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谱强脉冲光与双波长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疗效对比分析

2020-06-25 16:53朱红云姚晓东崔晓美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5期
关键词:毛细血管光斑染料

朱红云 ,姚晓东,崔晓美

(1.南通缇美思医疗美容诊所,江苏 南通,226001;2.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医学美容科,江苏 南通,226001)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俗称面部红血丝)是美容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毛细血管壁弹性下降,引起血管脆性增加,继而导致血管持续性不均匀扩张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面颊部皮肤泛红及肉眼可见的扩张毛细血管是本病患者主要临床特征,此外,患者通常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皮损,皮损多呈红色或紫色点状、线状或斑块状[1]。患者一般在冷热交替时容易出现潮红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可出现颜面部刺痛、瘙痒及过敏等症状[2]。该病虽对患者健康无碍,但影响患者颜面部形象的美观,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目前,越来越多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开始寻求临床治疗。既往针对本病治疗方法众多,如电灼疗法、冷冻疗法、二氧化碳激光阻断疗法等,但上述方法对患者皮肤造成的损伤较大,之劳后水疱、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风险较高,已不适用于现代人们治疗要求[3]。本研究将2016年11月至2019年至7月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A组采用采用窄谱强脉冲光治疗,研究B组采用双波长脉冲染料激光进行治疗,进一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明确二者差异,以为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寻找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自我院2016年11月至2019年至7月期间门诊就诊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纳入标准:符合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相关诊断标准,并明确分度(轻度:扩张毛细血管位于表皮下,呈结节段状散在分布,且边界清晰,扩张毛细血管<5条/cm2;中度:扩张毛细血管相互衔接呈网状分布,且扩张毛细血管>5条/cm2,局部皮肤颜色正常;重度:颜面局部皮肤潮红,其内间杂呈节段或网状分布的扩张的毛细血管);首次确诊、接受治疗;近4周内无暴晒经历;患者表示自愿参与研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光敏性体质;凝血功能障碍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治疗前1个月内阳光暴晒史;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者;合并严重心、肾、肺等器官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或不配合者;瘢痕体质者;合并糖尿病者;皮肤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采取窄谱强脉冲光进行治疗的患者有25例,设为研究A组,其中包括3例男性患者和2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22至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36±6.55)岁;病程在5个月至12年,平均病程为(8.15±1.06)年;分度:轻度8例,中度12例,重度5例。另一组25例患者采用双波长脉冲染料激光进行治疗,设为研究B组,男性患者有5例,女性患者有20例,年龄为24至59岁,平均年龄为(36.69±8.35)岁;病程在8个月至15年,平均病程为(9.06±1.12)年;分度:轻度10例,中度11例,重度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分度等各项资料通过SPSS21.0软件包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就本次研究而言,两组患者可以进行对照研究。且本次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准许开展。

1.2 方 法

VISIA皮肤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方法:常规清洁面部皮肤,保持测量的环境前后一致。用VISIA皮肤分析仪采集患者面部皮肤数据,次序为左侧45°、正中部及右侧45°,检测后自动生成特征计数绝对值作为分析结果。

研究A组:仪器采用飞顿辉煌激光360嫩肤系统窄谱强脉冲光手具(DPL500),能量密度选择7~12J/cm2,脉冲宽度为10ms、12ms或15ms,波长为500~600nm。光斑面积为10mmX30mm,2个光斑之间重叠≤10%,术前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既往史,了解患者的期望,治疗前首先对面部皮肤进行整体和局部清洁,并通过数码相机进行皮损图像的采集。治疗时面部毛细血管扩张部位均匀涂抹2-3mm厚冷凝胶。操作医师佩戴护目镜,首先采用低能量进行光斑试验,测试能量密度从7J/cm2开始,观察皮肤反应,适当调整治疗参数,增加能量密度,再以合适的治疗参数持续治疗15-20min,血管基本消失或变暗紫则考虑结束治疗,治疗局限部位毛细血管扩张时应借助遮光板。治疗完成后清洗皮肤,采用冰袋冷敷一个小时。治疗间隔时间为4周,6次为1个疗程。

研究B组:双波长激光治疗仪(Cynergy with Multiplex,美国赛诺秀公司),顺序发射585nm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及1064nmNd:YAG两种激光。PDL:波长585nm,脉冲宽度0.45ms,能量密度3.6~10.5J/cm2;Nd∶YAG激光:波长1064nm,脉冲宽度10~20ms可调,能量密度10~300J/cm2,光斑大小7mm。治疗间隔时间为8周,3次为1个疗程[3]。两组术后均给予冷敷30分钟,以减轻术后红肿及疼痛。

