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光炜
摘要:如何书写当代文学史,可以从宏观的方面谈,也可以从微观的角度入手。本文以路遥研究为个案分析,提出已被人们接受、消化的文学史结论仍是可被怀疑的对象。尤其是一些文学史上的孤证需要谨慎对待,一份沉埋的孤证与文学史结论的阐释性的关系更需要认真处理。当前一份孤证因为沉默沉埋时间过久,已经损害了文学史结论的可靠性,在后一种孤证出现后,这种固化的问题被解除了。文学史结论又开始踏上了新征程。由此也会发现“如何书写当代文学史”绝非一个小问题。
关键词:文学史结论;孤证;路遥;招工
一
如何书写当代文学史,可以从宏观的方面谈,也可以从微观的角度入手,谈一个小问题。我在本文中谈的就是一个小问题。
今年,是路遥逝世27周年。人们在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最能反映改革开放个人奋斗精神的路遥和其感人小说的充分肯定。对此,他是当之无愧的。
近年来,学术界的路遥研究热持续不减,一批令人瞩目的成果,开始将这项工作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就我浏览的情况看,目前已出版的著作大致有二三十部,它们是:晓雷、李星编《星的陨落——关于路遥的回忆》,王西平、李星、李国平著《路遥评传》,马一夫、厚夫、宋学成主编《路遥纪念集》,申晓主编《守望路遥》,周海波著《我所认识的路遥》,李建军编《路遥十五年祭》,厚夫著《路遥传》,王刚著《路遥纪事》、《路遥年谱》,李文琴编选《路遥研究资料》,张艳茜著《平凡世界里的路遥》,航宇著《路遥在最后的日子》,等等,数百篇路遥的研究论文,见诸各类杂志。这些历史材料和研究论文,极大地丰富了路遥研究,它对下一个阶段的作家研究,无疑是牢固的基础。
以路遥文学成就和在广大读者中的广泛影响,上述极丰富的历史材料和研究成果,逐渐被当代文学研究界所接受,正在生成出大大小小的“文学史结论”。
然而,已被人们接受、消化的文学史结论,能不能怀疑呢?它是否会影响到作家的文学史地位呢?我认为可以问疑,也不会影响一个作家已经十分稳固的文学史地位。相反,如果这些结论被岁月固化,成为被时间不断风化的岩石,反倒感觉它不够稳固了。稳固的结论,绝不等于静止的存在,它是需要经常改进、修复和加固的。自古以来的经典作家都要经历这样的命运,古代文学中有曹雪芹,现代文学中有鲁迅,皆会如此。这不仅不令人奇怪,反倒十分正常。
二
路遥生前,特别喜欢用著名作家柳青的一段话来激励自己,它也一直在激励着许多热爱路遥小说的作者:“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路遥是1949年12月生人,在他43年的短暂人生中,1971年、1973年和1976年三个时间点,对他有特殊的涵义。1973年他24岁,被推荐上延安大学中文系。1976年大学毕业,按照当时工农兵学员哪来哪去的分配政策,他应该到延安某县当一名中学教师。但因为创作成绩突出,经当时陕西省文化局与省教育局多次反复协商,最终将他改派到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的《陕西文艺》编辑部工作。9月13日,陕西省革委会教育局正式给陕西省文化局发去《关于延安大学应届毕业生王路遥同志分配问题的复函》,此事才尘埃落定。由此可见,如果不上大学,如果不分配到《陕西文艺》做编辑,路遥作为作家“紧要处”的“几步”,恐怕就是另外一番面貌了。就是另一个王路遥了。
与前述的两个年头比,1971年对于路遥的价值可能低一些,仅涉及他的初恋,对他的情感世界有些微的影响。不过,在这里还有一点再探讨的价值。
在我阅读过的路遙回忆、口述史、传记和年谱中,关于1971年春,延川县有一个到铜川二号信箱工厂的招工指标,路遥和他初恋女友林虹都报了名,林虹体检不合格,路遥出于爱情,把自己这个机会给了她的记载,几乎成为定论。如果这个材料最早出自1971年路遥给曹谷溪的讲述,或是曹本人的转述,那迄今已存在了38年,作为一个被沉埋的“孤证”,也从来没被人怀疑过、探究过。
