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真学课堂”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20-06-29 11:26徐维东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有效教学初中数学

徐维东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以构建“真学课堂”为教学目标进行开设,使得数学课堂更加回归本真,真正做到从数学的本身出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促进学生知识和情感的发展。本文以“真学课堂”的构建为主要内容,开展相关的探究活动,以期为数学老师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初中数学;真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真学课堂能够契合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明确以服务学生为目的的角色定位,彰显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文化,反映求真务实的教学作风。“真学课堂”十分看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应该认识教学的行为本质,制订引导学生学、方便学生学、提升学生学的教学目标。一切为“学”着想,一切为“学”设计,一切为真学铺平道路。

一、自主学习,做到“真”学习

初中课堂已经开始倡导学生自主自学了,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地转换学生的角色,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这是做到“真”学习的第一步。自主学习也相当于传统教学中的预习,只是其比预习更加的系统化、规范化。

在自主学习中,我们提倡的原则是: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也是在构建一个舞台,让学生运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让学生充分活跃自己的思维。为了更好地推进自主学习,老师要精心设计先学问题,对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常见的形式是导学提纲,通过导学提纲中的程序性问题,让学生先完成对数学内容的自学。例如《全等三角形》这一节的自主学习,第一,了解有关全等三角形的基本事实及性质。通过学习书本上的概念,用自己的话去表述什么是全等三角形。第二,探究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标明存有疑惑的步骤。能否运用基本事实认识“边角边”“角边角”“边边边”“角角边”这四个定理的判定原理和适用情景。第三,能否应用书中提到的定理去解决课后习题。这三个自學目标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每个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都有事情可以做。即使是班级的学困生,也可以很好地完成第一个自学目标。他能够知道,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判断两个图形是否全等,就看它们的形状和大小放在一起是否能够完全重合。而能力比较高的同学可以很好地完成后面两个自学任务。善于总结的同学还可以总结出相关的规律。比如说通过做课后习题,有的同学就从中总结,在证明过程中,如果我们发现有对顶角,那么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这些过程学生都可以自己完成,不需要老师的辅导。

二、小组合作,做到“真”互助

小组合作的灵魂就是让学生去分享彼此的思考,所有的小组成员都应从合作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提升。老师需要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在课堂上积极组织班级开展这样的活动。这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

小组合作也是互助的一种方式,在数学课堂中,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成绩比较优异的同学可以辅导成绩稍弱的同学,在班级上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如何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老师可以事先收集同学们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筛选,筛选出一些具有争论性的问题,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讨论。比如说,在《勾股定理》的学习中,有的同学在预习的过程中不太明白勾股定理验证过程,老师就可以从这个问题出发设置小组活动。老师在黑板上讲述了“赵爽弦图”的论证方法。赵爽弦图的验证原理是,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加上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准备四个全等的直角边为a,b,斜边为c的直角三角形。把三角形的斜边作为正方形的边长拼接在一起,中间的空隙恰好是一个边长为b-a的小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为c2,而三角形的面积为4×ab=2ab。小正方形的面积为(b-a)2。在中间划等号,就可以化简出c2=a2+b2。老师让小组之间仿照赵爽的思路,只剪两刀,将边长为a,b的两个连体正方形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这个小组活动是通过拼图验证的方式,加深对勾股定理证明的理解,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心。这个小组活动就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推进课程的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也是在积极地践行新课改的要求。

三、质疑问难,解决“真”问题

为了构建“真学”课堂,老师要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表达出自己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才是“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学生才能够有真正的收获,数学能力才能真正地得到锻炼和提高,才能够凸显出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一次函数》的教学。这节课主要有三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先让学生通过画图观察分析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在分析的基础上做到总结和归纳,归纳出画一次函数图像的简便方法。同学们还需要根据函数式之间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推断出它们的图像特征。在实践教学中,有的同学在学一次函数时,会和原先所学的正比例函数相互混淆。如,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区别在哪里呢?它们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老师是这样向学生解答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kx+b(k≠0),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y=kx(k≠0),而且它还有一个特点是图像经过原点,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由此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区分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相信老师解释完之后,同学们可以很好地解答这道问题。“已知函数y=(k-1)x+k2,当k满足什么条件时,它是一次函数?当k满足什么条件时,它是正比例函数?”“真”问题是那些真正具有价值的问题,是阻碍学生学习进步的问题。老师帮助解决学生的疑难点,就能够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道路上的障碍,促使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思维等能够有一个质的飞跃。

总之,“真学课堂”的构建是未来教育的一重大方向。面对如今的教育现状,广大数学老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把数学这门抽象性、概括性比较强的学科简单化、精细化、高效化,给学生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冬梅.真讨论,真教学——有效组织课堂讨论,极力打造真学课堂[J].学苑教育,2015(07).

[2]宝丰华.在体验中真学——小学数学情境教育的真学课堂策略探究[J].山西教育(教学),2018(04).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有效教学初中数学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