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萍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程,在向学生传授基础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给予学生学习空间、融入现实生活元素三个维度出发,全面分析实现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策略
受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和思想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常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展开教学,将学生放在了被动接受的地位之中,从而导致学生思维受到了束缚和禁锢,也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最终造成数学教学的低质低效,难以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所以,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顺应改革发展变化的趋势,把握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来推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革新,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实现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快学生知识理解
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速度和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率,信息技术手段具有直观性、即时性等优势和特征,能够革新知识呈现的方式,使其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特点,从而有效加快学生知识理解的速度。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具备与时俱进的观念和意识,巧妙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信息以图片、动画或者影像等形式呈现出来,并创设出直观形象且动态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和听觉上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建立抽象知识和形象思维间的关联,以加快学生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授《圆柱和圆锥》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让学生们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由于本节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们理解。所以,笔者为了加快学生们的知识理解,笔者决定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首先,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圆柱与圆锥的结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然后,笔者再利用信息技术将圆柱与圆锥进行分解,帮助学生们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这样,笔者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快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二、给予学生学习空间,发挥学生学习潜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真正实现了这一点,让学生拥有充足的学习空间,才能够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意识和学习潜能,助力高效教学的达成和实现。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彻底摒弃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充分尊重并平等对待学生,实现“以师为本”到“以生为本”的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每个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和机会,营造更加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发表观点和看法、提出问题和质疑,深入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去,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形成并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分数乘法》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在小学阶段为重点课程,需要学生们不断探究课程内容,掌握分数计算的方法,所以,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们的计算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们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计算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计算水平。另外,在学生们自主学习过程中,笔者会观察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发现学生们遇到问题时,笔者会及时给予指导。这样,笔者通过给予学生学习空间,发挥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融入现实生活元素,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生活是数学知识产生的源泉和最终归宿,将生活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彰显出数学的本质特点,又能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充分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拓展教学的思路和范围,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善于观察、挖掘并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体验相关的案例、素材和资源,巧妙地融入到教学实践过程中,以此来还原现实生活场景,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氛围中,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授《方程》时,本节课程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方法,实际上,方程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为了让学生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笔者在教学中融入了生活元素。如,笔者以生活实例引出问题,并让学生们根据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同时,笔者再引出方程的概念,通过列方程的形式对问题进行求解。这样,笔者通过融入现实生活元素,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綜上所述,高效教学的达成和实现是教育教学的本质任务和根本要求,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和支撑。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使命,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思想,结合数学学科的基本特性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来实现信息技术手段、给予学生学习空间、融入现实生活元素等方法和策略的巧妙运用,从而切实有效的优化数学教学的过程,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小学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郑春萼.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8):109.
[2]裴宏帅.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7(0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