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工匠精神”培养途径探索

2020-06-27 14:07樊国华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艺术设计高职

摘要:通过对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加以分析,结合“工匠精神”的内涵,提出以建设智慧型校园为抓手,夯实“工匠精神”培育气氛;以校园文化为主阵地,全方位进行“工匠精神”宣传;以理实一体化课堂为主导,夯实“工匠精神”培养沃土;以技能型比赛为舞台,凸显“工匠精神”的魅力四個方面来探索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途径,让学生形成崇尚“工匠精神”、自觉提高自身工匠素养、追求卓越的优良品质,让学生成为社会认可,具有的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工匠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而在现阶段,中国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质造”转变升级中,对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人才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急需人数众多的具备高技艺、敬业爱业、创新能力的各行各业的工匠。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在当代,随着社会对“工匠精神”强烈呼唤和国家对“工匠精神”大力提倡,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百花齐放,仁者见仁。既有学者对“工匠精神”的概念进行了多维度探讨,如张迪对中国的工匠精神及其历史演变分成四个阶段进行了解读;也有学者从思想认识上探讨“工匠精神”,例如,胡冰、李小鲁面对理性缺失下培养“工匠精神”,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教育中,要注重培育这两个维度的理性,使之服务于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的培育。综合现有学者的解读,“工匠精神”是从业者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是从业者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执着地坚持和精益求精,对自己创作的产品(作品)精雕细琢,对自己的手艺(技术)有超乎寻常的极致追求,简要概括为“敬业、精益、创新、专注”。

二、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培养“工匠精神”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经济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我国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质造”转变升级中,需要人数众多的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从业人员。通过对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改变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浮躁心理的现状,树立起爱岗敬业和对自己从事的设计行业执着地坚持的职业精神;有利于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树立起无私奉献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提高其职业态度;有利于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钻研度,提高对自己创作的作品的追求,提升其职业素养。通过“工匠精神”的培养,让他们懂得,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才能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适应企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现状

(一)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情况不乐观

通过对290位学生的调查统计分析,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情况分析如下。116位同学对“工匠精神”很了解,明白其内容,占调查总人数的40.00%;157位同学对“工匠精神”仅仅知道,不知道其内容是什么,占调查总人数的54.14%;17位同学完全不知道“工匠精神”是何内容,占调查总人数的5.86%。可见,对于“工匠精神”的了解,多数学生还是不太明白什么是工匠精神。

(二)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获取途径单一

在“工匠精神”的获取途径调查中,有187位同学选择了通过“电视、网络或广播”方式来获取“工匠精神”的相关信息,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64.48%。选择“电视、网络或广播”“报纸、书刊或杂志”“同学、同事或亲友”“课堂的教学中”“其他”的人数分别为15、12、45、30,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分别是5.17%、4.14%、15.52%、10.30%。可见,在“工匠精神”的获取途径中,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获取形式比较单一,以“电视、网络或广播”为主;这也说明了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的获取信息方式有巨大的变化,这在以后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中要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在学生的获取“工匠精神”途径中,选择“课堂的教学中”的占比仅为15.52%,这个现象也需要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

(三)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有偏差

在这次调查中发现,同学们对“工具精神”内涵(分为敬业、精益、创新、专注四个方面)的理解状况分析如下。有127位同学选择了“工匠精神”四个方面内容,占参与调查总人数43.79%;这一结果与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了解情况基本一致。选择三个方面和两个方面的学生共有109位,占参与调查总人数37.59%。选择一个选项的学生有54位,占参与调查总人数18.62%。可见,六成多的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知道是什么。

(四)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宣传活动参与愿望高

在对学生调查中发现,当在校园内开展“工匠精神”宣传活动时,51位同学表示“不论什么时候举办,只要有空就会参加”,占参与调查总人员的17.59%。210位同学表示“如果宣传活动是课余时间,会参加”,占参与调查总人员的72.41%。仅有10%的学生不愿意参与这样的活动。可见,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对参与校园内开展“工匠精神”宣传活动愿望高,这样说明了高职院校是“工匠精神”培育的主阵地。

(五)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对在理实一体化课堂中获取“工匠精神”的认识高涨

在调查结果中发现,受调查的艺术设计类学生对于在理实一体化课堂中获取“工匠精神”的态度明确,共有238位同学认为在理实一体化课堂中对于“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82.07%。有37位同学认为和普通课堂无差别,效果与普通课堂无异,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12.76%;有15位同学持无所谓态度,认为理实一体化课堂和普通课堂都无所谓,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5.17%。可见,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对在理实一体化课堂中获取“工匠精神”高度认可。

四、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工匠精神”培养途径的探索

(一)以建设智慧型校园为抓手,夯实“工匠精神”培育气氛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更应该重视信息传播介质的变化,已经从纸质媒体到当今最流行的网络传播。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也紧随这一现象,这一点从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现状中也可以看出。此外,“工匠精神”培育是一个逐渐加强过程,不是一锤定音的事情,更是一个按部就班逐渐培育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社会的大力宣传力量,更需要学校相对应宣传方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河南轻工职业学院大力构建智慧型校园的建设,使之为广大师生服务,建设智慧型校园工作已经在2017年完成并投入使用。智慧型校园的建设,顺应了信息传播潮流的发展,为“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智慧型校园的建设,丰富了“工匠精神”的宣传方式,让学生更能从心理上接受“工匠精神”的宣传内容;智慧型校园的建设,增强了宣传靶向性,让学生更能准确获取“工匠精神”的内涵。

(二)以校园文化为主阵地,全方位进行“工匠精神”宣传

“工匠精神”在于爱岗敬业。为了使“工匠精神”在校园中扎根,在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心里发芽,河南轻工职业学院以校园文化为主阵地,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思路下,通过开展“优秀校友进课堂”、“名匠(名师)大讲堂”、“寻找身邊工匠精神”、观看“大国工匠”等系列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弘扬“工匠精神”热潮,让“工匠精神”充满校区。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智慧型校园资源,利用学生碎片化学习习惯,以校园文化为纽带,把“工匠精神”融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成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良好途径。

(三)以理实一体化课堂为主导,夯实“工匠精神”培养沃土

“工匠精神”在于精于求精,在于勇于创新。对于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来说,就是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重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在“双师型”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在实践中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在我校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都表现出较好的效果,而在调查问卷的反馈中也展现了这一成果。因此,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引入“工匠精神”,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加快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匠人”。

(四)以技能型比赛为舞台,凸显“工匠精神”的魅力

“工匠精神”在于专注和精益。为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河南轻工职业学院以各级技能型大赛为舞台,引导学生在日常训练和参与各级比赛的过程中,在展现高超技术技能的同时,更要培养与弘扬工匠精神。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展现良好的人格,为努力成为优秀的工匠人才奠定坚强的思想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将“学+练+赛+教”融为一体,以各级竞赛为契机,在提高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他们逐渐形成崇尚工匠精神、自觉提高自身工匠素养、追求卓越的优良品质,从而努力让自己成为社会认可,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作者简介:樊国华(1980-),男,河南太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及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 李琳)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艺术设计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书封与现代艺术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