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艳,刘小兰,唐小娟,罗 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肾脏内科,四川 成都610041)
肾小球疾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双肾肾小球受累的一组临床疾病,包括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其中发生率较高的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当前我国慢性肾衰竭患者主要病因[1-3]。尽管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具有一定关联性,但并非为一对一简单关系,故而如果要确认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需通过肾穿刺活检方式来完成。目前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是了解肾脏病变性质的主要方法[4,5]。本次研究以我院进行肾穿刺活检的70例肾小球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和病理相关工作提供研究数据。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我院进行肾穿刺活检的70例肾小球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病理表现为肾小球损伤,满足超声下经皮肾穿刺活检要求,临床和病理资料均齐全,排除病理表现为非肾小球疾病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不全者。70例患者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15-65岁,平均(40.94±12.78)岁。
超声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穿刺前检查患者凝血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指标及24 h尿蛋白定量、泌尿系彩超。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于血压控制稳定后行穿刺,指导患者采取肾穿刺体位(俯卧位)、呼吸练习等。超声探测定位,使用肾穿刺活检专用针枪穿刺,68例患者选择左侧肾脏穿刺,2例患者选择右侧肾脏穿刺。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再次超声定位,使用穿刺针取2-3条肾组织,包含肾皮质、髓质及皮髓交界处,若穿刺结果不满意,进行原因分析后再次穿刺,忌一侧肾脏取材不满意后立即进行另一侧穿刺取材,穿刺结束后患者绝对平卧6 h,卧床24 h,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观察其尿液是否出现肉眼血尿,一般穿刺镜下血尿多在1周内消失,对于出现腰腹痛、胃肠道反应、感染等情况的患者,查明原因后进行相应处理。
病理检查:肾穿刺活检所取标本均进行光镜检查、免疫荧光检查和电镜检查,其中光镜检查包括HE、PAS、Masson和PASM染色,免疫荧光检查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及C1q等沉积部位、形态和强度。
参照1995年WHO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方案[6]及2001年我国肾脏病理学家制定的病理诊断参考意见[7],由2名肾脏病理医师根据患者综合情况作出诊断,对于诊断意见不一致或诊断有难度的情况,与临床医师进行探讨后作出诊断。
70例肾小球疾病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53例(75.7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7例(24.29%),无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性别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存在差异(P<0.05),年龄分布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不同病因肾小球疾病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比较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分型中IgA肾病占比最高(41.51%),其次为膜性肾病(30.19%)。肾病综合征主要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肾炎综合征主要病理类型为IgA肾病,血尿主要病理类型为IgA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主要病理类型为微小病变和膜性肾病,血尿合并蛋白尿主要病理类型为IgA肾病,见表2。
表2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分型与临床分型关系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结缔组织疾病肾损害和血管性疾病肾损害占比最高(均为35.29%),其中狼疮性肾病发生率最高(35.29%),其次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23.53%),见表3。
表3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分布
肾小球疾病为临床常见肾脏疾病,其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也存在差异[8,9]。本次研究中,70例进行肾穿刺活检的肾小球疾病患者检查结果显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者占比75.7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者占比24.29%,无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华锦程等[10]研究结果显示在肾小球疾病患者中,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比分别为72.64%、27.36%,与本次结果较为接近,证实了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病因分型为原发性。分析肾小球疾病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发现无论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还是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18-64岁。而对比不同病因肾小球疾病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发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性别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存在差异(P<0.05),年龄分布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与国内报道[11,12]一致。
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分型中,排在前4位的为IgA肾病、膜性肾病和微小病变,而刘金祥等[13]调查亦显示上述3种病理分型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分型中居前3位,但占比稍有不同,这可能是研究样本量不同所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本次研究中,肾病综合征为最常见临床症状,而李玉峰等[14]研究显示孤立性血尿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为常见,Zaza等[15]研究显示肾病综合征和尿检异常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临床表现。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地区和研究对象年龄有关,但也说明了解本地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病理特点是有必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不同,其病理分型也存在差异。本次结果中,肾炎综合征主要病理类型为IgA肾病,血尿主要病理类型为IgA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主要病理类型为微小病变和膜性肾病,血尿合并蛋白尿主要病理类型为IgA肾病,说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具有一对多(一种临床表现有多种病理类型)和多对一(多种临床表现均包含同种病理类型)关系,因此单纯依据临床表现或病理类型来诊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容易使结果出现偏差,需结合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诊断。在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为常见的是结缔组织疾病肾损害和血管性疾病肾损害,其中狼疮性肾病发生率最高(35.29%),其次是过敏性紫癜性肾炎(23.53%),但由于本次研究中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样本量较少,导致统计比例会出现一定偏倚,这还需在后期研究中扩大样本量,以提高研究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肾穿刺活检结果显示在肾小球疾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占比例最高,且以男性较为多见,其病理分型主要包括IgA肾病、微小病变等;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多见于女性,其病理类型以狼疮性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