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师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问题探讨

2020-06-27 14:12朱启俊
考试周刊 2020年49期
关键词:幼师生数学素养学前教育

摘 要:伴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中学前教育专业也随之迅速扩展,如何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站在数学教师的角度,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初中起点五年制学生(幼师生)数学素养的内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数学教师、幼师生和配套教材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同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数学素养;数学教师;幼师生;配套教材

从21世纪初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全国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创建,截至目前我国这类高校已达到37所,此外,一些师范类本科高校也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本专业学生的数量也随之迅速增长。本专业毕业生作为未来幼儿园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是我国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毕业生专业素养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幼儿教育质量的高低。特别是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下称幼师生),一方面年纪小可塑性强,另一方面文化课成绩与普通高中相比相对较低,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对开发幼儿的智力非常重要,数学素养是幼师生专业素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作为一名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数学教师,从本职岗位出发对幼师生数学素养展开讨论,以期抛砖引玉,给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一、 幼师生数学素养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数学素养这个概念20世纪五十年代就被提出来了,到21世纪得到广泛认可、研究,内涵不断充实、延伸,并开始细分到特殊群体数学素养进行研究。大家普遍接受的概念是,数学素养是指为了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数学方面的品格和能力,是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其构成要素包括数学运算、数学推理、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本文研究的主体,笔者认为对于幼师生数学素养培养的研究既要着眼于数学本身,更要考虑学生将来的职业需要。因此,对幼师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

很多学者对幼师生数学素养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第一、教师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不活跃。进入高校以后,由于失去了升学压力,加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成果不明显,所以教师的积极性也不够高。第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相较于艺术类学科课程,学生对于文化课,特别是数学课不感兴趣。考虑到未来的职业需求,学生认为幼儿教育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初中知识,甚至小学知识加上生活常识就可以应付幼儿园的数学教学。第三、配套教材不匹配。目前幼师生使用的配套教材的编写还没有跟上,所使用的教材既有高中教材、职业高中教材,也有高职高专教材。考虑到这些方方面面的现实因素,笔者认为为了培养未来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素养,必须深入研究相应的对策。

二、 幼师生数学素养培养对策

幼师生数学素养培养策略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考虑到研究对象幼师生的特殊性。无论在课程目标、内容设置、课时分配等方面上均异于其他专业学习阶段,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到教师及配套教材的重要作用。笔者以多年来一线教学的角度,从幼师生数学素养培养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出发,从幼师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切入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数学教师层面

幼师生的数学教师处境相对尴尬,数学课作为一门基础课是必修课,但学生由于基础薄弱,以及今后工作中不会直接应用到相关知识等原因,对学习数学兴趣不高。这就是目前笔者作为一名幼师生数学授课教师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不过,虽然困难重重,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从自身查找原因,改善幼师生数学教学的状况。以下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的一点思考。

首先,教师治学态度要严谨。在互联网已全面普及的今天,网上的教育资源很丰富,但却良莠不一,不加修改的直接使用是不应该。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不能随随便便从网络上下载一些资料,不加整理的情况下,直接搬上课堂。网络虽然给我带来了便利,但我们依然要坚持备教材,备教案,备学生,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把课本上的内容讲授的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接受。

其次,教师要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1.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导向作用,对幼师生的数学素养培养起到非常关键的角色。一份好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达成课程目标,还要考虑数学课程的特点,以及幼师生的当前水平的认知冲突,尽教师力所能及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学生形成和谐的互动关系,从每一次课的每一个环节上逐步落实培养幼师生数学素养的任务。

2. 联系实际生活,设计教学案例

常规的数学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以理论传授为主,教学形式单调、乏味,对学生没有吸引力。而现代的教学模式强调过程比结论更重要,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还是数学素养的培养过程。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密切联系实际生活,除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还要有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引入生活中的实例,结合学生熟悉的情境,容易引起幼师生的共鸣,调动她们学习兴趣,刺激求知欲,进而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探索,这是幼师生在数学学习不可或缺的过程。例如,现在春暖花开,组织学生去阜阳生态园春游,教师课堂上让学生思考:教师20人,学生120人。门票价格:成人每位50元,学生每位25元;团体票100人(含100人)以上每人12元。请大家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票方案。这样的教学案例,既学到了知识,培养了科学理财的意识,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生动活泼,学生又容易积極融入进来。

3. 分组教学,提高学习自主性

分组教学以每组四、五名学生为一组,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课下借助网络搜集、查阅资料,一起讨论设计、完善解题的方案,再在课堂上与别的小组分享心得体会;教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做到:引导学生朝着目标方向,协助学生制定合适学习方案,帮助学生寻找难以获取的资料等。最终实现数学知识的传授,数学素养的提高。

例如,学习圆柱体的侧面积、全面积公式时,可以安排学生分小组用卡纸折叠制作这些几何体,然后再展开,通过动手操作推导得出公式,既讲授了课本知识,又是今后学生工作能够用的着的方式,学生喜闻乐见。教师的作用就是适时启发、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适当增补与幼教工作相关的儿童数学教学内容,既培养幼师生的应用意识,又提高她们的兴趣,还提升幼师生的数学素养。

总之,笔者认为作为培养幼师生的数学老师,要坚持改革、创新,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调动学习兴趣,提升数学素养,培育优秀的幼儿教师。

(二)幼师生层面

学生和教师是制约教学质量高低的两个关键要素。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对事情主观和客观认识的系统化集合,指导人们进行决策、计划和实践等活动。幼师生的学习观跟社会的发展,所处的环境,对未来职业的理解等等密不可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端正学生的受教育观是数学培养策略设计中最根本一个环节。专业对口教育是学校的培养方向,如果只侧重幼师生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反而会影响她们的全面发展,不利于今后的职业发展,实现不了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发展。

