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科特客体关系理论思想探析

2020-06-29 12:38张丽娜
法制与社会 2020年16期
关键词:心理发展人际关系

关键词 客体关系 生命早期 心理发展 人际关系

作者简介:张丽娜,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中图分类号:B561                                                            文獻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109

客体关系理论是梅勒妮·克莱因(1882 ~ 1960)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创立的。这一学派的思想,是一种内部心理结构和客体关系形成的早期的人际沟通能力,过去的经验和逐渐发展起来的心理图式可以通过想象或者记忆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当下生活的每个方面,人们总是受到在生命早期形成的“客体关系”的影响,也就是说个体在生活中总是在已经建立的关系基础之上找到与之相符合的人和事。

一、客体与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客体-客体关系。“客体”一词最初被弗洛伊德用来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的母子关系,即客体是满足本能的对象。这个客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弗洛伊德认为驱力先于客体,而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客体先于驱力。客体关系的理论是,客体是一个与主体相应的概念,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或一个人的愿望,是对个人有特殊意义或东西,不是每个人或者物都可以成为一个客体的,而只有具有着重要含义的人或者物才可以成为客体,该客体可能是一个人的爱、恨或者希望成为的人。

根据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关系是指自我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指人际关系中先前的人际互动,形成了个体在其内心世界中当前的人际交往特征。广义的客体关系理论涉及到人际经验对人的精神结构的影响。狭义的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范畴内研究以客体为基础的心理结构形成的过程。客体关系的根本是个体自身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个人与照顾者间的互动被内化,而这些内化则最终会成为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客体有两个方面,即“好”和“坏”,但在内化的发展中,“坏”客体则是最先被内化,只因为个人的需求不能够被该客体所满足,会使得个人感到失望或沮丧,个人只能通过内化控制感觉的体验。

二、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

唐纳德·伍兹·温尼科特作为著名的儿科医生和儿童精神分析师,曾经对近6万对母亲和婴儿进行临床咨询,从而获得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他的客体关系理论关注的主要是生命早期的母婴关系中“足够好的母亲”和“促进性环境”对于儿童的人格发展中产生的重要作用。相应的, 他的心理治疗观点中也强调了分析环境起到的重要作用,其在许多方面都与经典的精神分析的治疗观点有所不同,对许多的精神分析师也产生了影响。

(一)足够好的母亲和促进性的环境

温尼科特强调了母婴关系中“母性环境”对婴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当你看到一个婴儿时,你一定要看到他的母亲。母亲作为个体最早的环境,一个好的母亲是一个促进性的环境,是适应婴儿需要的环境。在母婴关系发展的早期阶段,一个能够满足孩子所有需要的母亲不仅仅是能够知道孩子的本能的需要,而且还要能够认识孩子本身所具有的创造能力,能够尊重孩子的界限,也能够承受孩子的失望,并且可以根据孩子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及改变。而一个不够好的母亲是不能够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必要的、促进性的成长环境,孩子不会感觉到被容纳,而是会经历冲突。

(二)真实自体与虚假自体

在临床上温尼科特更关注的是个体的主观感受质量。比如内在的现实感,个体的意义感,以及自我体验真实感。他观察到有许多的病人,是行动或者功能像是一个正常人但是感觉不到自己像是一个人的人,他则用“虚假自体障碍”来表达该心理病理特征。

虚假自体发展来自生命早期最初的母婴关系,婴儿会根据母亲的表情,顺从的根据环境的要求采取相应的行为,导致婴儿与真实的自我隔离了,从而建立了一种虚假的关系,这也是抑郁的沃土。作为虚假自体个体的母亲并不是有所恶意,只是“不足够好”,她在个体的生命早期没有通过积极的回应给予婴儿做出的自发性动作以相应含义,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去替代婴儿的行动,而婴儿则只能去顺从。对儿童的不道德是指为了让个体顺从自己,以牺牲其生活方式为代价,因为顺从会立刻带来回报,所以成人就会太容易将顺从错误的认为是一种成长,真实或核心自体就被隐藏,并被剥夺了活着的体验。”

高智力有可能定位于虚假自体之中。一个人可能拥有高水平的智力成就,但却经受别人难以想象的精神痛苦,他越成功就会感觉越虚假。因为母亲在适应方面的失败,儿童可能会通过过度大脑思考的模式“照顾”自己,这就导致了一些把大脑功能发挥到最大能力的个体,与真实自我分离了,反而感觉到不安定、缺少安全感。

(三)过渡客体与过渡现象

在温尼科特的原创术语中,过渡客体是最受欢迎的概念之一。它连接了人的内部和外部,表达了一个既不完全主观也不完全客观的中间部分。孩子的过渡客体,比如孩子最喜欢的泰迪熊,则是作为孩子母亲的替代品。随着母亲离开的时间越长,过渡客体就会在孩子和母亲间起到一种想象当中的联系,也可以起到缓冲焦虑作用,而这个焦虑是因为个体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差距所造成的。

过渡现象阶段可以理解为,婴儿将心理母体内化的阶段。母亲提供的心理母体,从一开始就处于持续被侵蚀的状态,但直到几个月后婴儿才开始稳固自己的能力,以生成和维持自己的心理母体。在过渡现象阶段,母亲的作用是逐渐的去幻象,也就是说,逐渐的让婴儿从对母亲提供的抱持性环境作为自己心理母体的依赖中“断奶”。在这个“断奶”的过程中,婴儿发展出了独处的能力。过渡性体验作为一种对个体发展有益的感受,它可以增强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即为创造性的自我客体活动。

