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高校思政教育困境及出路探索

2020-06-27 14:07史展邵梅玲
知识文库 2020年11期
关键词:思政信息工作

史展 邵梅玲

近年来在互联网+的环境中,高校思政教育面临诸多机遇,同时也迎来了很多挑战,不利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实施。尤其在网络中负面信息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会受到冲击,难以培养正确的观念与专业素养,对其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鉴于此,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应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要求,制定完善的思政教育工作方案与计划,有效提升整体的教育工作水平,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高校应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充分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借助互联网平台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转变传统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1 互联网+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困境分析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与影响,学生思想行为等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思政教育客观要求,导致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出现很多困境与难题,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造成不利影响。具体困境表现为:

1.1 思政教育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互联网+时代之下,信息交流具有开放性与交互性的特点,交流的成本很低,信息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环境,不仅会对学生的思维与行为等造成影响,还会对教学形式与理念等带来深刻的改变。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学模式具有单向性的特点,多以教师为中心,采用讲授的形式教学,难以有效的为学生提供思政教育服务,导致思政教育的权威性降低。尤其学生使用互联网平台相互沟通交流,如果思政教师不能在教育工作中合理的采用互联网平台,很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与思想受到不利影响,长此以往,会出现不利于学生学习的现象。

1.2 信息选择的难度有所提升

高校学生在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惯性的思维方式,自主意识很强,辨别是非与判断能力较高。然而,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高校学生所接触的事物与思想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之下,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冲击与影响。尤其互联网中含有海量的数据信息,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会导致信息辨别的难度增加,容易导致大学生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影响,出现过激或者是偏执的行为。另外,在互联网平台中大学生相互沟通交流,信息的传播具有随意性与无序性,各类杂乱、黄色、暴力的信息在网络中传播,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1.3 思政教育的环境难以控制

互联网+的环境之下,高校在思政教育方面不再局限于课堂,也不会局限在教师的教学与教材内容,而具有一定开放性与时效性,在思政环境开放的情况下,信息会变得更加全面,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讲,传统独立与封闭的教育环境中学校的教学会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指导性很强,且社会中的不良信息有限。而如今在互联网+的环境之下,信息数据内容很多,负面与不良的信息无处不在,会导致高校学生的思想与意识形态等受到不利影响,思政教育的环境很难控制。

2 互联网+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出路

上述分析中研究了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等会造成不利影响,鉴于此,应结合实际的思政教育困境,总结丰富的经验,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改善思政教育工作现状,全面提升教育工作效果与水平。具体措施为:

2.1 采用互联网+动感形式提升课堂权威性

目前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信息快速传播与发展的阶段,对互联网的敏感度与适应度较高,互联网已经成为其学习与生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对学生思想与行为会产生直接影响。在此情况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应遵循客观环境的各种要求,将互联网技术合理的应用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在重视理论教育的同时,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氛围。高校思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可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成为具体化与动态化的内容,使得教学内容变成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充分融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或者是时政新闻,提升课堂教育工作的魅力值与权威性。高校的思政教师在自身工作中,应树立正確观念意识,不再盲目的依赖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利用互联网渠道获取到知识,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将互联网平台的海量信息特点、时效性特点等充分发挥出来,拓宽各种教育内容,丰富教学的表现形式与手法,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打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权威性。且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需按照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点,编制较为完善的思政教育计划方案,改善目前的教学工作现状,打破传统教育工作的局限性,通过互联网技术与网络信息平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与道德品质。

2.2 做好信息的辨别工作

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遵循以文育人的工作原则,构建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较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得学生受到积极向上与健康文化的影响,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提升信息的辨别能力。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将互联网作为辅助工具,在应用期间将其价值与作用充分展现出来,有机整合思政教育优势与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提升教育工作的吸引力与时代感。在此期间,应转变传统的思政教育机制与模式,打造出线上与线上相互结合的教育模式,将互联网技术合理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例如:引导学生采用微信平台、QQ平台等,提升教学的双向性,在各种平台中进行信息的互动,这样不仅有利于通过多元化渠道培养学生良好思想素养,还能提升其信息的辨别能力。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还需针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与了解时政内容,还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问题,拓宽思政教育的影响空间,增强学生的不良信息辨别能力,使其在互联网的环境中不会轻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思想素质全面的提升。

2.3 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氛围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应借助互联网+平台为学生营造出良好课堂教学环境氛围,应严格进行教育进度、效果的管理与控制,形成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教育机制与体系,在学生道德与思想行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高校思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将自身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强化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力度,全面了解其思想动态变化,积极解决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生对思想知识学习的重视度,使得教学与学生的需求相互契合,达到预期的教学工作目的。首先,可以采用互联网技术,营造出良好的媒介平台,并创建民主性的师生关系,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力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更加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工作中应该给予学生主体地位一定重视,善于听讲学生建议,积极参与到学习与交流活动中,及时对学生的想法与意见产生了解,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其次,采用互联网平台开展教学工作,应强化课上与课下的联系力度,使得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末,在确保相关思政教育科学性与时效性的基础上,促使其公信度的增强。最后,教学工作中应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开展针对性教育工作,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得思政教育工作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能增强思政教育的效果。在思政教育当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明确思政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绝对的思想主导作用,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中。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教师应该结合网络,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利用好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在信息平台当中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并且增强自身现代化技术的掌提能力,开发网络教育产品,及时听取学生对于产品的意见,积极做出改进,提升学生的兴趣,做出符合学生使用需求的网络教育产品,让学生在碎片化时间中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并且思政教师也可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平台,让学生们关注,不断推送有关于思政教育的信息,也可以建立QQ群与微信群,通过群组的形式引导学生全面学习与掌握各种关于思政方面的知识与内容,增强其学习效果,并促使思想素养的改善。

3 结语

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困境,不能确保教育工作的效果,对其长远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互联网+的环境之下,高校思政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观念意识,遵循科学化的原则,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政氛围,达到预期的教学工作目的。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信息工作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不工作,爽飞了?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选工作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