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中,生物作为一门选修科目,其地位有所下降,想要吸引更多的學生来选修生物,生物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改进和提高。本文从课堂教学到课间休息再到课后延伸,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地去论证生活实践教学能有效提高高中生物教育教学质量,生活实践教学能使枯燥的生物知识变得生动、易懂,能使平淡的学习生活变得更有趣、有益,甚至能有效促进学生创作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生活实践;高中生物;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高中生物教育教学改革一直在路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中实验教学的不足,同时,多媒体课件中有很多生动有趣的小视频能直观展现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有时对难点的突破很实用。但是各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参与性教学以及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目前多数还是停留在各类公开课中,尤其是竞赛课。平时的生物课多数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在开展,最多适当增加一些当堂测试,如果碰上赶课,当堂测试都省了。那么,在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中,高中生物作为一门选修科目,其地位有所下降,想要吸引更多的学生未来选修生物,生物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改进和提高。众所周知,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很多知识源于生活,且能直接用于生活,生活实践与生物教育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广泛推广生活实践教学能让我们的生物教育教学找到一条出路。
一、 生活实践应多角度、多形式地融入课堂教学,使得枯燥的生物知识变得生动、易懂
我们的生物课堂教学,从举例、打比方到实践操作应尽量贴近生活,从生活中寻找“材料”,让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生物教学变得更有趣易懂。首先,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特别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就是生活,学问就在身边。生活中很多鲜活的例子都能成为生物教学的素材,如在讲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因素时,先创设问题“为什么施用农家肥比化肥更有利于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带着问题引导学生去学知识,然后让学生回过头来讨论和分析原因,教师再归纳总结:农家肥不仅可以提供无机盐,还可在其发酵腐烂的过程中持续提供二氧化碳,进而有效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另外,补充施用农家肥能使得土质松软,不易板结,而长期施用化肥的土壤容易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这样,学生感觉知识就在身边,而且学有所用。
其次,恰当运用比喻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生物学知识,不仅能增强教师授课魅力,启迪思维,还能为生物教学“添彩”。如在讲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前,先把酶促反应打个比方:酶相当于车间内流水线上的工人,反应物相当于原材料,产物相当于产品。然后,再对比着讲pH值、温度及底物浓度等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pH值和温度是通过影响酶的空间结构而影响酶的催化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这就好比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导致最后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产量也会受到影响;而底物浓度的高低就相当于原材料的供应量。最后再讲一些抽象的曲线图时,学生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其中的内涵。又如,水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一般为自由扩散,为什么教材中的知识前沿里却出现“水通道蛋白”,那么根据定义,这里的水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应该为协助扩散,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知识“肾小管的功能之一是重吸收水”,那么肾小管这里应该是希望水能尽快回收到人体内环境中,进而猜想“协助扩散运输水的效率高于自由扩散运输水的效率”。此时,可通过“打开教室大门,风很快能刮进来”来形象比拟水通道蛋白运水的高效,而水自由扩散进出细胞是需要通过一层“屏障”进出细胞,即从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之间的缝隙进出,就好比“不开门时,风也能从门缝和窗缝里进来,但是不会很大”,所以协助扩散运水的效率会高于自由扩散的运水效率,以后做到相关的实验题也会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恰当的比喻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往往能有效突破知识难点。
最后,一些简单的不耗时的操作可放在课堂上,让学生做中学,印象更深刻,教学效果好。如在学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教师可买一些百合花,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操作异花传粉的过程,认识雄蕊和雌蕊,雄蕊中有花粉,花粉中有精子,花粉为父本。只有看了做了,学生才能印象深刻,知识点记忆牢固,才不至于到高三时有些学生还不知道“花粉为父本”。又如,在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很多区别于有丝分裂的特征,为了加固学生的知识点,可以由教师提供材料(如用不同颜色的电线制作好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同时也鼓励学生自己去生活中发现和挖掘更好、更适合的材料,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摸索,然后让一个学生在投影仪上当堂演示,模拟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一些特殊行为,而其他的同学在讲台下可以一边做同样的模拟实验,一边观察讲台上同学的操作,并判断是否正确。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对教材中一些知识点会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学起来也更轻松有趣,课堂氛围一般也较好。
