这些数学的本质毫不顾忌,而盲目追求所谓的解法和技巧,最终造成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成绩难提升的现象。

本节课笔者选用的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在课堂上,笔者不仅把教材中省略的思维(独立主元)过程“寻找”回来,而且顺应学生思维(相关主元)“深挖”教材。对于函数三要素的理解(函数定义域),舍得花时间,重思想方法,淡化技巧,将转化过程(目标意识)像剥洋葱般一层层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变量选取)教会学生找到合理的最优解法,把题中体现的函数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给学生。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主元最值函数
单调任意恒成立,论参离参定最值
二次函数
聚焦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巧用不等式求最值
二次函数
数列中的最值题型例讲
多元并行 谁主沉浮
函数备考精讲
应用主元变换法分解因式
运用结构的齐次化,选换主元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