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霞 陶娴
【摘要】目的:分析在肿瘤护理中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选取肿瘤患者50例,均予以随机分组,分2组各30例。控制组应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试验组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比较两个组别并发症情况。结果:两个组别并发症率对比发现试验组明显低于控制组(P<0.05),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在肿瘤护理中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显著,即可减少患者并发症,保障疗效和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肿瘤护理;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应用效果
在临床输液方法中,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较为常用,起指的是从外周手臂静脉应用导管穿刺进入体内,并向指定位置输送相关化疗药物,可防止患者手臂与药物直接接触,可更快稀释药物,增加血液流畅性,避免周围组织和血管受到药物刺激,进而减少穿刺,提升治疗效果[1-2]。而治疗期间,为保障输液效果,减少并发症,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尤为重要。本文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选取肿瘤患者50例,均予以随机分组,分2组各30例,即分析了在肿瘤护理中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选取肿瘤患者50例,均予以随机分组,分2组各30例。统计基础资料:试验组年龄值为28-70(55.3±2.4)岁;性别比例男/女为16/14。控制组年龄值为27-70(56.4±2.7)岁;性别比例男/女为17/13。各组基础资料经临床统计学检验,结果P值>0.05,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2方法
控制组应用常规护理,即对血管粗细予以了解,收集病史资料,选择留置针,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进针,连接树叶装置,有效皮下固定,做好护理记录、卫生清洁、病房巡查等。基于此试验组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即认真观察患者反应,按照规范程序操作,对穿刺点周围皮肤严格消毒,配合麻醉进行穿刺,然后给予专业护理,具体为:①转移患者注意力,与其积极交流,穿刺部位一旦确定则立即穿刺。②轻柔操作,仔细消毒处理,固定处理时积极预防疼痛。③对治疗环境予以改善,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加强细节护理。④告知注意事项合看护要点,定时巡查病房,一旦发生异常需及时处理。⑤对不良事件予以分析,分享操作经验,避免二次犯错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个组别并发症情况,包括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等。
1.4统计学分析
汇总并分析观察主体的研究数据,并利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百分比资料以[例(%)]描述,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行t检验。当P值低于0.05时,说明存在较高的检验价值。
2.结果
下表1显示,两个组别并发症率对比发现试验组明显低于控制组(P<0.05),有统计学价值。
3.讨论
作为一种常见疾病,肿瘤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其指的是一种细胞、组织产生恶性增生的病情,包括恶性和良性两种。在治疗该病症的过程中,目前主要采取的手段为化疗,由于所用药物会严重伤害患者身体,所以需合理选择给药途径。以往临床主要采取静脉留置针穿刺,但此种方法再次使用时需连接树叶装置和枕头,其极易引发高副反应和并发症,且会严重刺激血管,所以存在一定缺陷。而通过对患者实施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则可在患者体内留置导管,可避免药物与手臂血管直接接触,可减少药物刺激。而置管期间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则保持导管口清洁,定期更换膜,则可积极减少并发症,保障疗效。本文的研究中,两个组别并发症率对比发现试验组明显低于控制组(P<0.05),有统计学价值。可见,在肿瘤护理中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具有显著优势和价值[3-4]。
综上所述,在肿瘤护理中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显著,即可减少患者并发症,保障疗效和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張颖.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健康必读,2019,15(33):155-156.
[2]曾婷.研究分析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心理医生,2017,23(28):226-227.
[3]郭志娟.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1):201-202.
[4]邵静然.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