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教师区域研修的PAST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2020-06-27 14:06张妮刘清堂徐彪罗磊陈越巴深
中国电化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张妮 刘清堂 徐彪 罗磊 陈越 巴深

摘要:区域研修是区域(县、区)自行组织开展的教师发展模式。调研发现,研修活动设计随意性较强、缺乏有效的理论模型支撑是当前我国区域研修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在文献研究和大规模调研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协作学习理论、活动理论和交互理论为指导,构建支持教师区域研修的教学法一评价一空间一技术(PAST)模型,解读核心要素的内涵,厘清核心要素的关系,重点明确核心要素在区域研修活动设计中的含义和作用,介绍模型特征和应用重点、难点,并设计了精准教研支持下的工作坊主题研修活动,为区域研修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区域研修;PAST模型;教师专业发展;精准教研;教师工作坊;主题研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860(2020)04-0093-09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教研形式在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中的作用”。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指出“变革测评方式,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展教师研修伴随式数据采集与过程性评价,提高测评助学的精准性。”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了“完善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制度”。2019年11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鼓励因地制宜采取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主题教研以及教学展示、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开展教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通过对近年国家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梳理,本研究发现,教师研修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区域教研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新技术支持下的过程性数据采集、精准研修及测评是教师研修的必然趋势。

区域研修是在一个行政区域(县、区)内,由电教、教研、师训等部门组织开展的跨学校或跨学区教师发展模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研修方式。研究团队于2018年6月至11月对全国25省(市)35县(区)进行了大规模调研,发现研修活动设计随意性較强、缺乏有效的理论模型支撑是当前我国区域研修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构建支持教师区域研修的理论模型,规范区域研修活动的设计要素,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区域研修模式设计和研修效果评价的支持作用,是“互联网+”时代对区域研修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线教师的强烈期盼,是我国教师专业队伍建设和区域研修常态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者开发了一些概念模型来指导教师完成教学(学习)活动的设计过程。例如,常用于教师专业能力测评的TPACK模型、支持教学活动(环境)设计的教学法-社会互动-技术(PST)通用模型、支持教学环境设计的教学法-空间-技术(PST)框架,以及支持教学设计的APT教学模型等。以上四个模型涉及到了教学法、内容、社会交互、空间、技术和评价等几个核心要素,且模型关注点也不完全相同。TPACK模型关注的是教师专业能力,但对“空间”这一概念没有涉及;教学法-社会交互-技术(PST)通用模型则强调了学习环境的属性和学习者之间的社会交互;教学法-空间-技术(PST)框架以问题驱动,注重空间设计持续改进;APT教学模型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评促学”。

除了概念模型之外,国内外学者还提出了一些活动设计模型。Salmon设计了“五阶段”模型,以有效促进学习者参与共同体在线讨论的交流互动和知识构建,然而,并未关注活动评价以及活动依托的平台、工具和技术。赵呈领等基于教师研修的五要素(PCAEM)构建了教师混合式研修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的理论模型,但在研修评估维度上尚未体现信息技术工具的支持作用。张思提出在线教师共同体的构建原则,设计在线教师共同体模型,通过应用案例分析共同体的运行效果,然而,在师生课堂行为分析方面并未做深入的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提高研修便捷性和辐射性,开展个性化研修,获取各种资源适应性服务,同时在研修过程中进行良好互动,是教师研修的几个主要发展目标。然而,文献梳理和前期大规模调研结果表明,研修评价是目前教师区域研修的难点,同时也是广大一线研修教师、教研员和管理者的共同诉求,而区域研修的评价存在流于形式、研修数据尚未得到合理利用、研修效果评价存在较大的困难等问题。当前,已有理论模型并不足以为解决区域研修存在的问题提供支持。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支持教师区域研修的理论模型应将教学法、评价、空间和技术等四个方面有机整合起来,既要强调教学法的理论指导和应用,也要注重融合评价工具的研修空间设计,同时发挥技术的中介作用。在文献研究和大规模调研的基础上,本研究利用演绎法构建支持教师区域研修的教学法-评价-空间-技术(Pedagogy-Assessment-Space-Technology,简称PAST)模型,为设计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研修活动提供有力支撑。