这个材料的最早出处大概是路遥和曹谷溪,以后的路遥研究成果,可能都是转述和引用的结果。因为是孤证,又与故世的作家有关,与权威路遥生平见证人之一的曹谷溪有关,研究者一定是非常相信的,人们不会觉得这里面存在疑点。
例如,曹谷溪在《关于路遥的谈话》中说:“踏在心灵土地上的第一个爱的足迹是永远抹不掉的。路遥的初恋,应该说是愉快的。虽然他经历过失恋的痛苦”。接着补充说:“可是在他生命的最后的日子里,仍然深深怀念自己的第一个恋人。”又话锋一转:“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人,都知道‘招工指标在那个年代是何等重要。可是,路遥却将这个‘指标非常愉快地给了自己的恋人。”“因为路遥当着我的面哭了,他感动了我。我很想让路遥与他的恋人‘破镜重圆。”①
路遥不能忘却第一个恋人的观点,不单曹谷溪这样看,与作家个人关系比较近的周海波和高建群,也相信这是真实的。
周海波回忆:1987年春天,自己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学习,准备访问西德的路遥,来北京办相关出国手续,也住在鲁院招待所。他天天早出晚归,周海波就等他下午回来吃晚饭。一天很晚,路遥回来急切地说,他在王府井恰好碰到了林虹,还是那么小巧,穿红色的衣服。不等吃完饭,他就拉周海波回去寻找林虹。②
高建群也说:《人生》完成后,路遥从甘泉回到延安。那天晚上,“延安城铺满了月光。我们两个像梦游者一样,在大街上返来复去地走到半夜。‘中国文学界就要发生一件大事!他说,他指的是那一包《人生》书稿。突然,他谈到了他的初恋”……“他还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奖后,他刚刚回到下榻的房间,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你是谁?你没有事的话,我就挂断电话了!这时,命运的声音从电话线那头传过来:‘你真的不记得我了吗?一位熟悉的老朋友!”说话的人穿着一件红风衣,在马路对面的电话亭等他。“他扔下电话,疯子一样跑下楼,横穿马路而过。”③这说明,不光路遥没忘记,初恋的人也没忘记。
上面“口述史”,大多载于2007年出版的路遥纪念著作。经过十年的沉淀,这批材料应该已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所以,学者王刚的《路遥年谱》很自然会采信它们。作者在该书76页写道:1971年春,“国家开始在知青中招工、招干、招生、征兵。路遥与林虹都去报名参加招工,根据招工条件,指标有限,两人只能走一个,林虹因为体检不合格,县上决定把路遥送去铜川二号信箱当工人。最后,路遥把自己当工人的指标让给林虹,又通过几个朋友的周旋,事情成功了。”林虹当工人的第一个月,工资全部寄给了路遥,让他买香烟。后来,来信逐渐稀少。“林虹当了工人后对路遥的爱‘举棋不定,便写信给内蒙古插队的女友征求意见,那位女友不经林虹同意,便代写了断交信寄给路遥。那次,路遥哭了,哭得肝胆撕裂。”④
几分材料虽角度不同,都把目标投向了路遥1971年的招工问题。
三
1971年路遥招工问题的相关材料,在沉默或者沉埋了38年之后,终于有人出来表示不同意见了。
据说,当事人林虹女士(此为化名)在当年到延川县插队的北京知青“微信群”里证实:自己1971年春到铜川二号信箱工厂当工人的招工指标,并非路遥让给她的。因为工厂招的是广播员,条件是普通话标准,而路遥说话时的陕北口音很重,不符合这个条件。自己是通过面试才获得这个机会的。⑤
我承认,这也是一个关于路遥1971年招工问题的“孤证”。如果说,正像路遥和曹谷溪的那个“孤证”是无法证实的一样,这个“孤证”在短时期内,恐怕也很难得到证实。
