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信息安全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 招工招生一体化实践与探索

2020-06-27 14:07张绍鹍张涛
知识文库 2020年12期
关键词:招工学徒导师

张绍鹍 张涛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数量极度缺乏,其原因是该专业领域中的企业均为高新技术类,对用工质量有很大的要求。招工招生一体化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表现,其特点为采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要与企业联动,共同招生宣传、共同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能够快速融入到企业参与工作。因此,在高职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实行招工招生一体化培养模式,将有利于该专业人才高质量的培养,为企业输送更多更适合的技术技能人才。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校企双主体办学、学生学徒双身份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订单班、定向培养班相比,现代学徒制更加突出“双主体、双身份”,这就要求企业要参与学生完整的培养过程,积极参与到专业建设与教学中来,更深入地体现校企合作。因此,招工招生一体化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表现,其特点为采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要与企业联动,共同招生宣传、共同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能够快速融入到企业参与工作。

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属于高职电子信息大类中的计算机类专业,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统计,全国开设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有173家,在校生规模为16718人,与140万人的人才缺口相比,该专业的人才数量极度缺乏。另外,造成人才缺口巨大的另一个原因是该专业领域中的企业均为高新技术类,一般企业对用工数量没有太多的要求,但对用工质量有很大的要求。

基于以上原因,在高职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实行招工招生一体化,将有利于该专业人才高质量的培养,为企业输送更多更适合的技术技能人才。

1 招工招生一体化的前期准备

1.1 寻找合适的企业

通过对之前开展校企合作专业的情况分析,合作企业主要关注“利益和名气”两方面。利益是指企业在与学校的合作中能够获得一些利益,包括:学生学费的分成、单独收取学生培训费用以及利用企业实习来获取学生的劳动力。在名气上,企业与学校合作可以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对企业的销售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缺少“利益和名气”,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明显下降。因此,在寻找企业时,学校方在合法合规办学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企业的利益,即为企业储备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为企业创造潜在的人才效益,这样才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能够主动、积极地与学校开展合作。

我们发现网络安全领域的企业对技术人员的规模需求很大,但是对人才技术技能水平要求很高的特点。在遴选企业时,我们寻找一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网络安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较高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这样,企业就会主动和学校来开展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寻找到合适的企业后,校企之间应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来为后续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1.2 联合制定制度及标准

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企业在两方面最有顾虑,一方面是学徒能否在毕业后顺利进入企业工作,另一方面是学徒在校期间的学习是否能够达到企业的岗位要求。因此,校、企和学生三方签订协议,对三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约束,才能保障三方权益不受损害。另外,现代学徒制的学生具备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因此校企合作如何贯穿到学生三年的学习期间是需要制度和标准来约束的。

因此,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相关的制度与标准。在管理制度上,应当从学生的招生宣传到毕业入职全流程的管理入手。首先是企业的准入标准,在企业的合法性、企业在合作中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进行明确。其次是招工招生一体化的管理办法,体现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基本特征。第三是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方面的管理办法,要明确“双主体”原则、体现“双导师”教学,制定相关的人才管理培养办法、教学管理办法、质量监控办法等。第四是对校、企、学生三方的约束管理,制定学徒管理办法、校企合作育人管理办法等。

在整个教学环节,专业的教学标准及人才培养方案是重中之重。因此,校企之间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标准是能否开展教学的关键。首先,在制定专业教学标准之前,校企双方要对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的岗位进行定位,对照岗位来设定典型工作任务,再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来推导出相关的职业能力。通过对职业能力组合,形成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一份完整的教学标准。在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及校方的具体安排来制定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性质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

1.3 形成校企双导师教学团队

现代学徒制招工招生一体化的基础是校企双主体原则,体现“双主体”最重要的形式就是成立校企“双导师”队伍。在现代学徒制的整体教学环节中企业需要完全参与到其中,最具体的形式就是企业的相关人员要与学校老师组成校企双导师队伍,来完成现代学徒制学生的教学工作。首先,在学校内建立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的大师工作室,聘请合作企业中的知名人士为大师工作室的专家,为专业把握发展方向,指导专业教学标准及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其次,在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条件建设上,在校内搭建网络攻防实训平台,平台中设置带有各类型常见漏洞的靶机,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都可以在网络攻防实训平台上开展教学工作,节省了学生在前两年教学中交替去企业进行专项实习的时间,同时也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开展实践学习。

1.4 招工招生一体化实施方案的制定

在招工招生一体化方案的制定上,要充分考虑到该专业领域中岗位技能培养过程及方式的特点。在信息安全领域,高职学生的主要面向渗透测试、应急响应、网络安全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需要较高的技术技能,并且这些岗位在实际工作时面对真实的系统平台及数据,因此企业也不会贸然把初学者放到实际岗位上开展工作。所以,信息安全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应采用“先招生、再招工”的方式来开展,在校内采用网络攻防平台仿真模拟实际的系统平台及环境进行训练,再到企业真实的环境中开展工作比较合理。

2 招工招生一体化的具体实施

在高职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的具体实施中,依据招工招生一体化方案,采取“先招生、再招工”的机制来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工作。具体的实施方案包含以下步骤:

2.1 校内宣讲与新生报名

在信息安全专业新生入校报到后,专业负责人立即对新生集中宣讲现代学徒制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现代学徒制班有一定的了解。