1.3 观察指标

(1)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评估采用VISIA皮肤分析仪对患者治疗区域皮肤进行检测,注意检测前首先应确保面部清洁。运用VISIA对患者皮肤情况(包括斑点、毛孔、紫外线光斑、红色区)进行自动数据分析,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皮肤各项指标的评分值。根据检测所得数据对患者进行疗效判定。(2)临床疗效:疗效评定标准:由2位本科室皮肤科主治医师根据图像采集信息对疗效进行评价。分成三个等级:显效:改善70%~100%;有效:改善30%~69%;无效:改善低于30%。显效率=显效例数/总例数×100%;临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4]。(3)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形式描述,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形式描述,并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A组和研究B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A组患者的显效率为92.00%,研究B组患者的显效率为96.00%,研究A组略低于研究B组,但两组之间面部改善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详细结果见表1。研究A组典型病例照片见图1;研究B组典型病例照片见图2。

2.2 研究A组和研究B组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比较

研究A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观察指标中斑点、毛孔、紫外线光斑指标变化显著优于研究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红色区这一项指标的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研究A组1例发生面部轻微水肿,1例出现细小水泡;研究部B组2例发生面部轻微水肿,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需处理3d内自行消退。

3 讨论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俗称“红血丝”,其病因复杂多样,发病机制尚未明确[5]。本病多发生在中青年女性,面颊部、鼻翼两侧等是主要好发部位,患者一旦发生毛细血管扩张症绝大多数会出现毛孔粗大情况,并伴有色斑,此外,本病的发生也是皮肤光老化的重要表现之一[6]。部分患者皮损分布广泛者,表现为弥漫性潮红。患者自觉灼热,且冷热交替后症状加重,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外观的美观度,同时还会给患者心理上造成强烈的不适感和自卑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及社交活动[7]。

表1 研究A组和研究B组面部改善疗效比较(n/%)

图1 治疗前毛细血管扩张5年;强脉冲光治疗6次后

图2 治疗前毛细血管扩张8年;脉冲染料激光治疗3次后

目前,有诸多关于激光、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经验,常见的方法如强脉冲光、长脉冲Nd:YAG脉冲染料激光以及闪光灯-泵染料激光等[8]。Multiplex技术的Cynergy 双波长脉冲染料激光刻先后发射两种不同的激光,首先发射低能量的激光585nmPDL,这种激光能够促使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蛋白,或促使血红蛋白凝结,继而使得对1064nm的激光的吸收量倍增。该项技术不仅能够增加激光穿透的深度,且仅仅用较小的能量即可达到较好的治疗目的,不仅提高其治疗有效性,同时其治疗安全性也较好[9]。但诸多研究及临床经验发现,双波长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虽可设置在每次激光脉冲前数十毫秒将化学制剂快速喷洒于皮肤表面,以达降低皮温,保护皮肤,降低疼痛效果,但其仅仅是表皮冷却,深部血管并未得到保护,引出治疗后极易出现红斑、肿胀等情况。强脉冲光用于临床治疗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选择性吸收和光热作用,作用于扩张血管部位,靶器官组织吸收光能后促使局部血液温度升高,进一步转化为热能,继而发挥对血管内血红蛋白的光热作用,促使血红蛋白凝固、变形,此外,强脉冲光还可损伤内皮细胞,从而使扩张的毛细血管闭塞,达到治疗的目的。窄谱强脉冲光是近几年研发的一种新型治疗技术,其波长在550-650nm之间,该技术综合了激光和强脉冲光的优势,其不仅解决了激光结痂及高耗材的弊端,同时也解决了强脉冲光光谱宽泛不精准的这一缺陷。从以上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虽然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A组治疗后患者面部改善的效果明显优于研究B组。该结果与既往文献[10]基本吻合,进一步说明窄谱强脉冲光用于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治疗意义。

研究体会,每次治疗时应详细记录照射部位、照射剂量、治疗时间、照射频次等情况,应防止局部皮肤烧伤、局部皮肤色素沉着等情况出现;对于大面积毛细血管扩张者可适当延长冰敷时间,并涂抹烧伤药物。需注意对于怀疑皮肤癌或皮肤癌倾向者、局部或全身类固醇药物治疗者、近期使用抗凝剂//光敏剂或近期暴晒者禁止激光治疗。此外,采用激光治疗后,患者应注重面部卫生及日常生活习惯,确保面部干燥清洁,尽量避免进入骤冷或骤热环境,应让皮肤慢慢适应环境改变;再者,应谨慎使用去角质层等美容产品或美白祛斑产品,症状严重时刻采用冷敷的方式减轻面部皮肤发热、肿胀,每天洗脸次数不宜过多,另外,还应注意膳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尽量少化妆,让皮肤得到充分时间的休息。

表2 研究A组和研究B组治疗前后斑点、毛孔、紫外线光斑、红色区比较()

表2 研究A组和研究B组治疗前后斑点、毛孔、紫外线光斑、红色区比较()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窄谱强脉冲光及双波长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的方法临床疗效确切,但我们观察发现强脉冲光组患者术后体验感较好,激光术后的无紫癜、疼痛等副作用,患者接受度较高。窄谱强脉冲光对于患者治疗区域斑点、毛孔、紫外线光斑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在临床工作中可以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毛细血管光斑染料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扩张型毛细血管的发生率、眼底影像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中国染料作物栽培史
活性染料的配伍性
有趣的光斑
主角光环
有趣的光斑
夏末物语
为什么耳朵最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