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惠
摘要:为适应新课程倡导的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一要求,教师要努力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做学生人生的示范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服务
新课标明确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此,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行为,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
一、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仅仅是起引导者而不是搀扶者的作用,学习的主体应是学生自己。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讲授“依法维权”这一内容时,我以《“一元钱官司”该不该打》为主题,组织了一次辩论会。在辩论中,正方的观点是:“一元钱官司”值得打。反方的观点是:打“一元钱官司”既费时又费力,不如忍了算了;就算打赢了,也根本起不到惩戒作用。请你对反方的观点作简要评述。
立刻,班级里就像炸开了锅一样,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的学生认为反方观点正确,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时间非常宝贵,时间就是金钱。如果为一元钱而打官司就是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金钱。这也太不值得了。但也有许多学生认为反方观点不正确,他们认为这样一方面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另一方面会使某些不法商贩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从而得寸进尺,助长他们的违法行为……最后,我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作出归纳: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讨论中,平时学习比较被动的学生,也都积极参与,尽管有些语句表达得不够清晰,但能积极动脑,主动发言这已是最大的进步了。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学生的创新能力、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大大增强。
二、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师是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求知、探究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感到老师既不神秘也不可怕,只是他们中的一员,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合作探求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上《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这一内容时,在学生对“财产权和继承权”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赵强夫妇,收养一女取名赵娟,生育儿子赵明,现年13周岁。一年后赵强与妻子离婚。赵强和王某再婚。赵强及其母亲、养女赵娟、王某共同组建了新的家庭。这年赵强因意外去世,留下私房2间,存款3万元,祖传名人字画一幅,放高利贷获利2万元。赵强的侄子赵辉,及赵强的弟弟赵刚都与赵强常有来往。赵强死后,遗产谁来继承,大家争论不休……
针对这一情境“预设”了以下问题:(1)材料中哪些人属于法定继承人?(2)按照法定继承的顺序最终哪些人可以继承赵强的遗产?(3)赵强在临终前立了份遗嘱,其中提到“我儿赵明不务正业,屡教不改,因此,我的财产他将不得继承。”请问赵强这一遗嘱内容合法吗?为什么?
很快,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结合书本知识,便得出了比较一致的正确答案,这也正是我所希望得到的。正当我得意地想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的时候,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一个学生说“趙娟不是法定继承人,不可以继承赵强的遗产。因为她不是亲生的,而是领养的。”另一个学生说“这份遗嘱是有效的,因为遗产是赵强生前的合法财产,所以他想给谁就给谁。更何况这个儿子那么不争气,就是不应该让他继承遗产。”一石激起千层浪,由学生的不同回答而“生成”的问题,引起了全班同学的热烈讨论,有的学生还列举身边的一些事例加以论证,有的学生甚至开始“跑题”。我认真倾听他们的讨论,并积极参与其中。最后,通过列举一些法律条文,大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
三、教师要成为学生人生的示范者
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的不仅是所教的某些知识,而且还有他的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对日常生活的态度。教师不仅是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是用自己的品格影响学生;不仅用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还用自己的灵魂去感化学生和塑造学生的心灵。
教师要成为学生人生的示范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是不可轻视的。为此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应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做人的榜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对此,我认为,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如:1、自觉遵守规章制度,遵纪守法。2、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关心集体,善于协作。3、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廉洁从教,不慕虚荣。4、注意生活细节,在学生面前多检点自己的言行,不随意。5、要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差生,不体罚学生。
总之,在新的课程环境下,教师必须牢牢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真正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 教育科学出版社
[2]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