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诗
摘 要:隨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与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存在较强的攀比心理,为社会与家长提出了更高要求,以自我为中心意识较强,但对社会与父母的感恩意识逐渐淡化。所谓感恩,就是在内心认可对他人、社会给予的恩惠。因青少年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得到凸显。本文首先分析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础,针对现阶段情感缺失的主要表现提出相关教育方式,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青少年;感恩教育;实施策略
一、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感恩的心理学基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海德认为,当人们得到他人的恩惠或者帮助时,并明确对方是有意而为之,就能够产生一种感激之情,用内心的动机表达出这种感恩的心情。受惠者因这种感恩情绪的存在,赞赏施惠者的行为时就能够感受到敬慕之情,对自己的有益行为表现出一种喜悦之情。另外,施惠者的行为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到受惠者,取得一定程度的满足感,并实现自身价值。因此,无论是施惠者还是受惠者,都能够在感恩的过程中得到美好的体验。
(二)感恩的社会学基础
在马克思理论当中,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联系,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基础。当人类社会摆脱原始社会的丛林法则之后,生病后能够得到医治、年老时能够得到赡养、弱者能够得到帮助。在人的生存、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并主动帮助他人且得到他人的帮助。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他人的帮助,则会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帮助,获得帮助的人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感恩意识以及行为举止,对于自己、他人、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青少年情感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对父母缺乏感恩之心
受家庭与社会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青少年大部分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习惯性以自我为中心,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却普遍缺乏饮水思源的思想意识。观察青少年的为人处世方式,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普遍存在,认为父母的给予是理所应得,存在较强的攀比心理,追求享受却不珍惜劳动成果,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逐渐被淡忘。部分青少年因自己的虚荣心得不到满足,甚至还会埋怨父母,攀比心理日益严重,影响今后价值观念的树立与三观的形成。
(二)对教师缺乏感恩之心
青少年阶段是行为习惯形成养成的关键时期,对于社会事物、人生发展形成了初步的见解。但是受家庭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大部分青少年习惯性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正面批评与指正。面对教师的谆谆教诲,并不懂得迷途知返,反而将教师放在自己的对立位置,甚至存在逃课、旷课等情况。另外,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校习惯性将文化教育作为主线,尚未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部分学校的德育教育依旧处于起步阶段。
三、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感恩道德榜样
在青少年的潜意识当中,榜样具有重要作用,因思想处于发展阶段,能够引导自身树立正确的三观并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在五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大力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社会风气产生的影响延续至今,在每年所选取的感动中国人物当中,都会从感恩意识、行为举止等方面进行考量,为我们树立光辉的榜样。因此,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应积极发挥榜样的作用,对其进行大力宣传,进而起到一定教化作用。
(二)营造感恩教育氛围
被青少年广泛诵读的《弟子规》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且朗朗上口,其中具有许多关于感恩教育的内容,属于我国重要的启蒙读物。在韩国,十分注重礼仪教育和孝道教育,并在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层面得到渗透。在新加坡,公民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爱老慈幼、尊师重道、爱国以及种族和谐等教育内容均包含其中。因相关传统的存在,营造出一种感恩教育的浓厚氛围,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三)注重实践行为培养
在感恩教育中,家校共育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现阶段的发展历程中,与感恩教育相关的理论、书籍、文献资料种类繁多,但是最终获取的教育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因感恩实践行为教育的缺失,没有将感恩教育的优势发挥出来。因此,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将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进行相互整合,着重培养青少年的感恩行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青少年开展情感教育,对于培养其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感恩是人之所为人的基本条件,对于今后的成长,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开展青少年感恩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明确感恩教育的连续性与开放性,对各方面力量进行整合,全面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小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A].李祝玲.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9.
[2].中职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现状与路径[A].蒋崇献,伍金艳.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二)[C].2019.
[3].挖掘有利资源建设班级文化——浅淡以班级文化建设促班级有效管理[A].赵惠娜.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二)[C].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