(1)向学生宣讲现代学徒制的含义及实施方案

首先,专业负责人对新生讲解现代学徒制的由来、教育部出台的现代学徒制相关政策以及学院属于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单位,从而让学生对现代学徒制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在宣讲中要阐明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意义是让学生从在校期间就成为企业的准员工,明确自己学徒的身份,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归属感。第三,说明现代学徒制班的具体实施方案,及其在实施中要注意的事项。通过宣讲,学生初步了解了现代学徒制的含义以及试点班的具体工作。

(2)校企合作企业的介绍

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合作企业包括:网络安全产品制造商、网络安全服务提供商,对应的工作岗位包括:安全服务工程师、渗透测试工程师、应急响应工程师、安全产品售前工程师、售后工程师、销售人员、等级保护测评师以及代码分析工程师。通过对合作企业的介绍,学生对企业有了感性的认识,对未来的工作岗位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通过宣讲后,学生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所考虑。打算毕业后到企业就职的学生以及对网络安全技术技能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将会参加到现代学徒制试点班中。

2.2 学徒的遴选

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生需要在决定报名现代学徒制班后就开始校企的学徒遴选工作。与传统的顶岗实习不同,对学徒的遴选需要在校内和校外两方面完成。

(1)校内专业带头人对学徒的遴选

在校内,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的带头人对报名参加现代学徒制班的学生进行遴选,遴选的方式为面试,主要是了解学生在入校前学习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相关知识的情况,从而判断学生是否有参加信息安全专业现代学徒制班的基础。

(2)企业对学徒的遴选

合作企业对学徒的遴选也是采用面试方式。首先,企业主管对企业的基本情况、发展方向以及岗位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让学生对企业有一个深入的认识。然后,企业主管对该企业感兴趣的学生进行面试,面试内容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基本素质素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等。

2.3 签订相关协议

经过校企對学徒的面试后,筛选出合适的学生作为学徒的备选。筛选出的学生也对面试结果进行深入思考,确认选择后校、企、学生之间会签署相关协议。

首先、校、企、学生三方要签订现代学徒制三方协议。该协议的签订是要让学徒、企业和学校三方确认自身的权利与义务。

其次,学生与校内导师签订师徒协议。签订该协议主要是为了明确学生的学徒身份,在校内有专门的教师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将学徒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企业导师,并与企业导师沟通课程的教学进度与内容。

2.4 企业在岗实习

由于学生可以利用校内网络攻防训练平台中的实训内容及靶机均仿真环境进行学习和训练,在日常教学中免去了学生在校企之间交替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校内即可完成企业岗位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现代学徒制班的教学过程可以由校企之间交替进行改为“2+1”方式进行,即第三年学徒的教学统一到企业在岗实习。

企业在岗实习前要与学徒签订在岗实习协议。该协议的签订,主要是为了约束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在企业的实习并能够顺利通过企业考核,在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开展工作。

在岗实习期间,企业采用“边学习、边工作”的实习模式,学徒进入企业的前两个月以学习为主,辅以相关岗位工作,并经过企业的阶段性考核,未通过考核的学徒,企业根据学徒的实际工作学习态度延长学徒的学习时间并给予补考,被淘汰的学生回到学校的普通班继续第三年的课程学习。通过企业考核的学生,将进入到企业岗位中,由企业导师带领开展实际工作。因此,在岗实习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及岗位技术技能的提升程度很大,学生反馈在岗实习期间的学习动力比在校内要大很多。

3 今后工作的展望

3.1 “先招生、再招工”模式的优化与改进

在开始使用“先招生、再招工”的招工招生一体化实施方案时,企业在学生进校后就立刻开展学徒遴选工作。但由于学生刚刚入校,对信息安全专业没有深入的认识,因此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再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达到学校和企业的预期目标。

因此,在今后的试点工作中,将企业遴选的时间适当延后,这样学生在完成一些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再开展遴选工作。遴选出的学生将更有针对性,在专业课程和岗位课程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3.2 双导师教学的落实

在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教学过程中,企业导师如何融入整个教学过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曾尝试让企业的技术人员到校给学徒上相关的专业课程,但是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企业导师由于工作需要不能连续完成课程的日常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连续性并不好。其次,企业导师在技术方面具有很丰富的经验,但缺乏教学经验,导致学生在听课中感到乏味。

因此,在今后的现代学徒制班中,我们将尝试在线课程与线下课程相混合的方式,让企业导师通过网络课程将授课内容进行发布,利用网络课程平台让学生与导师之间进行在线沟通与辅导,这样既可以不耽误企业导师的正常工作,又可以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

3.3 相关协议的签订与约束

在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运行过程中,学生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不是很明确。例如,部分学生对升学深造等其他发展途径产生兴趣,从而导致企业在对其进行培养后不能保证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校、企、学生三方之间签订相关协议是对招工招生一体化模式实施过程的有效保障。

综上所述,在招工招生一体化的实践中,我们收获了很宝贵的经验,这也让我们在今后能够将现代学徒制班长期开展下去,为企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我们也要继续从实践中发现不足并积极改正,让招工招生一体化的模式能够在更多的专业中开展。

基金项目:“十三五”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8079)。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招工学徒导师
今日菜色
留守媳妇
一份沉埋的孤证与文学史结论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如何处理好干与学的矛盾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永春县多措并举协助企业做好招工工作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