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高段语文复习课的优化设计探析

2020-06-27 14:07张钰
知识文库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段课标学情

张钰

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复习课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课型,它担负着重要的目标和使命。它是对学生某个阶段语文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总结,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整合性。但是很多教师的复习课往往是对本学期或本学段所学知识的简单串联,这样的复习课简单枯燥,学生在课堂中往往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和发展。那么,什么是复习课?复习课该怎样上?如何发挥复习课的最大功效?本文立足于探究小学高段语文复习课的优化设计,力求发挥复习课的最大功效,打造高效复习课堂,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掌握学习方法,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明确高段语文复习课的特点,使复习课更具方向性

复习是指再一次学习,把以前遗忘的知识记起来,重复学习学过的东西,使对其印象更加深刻,在脑海中存留的时间更长一些。复习课一方面是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进而作知识的系统整合,形成结构化的知识;另一方面,它还应注重知识的迁移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高段的语文课对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段的语文复习课更要关注对学生这些能力的训练与提升,听、说、读、写、思有机整合。基于这些特点,小学高段的语文复习课要具有浓厚的复习味,“温故而知新”,它不仅有巩固旧知、训练能力的功能,更要达到“知新”,这里的“知新”既包括获取了新知识,还应包括通过复习课发现不足、弥补不足,促进学生新的飞跃和发展。

2 基于课标设置不同专题,使复习课更具层次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很多教师的复习课通常只是对旧知识简单的串联和灌输,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效果自然大打折扣。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因为教师对课程标准缺乏深入的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对于高段的课程目标主要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这四大部分,深入解读其内涵,我们可以将这四大部分进行细化,分类分专题设置,如“基础字词专题”“特殊句型专题”(可包括关联词专题、病句专题等)“叙事性作品专题”“说明文专题”“习作专题”(可分为叙事类、写人类、写景类等)等。不同专题的设置,使得每一堂复习课都更有层次性,旧知识变得丰富、新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加系统地掌握有关内容,有趣亦有效。

例如,在阅读类专题中,我们依据课标设置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一专题。那么该如何确定本节复习课的教学重难点呢?高段课标中指出,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因此,我们在充分解课标、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确立了本节复习课的复习目标,第一是巩固、运用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这两种常见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第二是课外迁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依据课标,我们将本节课的复习重难点为巩固、运用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这两种常见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如此一来,本节复习课就有效地贯彻了课标理念,让我们的复习课目标更明确、方法更高效,返璞归真,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提高。

3 将专题知识融会贯通,增强复习内容的统整性。

语文复习课每个专题的知识,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高度统一的。复习是把平时零碎的知识系统化,让学生由专题学习过度到整体学习,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因此,在专题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要增强各个专题之间的统整性。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专题知识,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专题知识或零碎的知识。依据各个专题知识点的异同,把它们分门别类地列出来,整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整册教材。这样,学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复习内容,复习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其次,在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統整性时,要采取恰当的复习形式。有些内容可以整册教材为整体来进行复习。如生字词、形近字、古诗文等;有些内容可以单元为整体复习,如习作单元中对习作能力的练习。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我们都要着眼于各类知识的统整性,使之综合化、系统化。

4 立足学情,以生为本,使复习课更具高效性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的复习课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学生已经掌握的我们少教或不教,学生掌握不牢固的或是理解起来仍有困难的内容才是我们复习课的重中之重。充分了解学情,对所要复习的内容进行大胆取舍,才能提高复习课的效率。例如,在“说明文专题”复习课前,我们设计了课前预学单,选取了三篇具有代表性的说明文以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的掌握情况。课标指出,小学语文高段中指出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而通过考查,我们发现学生知道说明文的基本说明方法,但是容易将这几种方法混淆,于是在复习课中我们就去重点辨析积累常用的说明方法,立足学情,以学定教。

复习课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对学生由扶到放,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课堂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精讲,学生多练。尤其是进入第二轮复习时,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总结复习方法,自主选择复习的内容和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把握复习的进度和方向,进行适时的点播和引导;善于总结学生好的复习方法,并引导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增强复习课堂的互动性、高效性。例如:每复习完一个专题或一个单元的知识,让学生做一个知识小报,总结自己阶段性的学习收获和成功的复习方法。小组之间可以相互出题,把自己认为的重难点知识以考题的形式呈现给组内其他成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大家的收获。在多种形式的合作探究中,让学生进一步温故知新,使复习课堂更加高效。

5 课外拓展,沟通课堂内外,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标指出,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小学高段的语文复习课,不能忽视对学生这些方面的训练。高段语文复习课,除了温故知新,更要落实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基于这一点,我们的复习课可以依据不同的专题设置“学以致用”环节,即运用本复习专题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探究新的同类知识,对学习方法加以巩固,沟通课堂内外,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学得更加扎实,获得更大的成长。如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专题复习中,我们设计了本节课的复习重难点是“运用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这两种常见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在学习完课内相关知识后,我们设计了课外研学单,其中精选了《旅行家树》这一经典文章。这篇课外文章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将本节复习课中学到的方法,进行迁移运用。这样一来,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巩固、运用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这两种常见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这种“1+1”模式或“1+X”模式,能够将课堂内外有机结合,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无形中也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重复习形式的新颖性、趣味性,学习形式丰富多样,善于激励,巧用各种形式的奖励和激励性语言充分调动学生。

总之,想要上好小学高段语文复习课,就应当立足课标,把握复习标准、掌握复习准绳,指导复习方法;从关注学生学情到把握学生的复习重难点,要全面深入、具体而微。同时,复习课要立足学情、以生为本,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我们的复习课散发浓厚的复习味道。细化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只有这样,我们的复习课才不会只是旧知识的重现,而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场地,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成长和发展。

(作者单位: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

猜你喜欢
高段课标学情
小学语文高段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关于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现状的相关思考
提升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