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雅丽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国家越来越倡导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希望小学生在学校中不只是学习语文数学等文化课,还在其他方面也有所涉猎,成为一个发展型的人才。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德行操守。鉴于此,我们就如何在小学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做出讨论。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德育教育;实践与研究
引言:
體育和德育是整个教育体育的关键因素,可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小学学习时期,是学生们强健身体素质,完善道德品行的初始阶段。学生在小学体育教育中能够不断强身健体,养成好的健身习惯,还能在体育活动中学会很多道德品质素养。所以,考虑到两者的重要程度,将德育教育的思想在小学体育中进行渗透是一个事半功倍的举措。希望体育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体育素养,创新课堂模式,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帮学生们树立良好的道德素养。
一、现阶段德育在体育中的渗透现状
在新课标的不断要求影响下,很多体育教师都在不断整改、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意在顺应时代号召将德育和体育一起培养。但是一部分教师认为,体育课是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帮助学生锻炼体魄的,而德育教育应该归属于小学班主任以及思想品德教师。这样的想法不利于两者结合教育的开展[1]。再者,教师对于德育理解比较浅,往往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采用灌输式的说教法,并不应用于实践中,让学生感觉到厌烦,激不起学习的兴趣来。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体育教师将德育与体育融合得比较生硬而死板。教师对于体育活动的挖掘力度很浅薄,只是将德育教育的表面知识应用于体育教学中,而不是将德育知识的精髓渗透在体育课堂中,导致学生的感悟程度浅,课堂效率低下。
二、在小学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体育教师的德育教育意识
每年各个学校都会有统计,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打闹,导致受伤的情况。这说明学生没有规则意识,没有纪律性。在参加运动会长跑的过程中,经常有学生中途放弃,不去完成长跑的赛程,这是没有坚持的毅力。这些都与体育相关,无不涉及德育教育。所以通过各种案例的分析,让体育教师深刻地意识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重要性,从而用心挖掘课程,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
(二)以体育游戏渗透合作意识
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强调个体性,做事情有时候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为他人去着想[2]。但是学生加入了班级以及学校的大集体,将来也会面向社会,没有团队意识无法获得更好的发展。体育合作游戏正好能弥补这个不足。
例如,拔河比赛。首先组建两个实力相当的队伍,10人为一组。体育教师宣布规则,两个团队各自进行战术的讨论,最后开始竞赛。讨论的过程中,成员各自提出意见就像身子向后倾斜,脚步一致,大家都听令于口号等。拔河比赛游戏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获得成功。
拔河比赛不论输赢,培养的是学生的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而团队迸发出的力量是惊人的;其次一个人的思维很局限,而听取了合作小组中不同人的想法,那么也能让自己的思维获得提升;同时在拔河比赛中,也能养成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大家明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的重要意义,从内心中明白合作的精深。
(三)以体育项目锻炼学生的毅力品质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做一件事的时候觉得有难度,就放弃了,做一半觉得无聊就不做了。看似小小的一件事,也能让学生养成做事轻易放弃的坏习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坚持的毅力,让学生学会遇到困难不退缩,不轻言放弃[3]。这种不言放弃的勇气在体育活动中常见,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充分结合体育项目,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例如,长跑运动。跑步本身就是一个剧烈的运动,短距离的跑步一般学生都能完成,并且觉得很轻松,只是快慢的问题罢了。但是长跑运动不是轻易可以完成的。它极度考验着一个人的耐力、身体承受力和毅力,需要运动员坚持不懈的毅力才能完成。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适宜的长跑训练,来磨炼学生的意志力。对于中途要放弃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进行鼓励,让学生充满信心,坚持跑完。在学生跑完休息的时候,体育教师要将长跑的体育精神进行传授,让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坚持不懈的毅力是多么可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和体育虽然两者是不同的体系,但是它们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不是相互独立的。体育教育的自身特点对于渗透德育教育存在着很大的优势点。所以体育教师要好好把握这个优势,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体育项目,以实践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用自身的示范来指导学生的行为准则,在帮助学生锻炼体魄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德育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慕平.试论如何在小学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7(18):42.
[2]许丽清.在小学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华夏教师,2017(04):57-58.
[3]时成坚.也谈如何在小学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