三、PAST模型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是指一个人基于先验知识、情感和意义,以及与物理和社会环境的积极关系,构建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学习者通过重新组合,进行合作学习并实施研究,构建新知。为此,基于网络的教师研修空间必须为教师提供一个用户体验较好、交互便利的学习环境,使教师愿意在其中分享信息。此外,教师研修空间必须提供一些有效的支持工具,便于教师与他人沟通和合作,且有助于研修效果评价。显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区域研修环境和研修活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协作学习理论

协作学习通常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学习者的学习和知识建构受互动和协作的影响,实现共享学习目标。教师协作学习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教师为学习者、以小组协作形式开展的教师学习(研修)活动。当前国内较流行的教师区域研修载体(教师工作坊、名师工作室、教师学习共同体等)很大程度上均具备了协作学习的特征。基于此,教师研修活动的设计必须注重教师协作学习,使教师通过协作完成研修任务,达到研修目标,从而提高教师协作学习的能力。

(三)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最初由维果茨基创立,大体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当前,研究者较关注的是第三代活动理论模型,突破了个体与共同体互动的局限,升华到系统(组织)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活动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区域研修活动的设计要明确研修的三个主要元素(主体、客体和共同体)和三个次要元素(规则、分工和工具),同时,要加强不同研修活动组织之间的互动,关注教师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交互行为。

(四)交互理论

交互理论的渊源有两种经典取向:一种是从认知细化的观点研究交互,另一种是从认知发展的观点审视交互。在教师区域研修过程中,交互是指教师之间或教师与教研员(专家)之间持续的、双向的、互动式交互。为此,在区域研修空间和研修活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教师的交互需求,为教师的各种交互行为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接口,同时着重观察教师研修过程中的社会交互和行为交互特征。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进一步追踪,本研究发现,技术支持下的社会交互一般发生在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中,同时,行为交互通常会伴随社会交互发生。为此,本研究将教师区域研修中的社会交互和行为交互一并看成是教师在研修空间中发生的交互行为,因而将教学法、评价、空间和技术作为支持教师区域研修的四个核心要素,构建PAST模型。总体来说,教师区域研修活动中的教学法、评价、空间和技术等四个核心要素在方法层面和应用层面上的设计均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应有利于教师发挥先验知识的作用,建构新知;(2)应有利于教师进行协作学习,完成研修目标;(3)应有利于研修活动的开展和效果评价;(4)应有利于促进教师的社会交互和行为交互,实现高层次的知识建构。

四、支持教师区域研修的PAST模型构建

本节以建构学习理论、协作学习理论、活动理论和交互理论为基础,从文献研究和大规模调研中发现教师区域研修存在的问题,利用演绎法构建PAST模型,从教学法、评价、空间和技术等四个维度进行解读,厘清它们的关系,重点明确其在区域研修活动设计中的含义和作用,并介绍模型特征和应用重点、难点,以对教师区域研修活动进行理论指导。

(一)模型内涵

PAST模型如下页图1所示,以支持教师区域研修为目标,注重教学法的理论指导和教学方法的应用,通过设计(选取)基于网络的研修空间,融合技术支持下的研修绩效评价方法,开展教师区域研修活动,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

PAST模型四个核心要素的关系如下:(1)选取适宜的评价方法,推动教学法的实践应用;(2)空间融合了研修评价方法,而研修评价方法依托空间来应用和可视化;(3)区域研修空间融合了技术,技术同时也扩展了空间的范畴;(4)技术促进了“互联网+”时代下各种教学法的实施,而教学法在技术的推动下将其效果扩大化;(5)教学法依托区域研修空间实施,而区域研修空间支持教学法理论的实现;(6)选取险当的技术支持区域研修评价,而“互联网+”时代下的区域研修评价在技术的支撑下效果更佳。

(二)核心要素

1.教学法(Pedagogy)

文献梳理和调研结果表明,专家讲座、课堂观摩、自主研修和案例评析是区域研修中较常见的几种活动模式。为此,PAST模型应遵循各地实际研修现状和需求,在设计研修活动,将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协作学习、任务驱动法、研究性学习及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起来,支持各种区域研修模式,设计并开展研修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2.评价(Assessment)