弹跳唱演等艺术技能是幼儿园教师必备基本的技能要求,但这不是幼儿教师唯一的要求。幼师生往往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文化学习,这种错误的思想必须加以引导,给予纠正。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不单是让幼师生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发挥数学的潜在功能。数学课程可以提升幼师生自身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培育数学情感,提升数学素养,而且可以增强幼师生自身具有数学视域、数学思维,形成用數学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以积极的态度、理性的思维面对生活,适应错综复杂社会的发展,更好的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三)数学教材层面

教材是幼师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素材,也是形成数学认知结构和培养幼师生数学素养的最直接载体。目前幼师生选用的教材多数不尽人意。模式相对固定,形式缺乏变化,教材侧重数学知识的传授,基本上都是采用“知识回顾——新知识——知识巩固——练习”的结构;训练缺乏新意,与实际脱节不适应社会发展;例题老套,解法单一,部分练习题与所学知识不匹配;教材缺乏拓展性,教师自由把控空间有限,难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这些方面是存在通病。教材的缺陷制约了教师教学的发挥、学生的发展,不能满足幼师生必要的数学思维和简单应用训练等方面的培养要求。怎样在不增加课时前提下,合理调整教材内容,既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知识,又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这就给教师提出:增强对教材的处理能力。

1. 注重新旧知识衔接,合理利用预备知识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知识抽象性、理论性更强,尤其是高等数学,从中学进入高校后首先碰到的就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初中起点的幼师生适应起来相对有些困难。特别是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进跨度过大,要求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思考,而且知识容量增加也非常明显。

幼师生数学教学大纲的教材编写建议中强调,幼师生的数学课程教材内容要与中小学阶段教材做好衔接,加强知识整合。为此,在教育部门推荐的数学教材中均在新课前增加了预备知识内容。实践证明,这种调整效果明显,预备知识提炼出了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数学知识,为幼师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奠定了基础,不仅有利于数学知识的衔接,还有利于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考虑到我校幼师生入学时数学水平参差不齐,以及课时限制等客观原因,对于预备知识的学习,我校采用了讲学练结合的方式。学生在课前先自学预备知识,发现自身的不足,反馈给教师,教师再在课堂上进行串讲,并把重点放在幼师生相对薄弱的知识环节,这种方式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2. 适当调整学习内容,合理取舍教材环节

以我校为例,当前使用的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分为基础模块上、下册。教材提供的参考方案是: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内完成教学,每学期16周,每周4学时,一学期64学时,合计128学时。实际上两个学期只能安排每周2学时,根本无法完成全部内容的教学任务,这样就要求教师根据实际合理的选择、调整教材内容。考虑到学时的限制和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对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做适当的调整。调整原则是根据幼师生的需要选择最基础的知识、易于接受的知识、最贴近生活实际的知识、后续职业所需的知识。

例如,概率与统计知识是一个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值得花费较多课时重点开展教学。比如:可以结合一次测验,要求学生把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作为样本,分析本次考试的大致情况。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快速的理解相关概念,掌握统计的初步知识,而且将知识直接运用到实践中,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汲取了求实、探索的科学精神。

又如,函数概念的抽象给学生的理解带来极大的困难,是学生最为恐惧的知识内容,但直接跳过这部分内容不上,显然是不合适的,函数的概念及基本性质是接下来学习基本函数(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基础,可以考虑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讲解一下基本概念。

3. 充分利用数学史,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书缝”是教材中常见内容,却是容易让幼师生遗漏的部分,它是数学知识的有益补充,这里有不少是一些数学故事、数学史等,学生既能从中充实对数学的认识,又能开阔眼界。特别是要弄清一个具体的数学概念及其发展过程,就非常有必要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数学史故事。数学史故事展示数学家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的教育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启法性。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相关知识的由来,而且也能够体会到数学的人文价值,使学生领略到数学之美,从而实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例如,学习微积分相关知识时,学生可以了解到符号“∫”是由数学符号德国的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所创造,“∫”来源于英文“sum”(总和,求和的意思)的首字母“s”,是拉长的“s”!

总之,学前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社会也对幼儿教育有更高的要求。当然,也对幼儿教师队伍提出了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的更高标准、更严格要求。本文从教师,幼师生及配套教材三个方面讨论了幼师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问题,希望能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參考文献:

[1]苏航.幼儿教师核心素养体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2]刘素珍.从幼儿教育看学前专业学生的数学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1(6):12-13.

[3]田晓莅.蒙氏教育思想对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1(5):147,160.

[4]张金权.趣味数学在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35):133-134.

[5]何小亚.学生“数学素养”指标理论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1):13-20.

[6]邓虹婵.关于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的思考:以海南省琼台师专为个案研究[J].科教导刊,2016(4):108-109.

[7]徐达明,聂荣.湖南省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素养研究调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7):203-205.

[8]丁黎明,李梅,张萌.新时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素养意识与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4):292-293.

[9]孙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的调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3):6.

[10]薛璠.幼师生数学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11]刘艳.幼师生数学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08.

[12]唐越桥.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提高幼师培养质量[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11):71-73.

[13]刘晨艳.提升幼师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14]蒋惠芬.高职学前专业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19.

[15]周屏.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素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1):23.

[16]王飞飞.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176.

[17]金丹.幼师生数学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朱启俊,安徽省阜阳市,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学与健康系。

猜你喜欢
幼师生数学素养学前教育
交互式一体机英语教学之我见
关于幼高师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调查研究
幼师生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