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融合:让初中英语阅读和写作深度“遇见”

2020-06-28 08:22王呈祥
英语教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遇见广度记叙文

王呈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些名言说明了读与写之间的联系。阅读与写作不仅是英语学习的两大重要技能,而且它们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方面,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写作对阅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把阅读与写作分开来教学,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要使读写教学有机融合,就需要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不断去探索与研究。

一、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听、说、读、写是英语的四大基本技能。传统的语言流派认为:阅读是语言输入方面的技能,写作则是语言输出方面的技能。显然,持有这一观点的人只看到了阅读和写作的表面形式,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其实,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有机统一体(孙玉娇 2017)。下面通过导图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阅读与写作关系图

通过上图不难看出:一方面,英语阅读对英语写作有巨大的带动作用:“读前”为写作奠定“基石”,“读中”为写作搭建“脚手架”,“读后”为写作建立“成品楼”。阅读的每个环节无不体现出阅读对写作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英语写作对英语阅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英语写作,学生不仅能扩大阅读的广度,还能拔高阅读的高度,进一步拓展阅读的深度。

二、初中英语阅读和写作有机融合的教学策略

(一)以读导写:让读写“相遇”

1.“读前”(Before-reading)为写作奠定“基石”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提前接触大量的生词,还要指导他们分析文章的体裁,探讨语篇的框架,了解语篇的要领。这样,既可以排除在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又能为写作积累词汇、理清思路(刘岚 2013)。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2 Reading A trip to Hong Kong为例,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阅读记叙文时要弄清楚When,Where,What,Who,How 等要素。其次,要引导学生找到如 First,Next,After,Then,At the end of等表示顺序的词。再次,要帮助学生在阅读之前把一些“拦路虎”处理掉,如文中出现的Snow White,Mickey Mouse,Sleeping Beauty Castle等词。

上述案例的做法不仅能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还能向他们讲授如何写记叙文:(1)记叙文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把文章分成几段,也可以按照事件结构把文章分成若干段落;(2)写记叙文,应该写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及结果;(3)记叙文的条理性可以通过使用 First,Next,After,Then,At the end of...等词来实现。这些都将为后面写有关记叙文的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读中”(While-reading)为写作搭建“脚手架”

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主要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种类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来阅读文章,在阅读中为写作搭建框架。

(1)精读课与写作的结合。

精读主要是介绍新词、词组和基本句型及系统地讲授各种阅读技能和基本写作技能。教师应针对学生在写作中经常出现的语言错误,在精读课中加强讲解,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笔头练习,从而使其在写作中遣词造句准确、简洁,语法规范,减少用词不当和“中式英语”的出现。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2 Reading A trip to Hong Kong为例,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结构、句意、用法等:①Today we spent the whole day at Disneyland.该句子可以供学生在写类似的旅游类文章时进行改写。②First,we had fun on Space Mountain.该句子中有一个表示事件先后顺序的词first。③I couldn’t stop taking photos.该句子最能表达出作者对新鲜事物的喜爱之情。教师要告诉学生这些句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是灵活多变的,能给文章注入活力。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仅仅让学生明白写作的框架结构、题材特点和过渡词等因素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还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一些重要的短语、句型,这样能使他们的文章锦上添花。因此,教师在讲解Reading部分时要有重点地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一些佳句。其实,学生阅读的过程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因为只有一定量的语言输入,才能有一定量的语言输出。

(2)泛读课与写作的结合。

泛读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进一步巩固他们在精读课中学到的阅读技巧,让他们学会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所需信息的阅读。泛读和写作的结合可分为:①改写: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语言表达能力;②复述: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培养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③缩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归纳总结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3.“读后”(Post-reading)为写作建立“成品楼”

读后活动是在完成阅读活动之后进行的学习活动,可以延伸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读后活动是变被动为主动的最佳方式,是读与写整合的最好体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背诵和课外阅读汲取语言精华,提高写作水平。