研修效果评价是目前区域研修中较困难的一个环节,专家点评、观课评课和自评互评等主观报告法是各地广泛使用的研修评价方法。然而,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研修过程中海量数据的产生,传统评价方法在可视化、科学性及客观性等方面均面临较大的问题和挑战。在学习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对研修过程中的师生课堂行为、用户参与行为、交互特征及反思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研修效果,为提高研修效果提供支持。此外,可通過结合学习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支持下的研修评价、教师自我效能感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测量结果,综合评估研修效果。

3.空间(Space)

通过梳理国内教师研修平台现状,结合前期调研,教师区域研修空间的设计(选取)应该满足资源汇聚、空间自适应、深化协作学习、注重研修绩效评价、加强研修流程控制和过程管理、研修模式支持、学习分析工具的支持等多种功能。

4.技术(Technology)

在PAST模型中,技术通常指的是研修APP、社交软件、移动设备、研修论坛、电子白板、录播设备和绩效分析工具等一些常用的有助于区域研修活动开展的软件和工具。

(三)模型特征

1.诠释了区域研修的本质和特点

区域研修是在一个行政区域(县、区)内,由电教、教研、师训等部门组织开展的跨学校或跨学区教师发展模式,而PAST模型将区域研修中的行政区域、组织部门和参与人员等重要要素展现得较直观,较好地诠释了区域研修的本质和特点,使得模型对区域研修的理论指导更加有针对性,对区域研修的支持作用也更加突出。

2.保证教学法在研修活动中的根本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教师区域研修活动就是区域教师进行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研修中的教学法就是在研修活动中采取的教学方法。支持教师区域研修的PAST模型,基于教师的研修需求采取各种教学方法设计研修模式,支持教师在研修过程中进行协作学习、任务驱动学习、研究性学习及案例学习等。

3.注重研修绩效评价的方法和工具应用

支持教师区域研修的PAST模型,注重研修绩效评价的方法和工具应用,利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研修绩效进行评价。借助学习分析技术对师生课堂行为进行分析,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对研修过程进行可视化分析,以准实验研究的方法对研修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基于自我报告法对研修效果进行调查。

4.设计(选取)区域研修空间以满足研修活动开展和评价的需求

本研究中,教师依托区域研修空間开展研修活动和研修评价。支持教师区域研修的PAST模型中,区域研修空间的设计(选取)要满足研修活动开展和评价的需求,例如,支持研修模式、监控研修过程、汇聚研修资源、促进研修教师间的交流和研讨,以及嵌入评价工具以对研修进行绩效评价等。

5.发挥技术对区域研修活动的促进作用

支持教师区域研修的PAST模型,发挥技术对区域研修活动的促进作用。借助研修APP、社交软件和移动设备等技术工具增强研修的便利性,借助录播设备、电子白板等技术设备为研修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实施环境,借助学习分析技术对研修绩效进行评价等。

(四)模型应用重点和难点

针对区域研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PAST模型应用的重点应该在于:(1)关注教师的研修需求,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设计区域研修模式,重点进行主题选择、活动设计和研修评价;(2)融合评价工具进行区域研修空间的设计(选取),提高教师和平台间的交互、教师和教师间的交互、教师和内容间交互的便捷性,汇聚研修资源,同时提供丰富的资源下载链接。PAST模型应用的难点在于:(1)应用过程性数据支持下的评价方法和工具进行研修效果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现;(2)进行研修效果评价的实证研究设计;(3)合理运用各种技术工具支持区域研修活动的开展。

五、应用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研究依托教育部-中移动科研基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教研模式研究及试点”进行PAST模型应用实践。湖南省A市B区是项目遴选的全国35个试点县(区)之一,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区域研修探索和实践,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然而,该区在区域研修活动设计方面仍存在理论支持不足,研修流程不够科学,研修评价缺乏数据的有效支持以及研修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C中学是建于2018年的新学校,以新手教师居多,面临着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建校两年来,学校语文学科组多次开展“以老带新”的校本研修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校本研修过程产生的大量数据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教研活动大都基于主观经验进行,缺乏量化分析与评价。