二、 生活实践教学应适度融入课间休息,使得平淡的学习生活变得更有趣、有益
课间休息时间,适当、适量地种一些植物,能陶冶学生情操,也能增加一些专业知识。近年来,学生在学校越来越流行种一些小盆栽,其中,种的最多的是多肉植物,当然这要归结于多肉植物一般容易种容易养且好看,学生们还纷纷给自己种的盆栽起了名,有的甚至还在盆栽旁边附有种植经验,如:“‘桃子,景天科,耐旱喜照晒……一般一至两周淋一次水且需淋透,具体得看插入土壤的废圆珠笔芯下端带出的少量土壤是否还潮湿为准……”。通过种植这些盆栽,学生们至少能够了解多肉植物的分类分科,以及多肉植物的生长习性等相关生物知识,或多或少能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热情。又如,在教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教师可以提前购买一些能够长成菜台的种子,让学生种在废弃的花盆中,每天适当淋水并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大概两到三周时间菜台就能长到一定高度,此时掐掉顶芽,观察侧芽生长情况。这样,学生在观察中就可认识“顶端优势”和“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具有两重性”的生物现象,让生物知识变得可见而有趣。再如,在做完质壁分离实验后会剩下很多洋葱芯,学生可以把它种在用废矿泉水瓶自制的容器中,等待其长根长苗,绿色的管状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长苗前的鳞片叶却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另外,高中生都知道洋葱的根是做“观察有丝分裂各时期”实验的好材料。这样,可以直观地让学生清楚洋葱在高中实验教学中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洋葱全身都是“宝”,至少教材必修一的三个实验都用它来做材料。所以,课件休息时间学生适度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正是一个学生在潜意识地挖掘和发展兴趣的良好时机,而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注重实验实践,有其特有的魅力,多数学生还是很喜欢生物,进而选择生物。
三、 生活实践教学应更广泛延伸到课外,使得学生在创作、创新上有更大的作为
在课后延伸拓展中,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适当布置一些相对较难的实践操作,通过这些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交流、合作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如今,很多学校每年都有开展一次科技节活动,我校每年四月份左右也会开展此类活动,生物组开展的活动之一就是模型制作展,每一届学生都会有惊喜,创新之处超过了教师的预期,比如其中有一组学生共同制作了一个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模型,该模型做得很有创意,他们利用了一个废纸箱作为植物细胞壁,用麻绳作为纺锤体,染色体和着丝点做得也很逼真,因此,这组学生获得了一个特等奖。当然,学校开展和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不仅适应于目前高考改革的需要,即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需要,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创作和创新能力。此外,我校大部分学生为山区农村学生,开展寒暑假生活实践教学有着很好的地理优势,在教师适当引导和帮助下,充分挖掘当地生物资源,很多学生能做一份滿意而真实的野外生物调查报告。当然,其过程是艰辛的,首先教师需要提前发通知、提要求、定报告格式以及制作相关参考资料的PPT的文件;其次,协助学生选好报告题材,假期又需要随时与学生保持通讯联系,随时回答学生调查过程遇到的问题以及给予正确的指导等;最后,假期结束,对调查报告需要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其过程也很费时费力。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学生写出一份合格的调查报告,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收集和整理资料以及写作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及交流能力。教师在这个辛苦的过程中也能不断得到成长,从指导第一次野外生活实践教学的忙乱中,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指导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少走弯路,同时,也有效加深了师生感情,为以后顺利、高效地开展生物教育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在如今的高考改革中,高中生物作为一门选修科目,想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生物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改进和提升。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教学应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广泛开展生活实践教学必将成为潮流。生物学科教育教学应顺应时代变化,积极开展生活实践教学,让生物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和有用,生物教育教学质量将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连英.谈生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3(17):103-104.
[2]田奇林.基于发展学生“5C素养”的教学设计:以“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节深度学习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8(11):17-20.
[3]李文善.让学生在比喻中学好生物学[J].中学生物教学,2018(11):67-68.
作者简介:
李伟靖,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曾宪梓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