(1)背诵—储备素材。

(2)课外阅读—迁移拓展。

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各类读物,通过阅读大量的英语文章,能渐渐学会准确地把握英语篇章的结构,精彩的语言表达,时态语态等基本语法、基本句型及词汇的用法。随着阅读量的增大、知识面的拓宽,学生的词汇量自然会越来越大,所掌握的句型也会丰富多彩。这样不仅积累了素材,而且增强了语感,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

课外阅读要有选择性。遇到精美的语句、语段或习惯用语、谚语时,学生要及时地摘抄下来,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例如:devoteallhislifeto...;No news is good news等。学生在写作时就可以很方便地参考摘抄本,选用最佳句型及词语搭配,从而写出精彩的英语文章。

(二)以写促读:让读写“相识”

《警世贤文》中收录了陆游写的一副对联:“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其大意是:知识需要用到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悔恨自己读的书太少了;事情不是经历过便不能知晓其中的艰辛、其历程的坎坷。英语阅读能够为英语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如果阅读的“广度”“高度”和“深度”达不到一定的程度,写作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所以,通过写作反馈出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对阅读方法、策略的改进,进而促进其阅读素养的再提升。

1.写作有利于扩大阅读的“广度”

“一个人的思想有多远,他就有可能走多远。”这是拿破仑的名言。同样,在进行英语写作时,你能写出涉及面有多么广泛的文章,取决于你已经阅读了多少涉及面广泛的文章。当然,通过写作发现自己的阅读面不够广泛,也可以促使你去进行更加广泛的阅读,以扩大自己的阅读广度(王秀荣 2018)。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2 Reading A trip to Hong Kong为例,在学完Reading之后,教师为了扩大学生阅读的广度,让他们以A trip to India为题写一篇文章。然而,大部分学生没去过印度或对印度根本不了解,不知道如何去写。

之所以遇到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因为学生的阅读面不够广泛,只局限于阅读有关国内内容的文章,很少阅读涉及国外内容的文章。如果要完成上述写作,学生就要扩大自己阅读的“广度”,进行广泛而有效的阅读,不断增加阅读量。只有经历了一个广泛的阅读过程后,写作才有可能达到一种“水到渠成”的效果。

2.写作有利于拔高阅读的“高度”

阅读的高度决定了写作的高度,写作文能促进阅读的“高度”。因此,要想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就要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字功底和一定的文学素养,否则难以写出语言优美、段落结构合理、修辞手法灵活、句式句型多变的高水平的好文章。这也说明了要想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在阅读过程中,要重视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方法的培养,同时对一些精美的语句、语段乃至语篇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体验和赏析其语言之美,拔高阅读的“高度”,提高自身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赵小青 2017)。

3.写作有利于拓展阅读的“深度”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大量的语言输入是很重要的。学生如果能够在自身的写作实践活动中反复运用已习得的语言,就能熟练掌握已有语言知识。但是,为了使文章“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还需要补充、拓展新的语言知识,而新的语言知识的获得需要重新阅读一些相关文章,通过深入地阅读,学生能再一次丰富与提升阅读素养(赵海红 2010)。

(三)读写结合:让读写“相融”

从阅读到写作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阅读是积累语言、理解语言,而写作是运用语言。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充分注意阅读和写作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使二者有机融为一体,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融入写作技能的训练,使其利用所学语言知识,即已储存的信息,进行创造性地发挥,从而掌握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通过写作可以有效促进阅读者对输入语言知识的内化,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与效果。

总之,阅读对写作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写作对阅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在平时的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实践中能够把二者高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这对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也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遇见广度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斜杠青年”的斜与不斜——“斜杠”实际是对青春宽度与广度的追求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追求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政治课堂提问技巧探微
杭州“遇见”西雅图:从“一见钟情”到“喜结良缘”
杭州“遇见”西雅图:从“一见钟情”到“喜结良缘”
网络在拓展学生阅读广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