精准教研是以精准发现不同教师个体特征、需求、偏好和行为作为目标的一种教研活动。本研究基于PAST模型设计精准教研支持下的工作坊主题研修活动,在教学法、评价、空间和技术的共同支持下围绕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坊主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以活动为支撑,彼此协作,进行学习分析技术支持下的精准教研,比较被观察教师的师生课堂行为,循环提升坊员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特别是新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在区教育局教研部门的组织下,C中学联合该区老牌名校D中学组成语文学科教师工作坊,开展精准教研支持下的工作坊主题研修活动。

(二)PAST核心要素设计

1.教学法(P)

工作坊主题研修采用现场教学法、协作学习、讨论法和任务驱动法等四种教学方法,在坊主的带领下,观察教师观摩被观察教师的课例展示,并开展主题研讨,进行以师生课堂行为分析为重点的精准教研,提高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和信息化教学反思能力。其中,现场教学法是指被观察教师为坊员展示课例,坊员同时进行观课评课;协作学习是指坊员进行交流协作,进行主题反思;讨论法是指坊员进行精准教研,分析被观察教师课堂的师生行为数据,进行量化评课;任务驱动法指的是为坊员布置具体的观课任务,从不同视角和维度进行课堂观摩,以达到精准教研的目的。

2.评价(A)

工作坊主题研修采用专家点评、自评互评、观课评课、教学反思和课堂行为分析等主观报告和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修效果评价,主要的评价工具包括改编自LICC量表的观课量表、学习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支持下的课堂行为分析工具等。其中,以课堂行为分析为主的精准教研是主题研修的核心环节,主要关注师生行为、教学模式、课堂表现一致性、学生参与度以及教师能力等。

3.空间(S)

工作坊主题研修依托校企合作研发的区域研修空间进行,具备资源汇聚、研修流程控制及研修绩效评价等几个突出的功能。(1)资源汇聚。主要用于向研修教师提供研修资源,包括坊主预先上传的资源和坊员在研修过程中上传的教案、课件、课堂实录等,供研修教师下载并使用。(2)研修流程控制。区域教研员作为坊主在区域研修中发起活动,之后邀请教师加入到工作坊中;坊主可根据实际需求对研修活动环节进行相应调整,还可通过研修空间自带的功能组件对研修活动的流程进行设计并设定结束时间,以实现对研修流程的控制。(3)研修绩效评价。包括基于S(Student)-T(Teacher)数据判定教师的教学模式、量化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个体和集体行为的一致性、根据坊员的在线评课结果绘制教师教学能力矩阵等。

4.技术(T)

由于区域研修空间具有自适应的特点,工作坊主题研修可基于研修APP登录区域研修空间进行在线研修,借助社交软件、移动设备及研讨论坛进行课堂观摩、实时交流和研讨;被观察教师的课例展示在安装有电子白板和录播设备的智能录播教室中进行,最后应用区域研修空间提供的课堂分析工具对师生课堂行为进行精准分析,为工作坊全体成员进行精准教研提供数据支持。

(三)研修流程

1.研修准备阶段

(1)组建团队

老牌名校D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彭老师作为坊主在区域研修空间内创建“两校联合语文教师工作坊”,邀请13名语文教师(其中新学校C中学9名,老牌名校D中学4名)参加工作坊主题研修,另外邀请2名学科专家(湖南省特级教师)指导工作坊研修活动。

(2)主题选择

《记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全文仅八十四个字,却运用记叙、抒情、描写等写作手法,表达了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复杂心情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有助于学生体会古文的意境,提升文学素养。而根据教师课堂教学实践反馈,如何介绍文章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本次工作坊研修选取“如何介绍文章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为主題进行精准教研。张老师是老牌名校D中学语文组的骨干教师(教龄18年,中学高级教师),李老师是C中学刚走上教师岗位一年的新手教师(教龄1年)。两名教师作为工作坊的被观察教师进行《记承天寺夜游》这一教学内容的同课同构,坊主带领坊员在工作坊中根据活动流程开展主题研修。

2.精准教研阶段

(1)集体备课

全体坊员在坊主的带领下进行《记承天寺夜游》集体备课,通过研修空间在线讨论、打磨教学设计,形成用于同课同构的教学设计。

(2)同课同构

为了提升新手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工作坊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开展同课同构课例观摩。骨干教师张老师和新手教师李老师依次进行课例展示,其他坊员作为观察教师在线上或线下进行同步观课,同时,所有坊员使用研修APP进行同步评课,在线填写观课量表。

