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东
摘 要:国家主题性绘画是20世纪中国美术重要的一条主线,是服务于政治、公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达到主题性绘画创作的标准下,如何彰显艺术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油画本体语言就显着尤为重要,文章就主题性绘画创作的“标准化”与“艺术性”之间平衡的界定作出简要论述,为主题性绘画创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主题性;艺术性;绘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J23 文献标识码:A
一、主题性绘画创作研究现状分析
主题性绘画创作是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一条主线,这一时期产生了丰富多样的主题绘画作品,存世数量众多。关于主题性绘画绘画创作的研究有:陈履生主编《红旗飘飘——20世纪主题绘画创作研究》一书中分为25个章节记载了中国自民国到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事件以及重要任务的绘画作品,全书近4000多幅主题绘画创作中,现实主义创作占据重要分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蔡祜《现实题材创作的当代探索——专访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创研班导师》一文中提出了当今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在当代的新趋势与新发展;中央美术学院马刚在《与时代同行——新中国70年主题性美术创作历程与现状概述》一文中概述了中国在70年中主题美术创作的发展历程及现当代主题美术创作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未来。
主题性绘画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服务于政治的主题绘画创作中,针对绘画艺术性的界定问题研究较少,本文就绘画创作中的艺术性界定问题展开浅显论述。
二、主题绘画的渊源与艺术风格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美术的多元化发展,无论是精神、宗旨,还是风格手法、审美形式,“主题性美术”都处在扬弃旧范式,创建新范式的转型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化艺术经历了一个幼稚、左右摇摆的阶段,为了配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文化艺术成果都从属于政治,因此产生了不少弊病。
绘画创作的艺术性在今天由传统形态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其价值观发生了许多变化,其变化之大远超,预期的想象。美术领域呈现出多元并存、纷繁多样的发展格局下,要求艺术家要站在文化艺术发展和创新的高度上,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创作。当今艺术在发展自身价值的同时,又是追求人性真善美和表现现实生活种种的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的批判反思,这都需要艺术与社会和人的发展紧密相关,因此艺术的发展无法脱离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发展。
在建设小康社会的收官之际,中国艺术主题创作既要面对我国国情也要具备时代特征,现阶段我国大众社会教育水平、文化认知能力、艺术素养和审美取向,决定了过于传统和过于前卫的东西不易被百姓所接受。陈瑞林在《二十世纪中国艺术》中提出了“目前最易被百姓接受的还是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包括一定程度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风格的作品。”从当今的主题创作作品来看,可以发现这些作品基本是符合现实主义创作为主的,大部分以具象写实为主流创作,此表现手法容易被百姓所接受,被大众所接受。
三、主题绘画的艺术性界定
中国艺术发展与社会变革紧密相关,在社会重大变革的历史阶段,艺术往往充当社会变革和政治斗争的工具。若主题性绘画过于世俗化、大众化,就会丧失绘画所具有的艺术性,导致本质扭曲迷失,呈现畸形的面貌。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文革亦是如此,艺术作品过于扭曲,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内“左”的政治势力篡党夺权的工具。中国儒家文化强调文以载道,强调艺术的教化作用,艺术是明道、观道、载道的工具和手段,虽然儒家文化也有诗言志的要求,然而不过是要求艺术家站在主观立场展现自己的政治立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同西方为艺术而艺术的态度不同。艺术家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充分将独有的艺术语言展现出来,使作品保持民族化、大众化的同时富有鲜活的艺术性。
艺术性主要通过艺术手法进行加工,融入艺术家个人思想、感情,通过线条、色彩、光线效果、布局和对比度等表现艺术家审美意境所达到的程度,使画面富有艺术性。艺术究竟要不要放宽界限,让艺术家更自由的去创作去表现那?中国著名烟火艺术家蔡国强曾提出过自己的观点,蔡国强认为“进入创作有一个强烈渴望的过程,内在还具有自我反抗的意志,大师们都是在这个摇摆中找到一个平衡。”
艺术家保有个人艺术语言且达到国家重大主题的要求,能平衡好这两点的创作就是一副优秀的主题绘画。如井士剑、郭健濂创作的《飞夺泸定桥》,艺术语言独特,人物边缘线的特殊处理,使人物充满力量感,厚重笔画带来的强烈表现力,浓郁粗犷的画风充分体现了战士们英勇奋战的精神以及拿下胜利的信心。虽是合作,但也能清晰感受到井士剑的个人特色。包括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画展上,井士剑创作的《参观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也是别具一格,有着鲜明的个人语言。从边缘线的处理,到所喜爱的黄、橙、赭石等色系,以及整体色块的衔接,都使得画面表现性十足,画面充实有力。在不断发展的时代中,优秀的艺术家都怀揣着自己的理想,努力在自我否定与自省中寻找着这个平衡点,国家主题性绘画创作在艺术表现的道路上仍要不断探索讨论,这也给予了主题性创作在当下更多的发展空间。
四、结论
主题性绘画的框架不应成为艺术的束缚,艺术家应充分调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融于到主题绘画创作中。艺术是生活在现实中人们精神的外化,艺术家以艺术创作再现生活表现情感理想,展现自然现实,又不同于现实的多姿多彩的面貌,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不应该是呆板、被动、机械的反映现实,而应该通过艺术家的创造劳动、积极能动的的反映现实生活。在主题条件限制下,充分发挥艺术家个人的艺术语言,对于主题性绘画如何平衡艺术性的界定,仍是当下主题性绘画创作者要面临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冯远,陈瑞林.二十世纪中国艺术[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
[2]陈履生.红旗飘飘-20世纪主题绘画创作研究[M].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12.
[3]蔡祜.现实题材创作模式的当代探索——专访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创研班导师[J].美术观察,2020,(02):5-9.
[4]馬刚.与时代同行——新中国70年主题性美术创作历程与现状概述[J].美术研究,2019,(05):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