(四)儿童的心理发展观

儿童不是作为一个孤立存在的个体,如果没有母亲对他的照顾也就没有婴儿的存在,这作为温尼科特所关注的关于母婴养育间的配对关系。他的观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是人与人关系、人与环境关系的发展,共有三个阶段,分别是完全依赖阶段、相对依赖阶段以及趋向独立阶段。

绝对依赖阶段:在婴儿出生之后的最早的几天或者是几周,婴儿是处于完全依赖于母亲的状态,母亲在这个时候则是处于一种原始的母性关注的状态中,她会为其婴儿提供在这个阶段所需要的爱与环境。婴儿则是完全的融入了母亲,认为自己和母亲是一体的,并没有意识到母亲对于自己的供养状态,以及自己对于母亲存在的依赖状态。

相对依赖阶段:绝对依赖的阶段转变为相对依赖的阶段,则代表个体的客体关系能力的重要发展。做为婴儿他开始意识到了自己正在依赖自己的母亲,并且因为这种意识而感觉到焦虑不安。这是逐渐地减少个体对于其母亲的依赖程度,并且逐步去适应挫折的一个发展过程。这种挫折与失败是一种健康的体验,对于婴儿的心理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做为婴儿的母亲也是同时在成长的,她开始逐渐远离最早存在的原始的母性关注,转变为能够更多的关注自己的舒适状态。母亲的这种转变对于婴儿本身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关爱和冷漠对婴儿的心理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母亲越是给予孩子一定的亲切感,孩子就会更加容易的脱离母亲,从而得以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个趋向独立的阶段。

趋向独立阶段:随着前面两个阶段的依赖性的良好发展,在此体验的基础之上,孩子就可以构建出一个健康并且坚实的内心图式。此阶段表述了刚刚学习走路的孩子和十几岁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努力的发展自己,不断地与他们的内在和外在现实进行互动,逐渐走向社会,并被社会接受。

对于温尼科特来说,自我成长是需要由一个“足够好的照顾者”来构建一个“促进性的环境”。最初,个人成长需要的“有利的环境”是母亲的关注,做为一个“足够好的母亲”是需要对其婴儿的各种反应做到“足够的敏感”。温尼科特认为,对孩子心理发展产生最大影响的并不是无礼、虐待或者剥夺,而是作为母亲,她对于孩子的需要缺乏相应的敏感性。一个“足够好的母亲”,就是将儿童自己还给儿童,为其提供了一个“促进性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孩子们会想象自己无所不能,能够创造出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虽然拥有“足够好的母亲”和“促进性的环境”是理想的状态,但现实中则往往是充满着挫折与挑战,缺乏“足够好的母亲”或“促进性环境”则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五)温尼科特的精神分析治疗观

在精神分析治疗观上,温尼科特关注的是分析环境、退行、依賴、反移情等。温尼科特在其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独有的关于客体关系的观点,与其母婴关系的观点相互对应。在医生与患者的关系中,温尼科特同样强调了分析环境在治疗中所起到的重要影响作用。他认为做为治疗师成为了新的客体并不是因为解释,其主要是因为治疗的架构。治疗师与分析环境共同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具有治疗作用的抱持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母亲抱着孩子,孩子在不知道自己被保护的情况下受到保护。这种特性的无所知导致了个体产生进一步的自发性体验。真正的自我是能够在这种足够安全的抱持性环境中产生的。当来访者重新返回到阻碍他发展的那个阶段时,治疗师则会担任起客体的角色,在分析环境中和治疗师的现实人际互动体验中为患者创造了可以使其个性再次发展的机会,以帮助患者重新构建和改善其客体关系以达到一个相对良好的状态。

三、简评

温尼科特在客体关系理论中提出了足够好母亲、抱持性环境、过渡客体等概念,深刻阐述了个体生命早期的发展任务及影响,形成以母婴关系为核心的儿童心理发展观。温尼科特认为,严重的精神疾病是一种环境的残疾,照顾者不能够完全满足个体的需要。因此,他的治疗观核心是以把控环境作为治疗的方式,强调移情和反移情在治疗中的作用。在他的理论的影响下,许多的治疗师们都逐渐开始关注治疗中的设置、治疗师产生的反移情以及对出现深度退行的患者持有一种小心谨慎的治疗态度;温尼科特独特的精神分析观点是当代关系精神分析—关注自体与他人关系的综合取向的重要观点来源之一。

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治疗观也是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其缺乏对父亲这个角色的相应关注。这些反映了20世纪中期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人们认为抚育孩子的主要责任是母亲,而不是在于父亲。在随后的临床治疗中也将很多的精神疾病的原因归于是因为母亲。分析师们在治疗过程中也是更加关注母亲养育的罪过,而不是关注父亲对孩子忽视的罪过。可以说,患者在生命早期所缺乏的与他们所拥有的是一样重要。治疗师应该专注于评估病人缺乏的是什么样的关系经验,然后再试着让病人意识到这种问题,在他意识到缺失的同时能够获得人际关系的技能,从而促进他的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杰伊·R·格林伯格,斯蒂芬·A·米歇尔.精神分析之客体关系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托马斯·H·奥格登.心灵的母体-客体关系与精神分析的对话[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刘海华.客体关系理论对0~3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2(8):126-127.

[4]缪小幼,李鸣.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观[J].精神医学杂志,2009(3):221-223.

[5]郗浩丽.温尼科特过渡客体理论的发展线索[J].南京师大学报,2017(3):97-104.

[6]李晓芳,梁秋月,刘博影,等.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 科技视界,2016(4):82-83+123.

[7]靳海风.客体关系视角下家庭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11):55-58.

猜你喜欢
心理发展人际关系
网络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策略研究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分析家庭对学前儿童基本运动能力的研究
贵州省大学生手机成瘾状况调查研究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客体关系视角下家庭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