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RCS业务与功能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几种RCS业务与功能的应用方法,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克服现有移动通信中的缺点,而且具有拓展性强、隐私性高、便捷性优秀等优点。通过对RCS业务与功能的研究,以期为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创造出最大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RCS;融合通信;业务与功能;技术分析;应用方法
随着我国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通信应用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QQ、微信等社交通信和网络通信软件已经占据了我国移动终端通信的主要市场,用户规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这些应用的发展对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基本业务,如短信、电话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下,RCS的推出与应用就是传统运营商的一种改革与应对措施。因此,文章对RCS业务与功能进行探究分析,有着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1 RCS业务及技术分析
RCS(Rich Communication Suite)业务也就是“富通信套件”,也被称为“融合通信”,是把移动终端中原有的“通话”、“短信”“联系人”这三个功能从运营商层面中与移动终端进行融合,从而实现运营商基础通信能力从电路信息交互交换技术到全IP网络的演进与变革,推动运营商传统通信业务与互联网业务融合。RCS业务是由GSMA倡导,其目标与目的是基于IMS架构实现运营商基础通信业务的融合与增强,其能够提供多媒体消息、群聊天、文件传输、音频通话、视频通话等多种业务功能。在实际的应用中,RCS有着功能业务丰富,能够帮助用户直接进行业务功能操作,更加便捷开展社交、业务质量高隐私性强,运营商能够对业务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与要求、标准统一,可以实现全球互联等诸多的优势与优点。从业务能力层次以及技术角度进行分析,运营商RCS可提供的业务与技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为标准RCS功能,其包括基本的移动终端通信功能与增强功能,基本功能又包括一对一聊天、群体聊天、文件传输、语音视频通话等,是作为传统基础通信业务的一种升级;而增强功能则包括交换自由文本、信息内容共享、多终端能力交换等其余RCS标准功能。第二类为创新业务,这一业务类型多为运营商自行定义的功能,例如提供公共账号、朋友圈、网络空间等强社交性功能,并向相关互联网企业开放RCS业务能力。基于RCS实现的创新业务将会显著地强化RCS的社交功能,从而增强运营商的基础通信业务吸引力。除此之外,创新业务也能够帮助运营商更好的与“互联网+”进行融合結合,拓展新业务方向,增添新型的收入来源。具体的RCS业务及技术如表1所示。
RCS功能一般而言需要在智能移动终端载体上进行实现,终端用户无需安装即可通过终端电话、短信等入口使用与体验RCS业务服务,此类终端为原生终端。当前我国原生终端较少,用户因此可以通过下载APP的方式实现RCS业务。
2 运营商RCS业务与功能应用方法分析
一般而言,针对当前我国移动终端基础通信业务市场,运营商RCS业务与功能可以按二种阶段分步走的方法进行应用。第一个阶段为增加RCS的AS组件,调整IMS网元接口,从而实现网络组织的迅速搭建。在运营商现有IMS网络基础上实现RCS业务功能的承接,并同步地对现有业务功能进行改造与升级。在该阶段,RCS业务功能主要有增强联系、增强通话、增强消息等基本业务,如表2所示。
第二个阶段为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与互通。互联互通应用方法是RCS业务能够在通信市场中推出与普及的一个关键环节与重要途径。通过运营商之间的网关的互联,RCS业务能够在多个运营商之间进行网络与多种协议的转化,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与多样的通信业务功能与内容。在阶段二的RCS应用中,各个运营商之间需要通过标准的RCS NNI接口进行对接,无须针对每一个互通的运营商进行特定的协议转化,实现在互通网关设备的条件下完成融合通信到CPM或是SIM-PLE协议的顺利转化,并将其转化为国际标准的RCS NNI接口。除此之外,在该阶段的应用中,运营商可以在阶段一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的增值业务,例如可视化呼叫中心、移动安全支付等,并积极推动建设业务开放与大数据平台,在此基础上拓展新型的业务营销模式,提高业务营销效率。运营商也可以通过引入新的APP组件应用,实现应用分发与融合业务,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要。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移动智能终端与移动网络飞速发展的背景下,RCS普及应用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与方向。RCS能够帮助运营商提高业务服务的水平,提升运营商基础业务的吸引力,拓展业务范围,从而提高运营商的经济收益,带动和促进运营商良好发展。文章对此进行分析,对RCS业务与功能进行探究研究,对RCS业务技术与应用方法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提升RCS业务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林,于富东,李宝岩等.融合通信应用方案的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4(10).
[2] 李群.富通信RCS的核心因素探析[J].信息通信,2015(09).
(作者单位: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