(3)精准教研

同课同构结束后,区域研修空间即时生成了两名教师的精准教研报告,包括师生课堂行为、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散点图及课堂表现曲线及教师能力矩阵等。

a.骨干教师张老师的课堂分析

图2展示了张老师课堂中S(学生)行为(读写、举手、听讲、应答)和T(教师)行为(板书、讲授、师生互动、巡视)的占比分布;由图3的Rt-Ch分析结果,张老师T行为占有率为56.72%,S行为占有率为43.28%,转换率为41.79%,说明该课堂中师生活动交流较频繁,属于对话型课堂。如下页图4所示,计算得出张老师课堂上的学生参与度平均水平是38.55%;课堂表现曲线(如下页图5所示)展示了该节课上学生的表现一致性,当学生课堂行为一致时曲线走高,例如齐读、齐写等,当学生课堂行为离散时曲线走低,例如个体举手,个体回答问题等;基于LICC量表选取4个维度、12个视角和30个观察点,由坊员在线对该课堂进行评课,由此生成了如下页图6所示的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矩阵,教学内容方面有“任务内涵”和“课堂评价”这两个观察点被评为“一般”,其它观察点均为“优秀”。

b.新手教师李老师的课堂分析

图7展示了李老师课堂中的S-T数据;由图8的Rt-Ch分析结果,李老师T行为占有率为31.75%,S行为占有率为68.25%,转换率为28.57%,说明该课堂属于混合型课堂。计算得出学生的课堂行为参与度(如图9所示)平均水平是32.75%;课堂表现曲线(如图10所示)显示了学生的表现一致性;下页图11展示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矩阵,其中,“互动合作”“课堂组织”“内容呈示”“教学机制”“任务内涵”“师生习惯”及“课堂氛围”等方面均需要加强。

3.总结反思阶段

(1)专家点评

精准教研阶段结束后,两名学科专家对本次主题研修进行了指导:“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课前务必充分考虑学生对新知识新事物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变化规律;必须突出课堂教学内容的主方向、主阵地,让‘教和‘学能够自由连贯,顺理成章。”

(2)教学反思

结合精准教研数据报告,全体坊员将两名被观察教师的师生课堂行为、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课堂表现一致性及教师能力矩阵进行对比反思,发现新手教师李老师和骨干教师张老师的差距,帮助新手教师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3)研修总结

本次工作坊主题研修共历时一周。活动结束后,坊主彭老师对本次工作坊主题研修进行了总结。本次研修基于PAST模型,注重教学方法和研修主题的选择,依托区域研修空间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观课评课,采用了学习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支持下的课堂分析工具进行精准教研,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研修活动的开展,最后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新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完成了工作坊主题研修的预期目标,体现了“强校引领和名师引领”在提升区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六、结语

基于文献梳理和大规模调研,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协作学习理论、活动理论和交互理论为指导,利用演绎法构建支持教师区域研修的PAST模型,解读模型核心要素的内涵,厘清了“教学法”“评价”“空间”和“技术”等四个核心要素的关系,重点明确了四个核心要素在区域研修活动设计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介绍模型特征和应用重点、难点。接着,进行PAST模型应用实践,设计并开展了精准教研支持下的工作坊主题研修活动。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将重点关注PAST模型在全国东、中、西部的应用实践情况,并重点探究人工智能支持下的区域研修效果评价,同时开展实证研究,以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进而对模型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支持区域研修常态化发展。

作者简介:

张妮: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分析与知识服务(80420078@qq.com)。

刘清堂: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学习分析技术、知识挖掘与知识服务、教师专业发展(liuqtang@mail.ccnu.edu.cn)。

徐彪: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学习分析技术、知识挖掘与知识服务(xu315972729@vip.qq.com)。

罗磊: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发展、智能教育(1293860804@qq.com)。

陈越: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智能录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chenyue@zonekey.com.cn)。

巴深: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智能体,在线学习(shenba@mails.ccnu.edu.cn)。

责任编辑:邢西深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新任务与新途径探究
各国教师素质提升浅析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意义
应用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论反思性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