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小学生通过数学的教育,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够用严谨的思维能力,处理解决所面临的复杂问题的能力。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以及教师资质参差不齐,无法做到教学质量的整齐划一,先是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的下降继而导致成绩的不理想。基于现状,如何让教师可以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对于工作热情饱满,生动有趣的教学,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当中不断地提高,取得优异的成绩,对于现行教学进行解析,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办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 小学数学现行教学方法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难转变
暴露在教学上的问题有两种,第一,对于小学数学的教育理念上的滞后;第二,教学的方式不能灵活多样。新瓶装旧酒的课堂互动就是其中的典型,教师规定出来一定的范围,在其中学生主动的思考解决问题,看似老师是在动员学生自己来找到答案独立完成了作业,其实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老师规定出来的范围恰恰是一道围墙。
(二)小组合作难收效
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和互相讨论的时间,高度的自立和民主,是一种高效的先进教育方式。当落实到具体的环境当中就出现了偏差,形式大于了内容,首先是时间过短,没有进行充分的套路,成为老师短暂休息时间,其次就是放任讨论,没有提示,学生没有目标讨论结果乱糟糟,再次对于问题的回答没有兼顾到大部分同学,仅仅停留在一小部分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身上,造成了失衡。小组合作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有了抵触心理,只是想快快地完成这一环节,丧失高效学习的优势。
(三)优差学生难同步
素质教育和新教学理念的提倡并且广泛的推广,让课堂教育有了新的变化,教师教学开始向引导方面转变,课堂上互动主动学习的氛围已经形成。可是个体存在着差异,基础性的知识适应于大部分同学,但是对于好学生来说还有余力,要是以引导为主,大部分的学生学习当中就会吃力,教育侧重点上教师犯了难。学生在学习当中就会无法完成学习目标,会使学生之间的差距加大,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小学数学教育当中,怎么样才能兼顾到所有人,得到全面的教育,完成学生各自的学习目标。
(四)问题解决难提高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当中属于重中之重。应用题非常特殊,不存在于单独章节进行细致讲解,老师把理论和现实结合在一起,放在试卷当中进行讲授,小学生因为年龄方面的原因,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办法理解透彻,这就造成了学习当中的困难,需要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解决问题不单单从数学试卷方面来看,也在考量数学知识在生活当中综合性、创新性应用。
二、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育改革之后,学生成绩的优秀不再成为单一的标准,发散思维的培养在学生教育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可以带动很多方面的进步。发散思维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独自的思考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习兴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何极大程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规则,采用一些匹配的办法来树立。
1.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受到兴趣的驱使,才会抱着问题寻找答案的欲望,孜孜不倦的学习一门知识,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就不能以传统教育那样填鸭式的教学,把枯燥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这样的做法就是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产生厌学的思想。在教学当中,老师要改善自己的方法,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主动地了解知识,运用模型,具体和抽象相结合,学生寻找答案的欲望会越来越强烈。
2.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在学校的小学生大量接触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学习当中也会遇见不懂的问题,教師需要让学生先独自想想,并且把自己不懂的问题说出来。通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提出的问题,加上老师的引导得出的结果要好过于老师按照传统的方式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记忆效果更加牢靠,循循善诱式对待学生的疑问,更能激发出学生对知识获得的渴望。
3. 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教学当中重视结果,也不能忽略过程,利用为什么的提问方式,刺激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独立思考问题,使得学生思考不拘泥一点,从而更好地培养发散性思维。教师要多利用思考题,思考题是发散性思维的表现,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完成知识点的巩固。学生提问正确和错误部分都会出现,正确的要肯定提出表扬,错误的要立刻改正避免犯错,这样表扬和改正双模式,有利于自信心的增长,激发发散思维成长。
(二)培养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能力
