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云
摘 要: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表达出自己内心想法,并锻炼他们的语言逻辑能力,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从小学开始的语文教学当中,作文就是一项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有关科学实验表明,在以往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喜欢运用并列式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是不利于学生发展和掌握写作技巧的,并且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无法得到有效地提高。随着如今教学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层递式的教学模式逐渐应用于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并且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层递式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导方法,不仅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思考自主的观察,并流露出自己对写作内容表达出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小学阶段;作文教学;层递式教学;教学模式
引言:
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对于教学的接受程度也较为有限,并且他们对作文的基础知识也比较薄弱,从而使得在作文理解和写作的过程当中比较吃力。从小学开始每一个学习阶段,作文所占的分数比重会越来越大,拥有良好的作文写作能力,是每一位当代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想要拥有良好的写作技巧就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进行反复打磨,在实践中逐渐掌握这种技能。本文主要概述的是将层递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如今的小学作文教学当中来帮助学生写出更好的具有情感的文章,来增强学生学习作文技巧的兴趣,并提高作文教学的教学质量。
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内外阅读习惯
如果想要学生真正的热爱上作文,那就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对将来写作的最好铺垫,教师在作文课上,首先培养学生的精神动力,让学生平时会自主的阅读课内外的相关书籍,引导学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教师可以结合对应的文章来布置写作内容,学生写作过后,教师要结合学生所写的内容进行纠正和总结,对学生进行总体的评价,这一形式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闭环,不仅引导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让学生明白写作的兴趣所在。
二、让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得出写作经验
在市面上许许多多书籍写作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真正的想写好一篇文章,需要的不仅仅是作者自身的表达程度和情感,而更多的是要注重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身边环境的观察,让学生多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和景象,学生通过不断的观察领悟,在写作中,可以更好地表达出自身的情感,还可以将一些细节的过程描绘得惟妙惟肖。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然后根据结合自身母亲的性格特点,观察母亲在生活中做过一些细节的事情,让学生感受到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再结合生活中对母亲的观察来写一篇自己母亲的爱,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的细节观察,可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细节所在。
三、培养积累习惯,提高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学生对生活情感的体验,也要让学生记录一些类似家庭琐事等有趣的事情,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自己身边的环境和事情拥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可以有更多的写作素材,写出的东西就不是那么空洞的、无趣的。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们注重日常生活的点滴积累,教师可以在作业布置时让学生们回家后,在家中跟自己的父母进行朗读比赛等让学生有目的性的去针对自身的写作情况进行对应的练习,也让课后作业变得更加有趣,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作文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写作素材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四、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技巧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可谓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训练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層级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语句,首先可以从简单的造句来入手,通过造句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层层递进让学生学习语言应用方面的技巧,这种层递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接受和学习起来都比较容易,并不是那么吃力,另外,教师在对学生传授写作技巧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在层递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就可以写出更好的文章。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如今小学写作教学发展来讲,拥有良好的写作能力,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功夫,也是需要学生素质的良好体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人,也是学生学习方法的传递者。对此,教师应该在小学作文教学当中,通过层递式的教学模式来更好地让学生完成对作文技能的学习,并且让学生更有层次性地融入课程当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水平,为以后的作文生涯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娟.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 写作(上旬刊),2015(04):54-56.
[2]刘爱琴.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的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8(47):90.
[3]王曙霞.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探讨[J]. 文学教育(下),2019(07):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