我猜想这里面有几层原因:一是当事人不否认曾与路遥产生过感情,所以微信群没有涉及推翻两人恋爱的事实;二是不想总背着黑锅,好像两人分手原因,是路遥让出招工指标,自己却因环境改变,忘恩负义背叛了他;第三,这位化名“林虹”的女士与路遥分手之后,与二号信箱工厂的年轻军代表恋爱结婚,关系很好,并育有子女,故路遥成名后,她一直拒绝接受有关自己与路遥关系的各种采访;第四,当事人大概是1951年生人,年龄是近七十岁的老人,在有生之年,她不愿那个“关于招工问题”的传闻,继续再传下去,因此出来证实,真实的事实并非如此。⑥
作为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人,我相信无论最初说这段招工故事的路遥和曹谷溪,跟着证实的周海波和高建群,以及撰写《路遥年谱》时引用材料的王刚,都非置事实于不顾,故意在顽强地坚持路遥1971年招工问题的真实性。鉴于环境、条件、记忆和再叙述等问题,它就这么延续下来了,我个人认为在叙述逻辑上,还算是周延和完整的。
虽然,这个延川北京知青“微信群”里的招工故事,我只是在可靠的朋友那里听到,得承认它仅仅是一个孤证,但我还是焕发了不算小的兴趣。一个沉默或沉埋了38年的另一个孤证,终于被这个新孤证怀疑了、商榷了,产生了小小的动摇和震动,这是任何文学史的研究者都会隐隐兴奋起来的插曲。
四
当然,我说的是当然,让关于招工问题的女当事人离开“当事人”的被动位置,像曹谷溪、周海波和高建群这些局外人那样重新书写历史,恐怕是极其困难的。我眼下只是认为,“孤证不举”这个文献考证的传统方法,既然适用于第一个孤证,也同样适用于第二个孤证,它们意见相左,其实是一种相互驳难的关系。目前就采信这一个,作为怀疑、推翻另一个的基础证据,显然不能服人。
我前面的“兴趣”或说“兴奋”,不是要这一个推翻另一个,而是看到第一个孤证,因为有了第二个孤证,已经不再孤单了,是因它们之间产生了新的参照关系而高兴。就是说,随着第二个孤证的出现,第一个孤证不再停滞在38年前某个神秘的日子,而是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有了继续进展的可能。
这就是一份沉埋的孤证与文学史结论的阐释性的关系。前一份孤证因为沉默沉埋时间过久,已经损害了文学史结论的可靠性,在后一种孤证出现后,这种固化的问题被解除了。文学史结论又开始踏上了新征程。
“如何书写当代文学史”?我大概觉得这一个小问题,也许并非人们认为的那么小。
注释:
①曹谷溪:《关于路遥的谈话》,引自李建军编《路遥十五年祭》,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鉴于曹谷溪与路遥延川时期的特殊关系,曹谷溪在“回忆路遥”文学史活动中,显然占据了权威位置。这篇谈话,不止出现在本书,也选入马一夫等主编的《路遥纪念集》,可见此说传播之广。
②周海波:《我所认识的路遥》,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60、161页。
③高建群:《扶路遥上山》,引自申晓主编《守望路遥》,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④王刚:《路遥年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版,第76页。
⑤这个“微信群”里的孤证,是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朋友告诉笔者的。出于尊重,请容许我隐去真实姓名。据这位转述者说,林虹当年在延川就做过播音工作,普通话的标准,是人人都知道的。
⑥曹谷溪、王剛的文章和著作,都证实过当事人不愿接受任何采访的事实。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刘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