数学教师面临的课题也是教学过程的重点,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独立的解决问题,这样能力的提高要对现在的课程进行改革,并且需要新的一些教学方式。
1.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能力,它有助于解题思路训练。数学是逻辑思维的体现,学生通过学习,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数学思维模式。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就要日积月累的发展思维。长时间的精进才能让原本笨拙的能力变得灵敏,做到熟能生巧,不断地改进,才能让不缜密的思维,趋向于完善,整体的思路教学当中,也要对问题进行解构,把大问题变成小问题并且随机提问中等以下的学生,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从而找出其中的漏洞,加以讲解,说明后果及时改正,完善思维体系,避免出现学习过程中两极分化态势。
2. 提高抓住问题本质的训练
一道数学问题提出,首先要审题,了解这道问题表达了什么,从中找出围绕问题的相关条件,条件之间有什么因果联系,这些条件再进行组合得出结论。从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从外部条件找出内在联系。在数学教育当中,个体差异存在不同,有些学生拿到问题就会迅速的拆解,把每一个相关的条件列举出来,运用一些知识条件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整体得出答案,而一些学生只能看到一个一个独立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的培养学生把条件串联起来的能力。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一步两步多步都有不同侧重,一步应用题从题意方面、条件方面、表述方面等进行训练让学生能了解意思,两步应用题着重于条件改变的训练,问题和条件转化训练,训练学生自身对应用题的解读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多步应用题综合一步和两步的训练,进行多方面的训练,这种多维度、多方面的训练,可以培养迅速找出题目所表达内容,条件之间的因果,把一个一个小条件汇总起来解决问题能力。全面的训练,多方位的考量才能查漏补缺,在遇见问题时结合条件抓住问题本质,处理解决问题。
3. 夯实基础,熟练运用
数学学习当中要经历两个过程,
第一,利用现有的经验去解决问题找到答案或者知识,
第二,熟练地运用已经学到的数学知识,放到陌生的环境当中,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努力拥有这种能力就朝着高水平迈进。问题从来都不是简单且熟悉的,需要能够在陌生的问题当中,分析问题,找出内在的联系,运用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这也是教学当中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才能激发出好奇心。
4. 主动的学习,运用数学理论解决问题
要达到这个目的教育工作者就需要从现有的教育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改变教育理念进而发展出来一套方法,生动的课堂培养出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学习到数学的精髓,遇见问题运用逻辑思维多方面的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继而可以运用数学理论有效转化,应用到生活各个方面,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正所谓千垒之台,起于累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基础,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当中获益良多,可以让人有不凡成就,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从细节下手,从小学生抓起,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当有了良好的独立、细心、勤思考的习惯之后,不光在学习数学方面,学生日后学习和发展当中,良好习惯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 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在课前准备好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知识。課前预习可以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点,带着问题听课,才能有效的解答预习中的疑问,但知识预习往往做得不好,这是因为检查难度很大,小学生回家很难做到预习功课。这需要采取两种方式,第一,在上课后抽出一小部分时间,对预习功课进行抽查;第二,如果不能抽查,那么就在上课固定的一小段时间,让学生迅速地翻看本章提要,让学生有个印象,从而进行下一步学习。
2. 上课认真听讲
一堂课当中,持续的注意力集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容易听着课就溜号,错过知识点,理解不透彻,无法解决问题。小学生因为年龄上的原因这一方面就更为严重,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如何能够保证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就需要改进教学方式,让课堂生动有趣,老师也要时时提醒集中注意力。
3. 培养踊跃发言的习惯
上课提问学生踊跃举手,当叫起来答题时难免会紧张,致使说话颠三倒四,这时候要安慰好学生,让学生先平复下心情,慢慢地表达出来,声量大小适中,当实在不能表达出来的时候,不要着急顺势引导,让学生可以顺利地表达出答案,给予充足的时间,安静认真地听取回答,当回答正确要给孩子鼓励掌声,如果没有答对也不要紧,认可学生敢于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勇气,并且指出错误在哪里,加以改正,让学生觉得即使答错了也不要紧,这样就不会出现畏惧表达的现象出现。
4.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书写习惯的培养,是培养小学生学习态度的一个体现。工整的书写不仅能反映出掌握知识的程度,也能反映出学习习惯。在完成作业当中,运用到工具的时候,不能随手上来乱画,致使作业歪七扭八,潦草的字迹也容易使具体的符号数字不容易辨认,检查错误的时候容易忽略过去,难以发现。当发现这样情况出现的时候在作业上进行标记,并且加以批评要求进行改正,细节放纵,无法让习惯养成,对于小学生的监督引导有助于习惯的养成。一张干净整洁的试卷不仅让老师批改起来顺畅无比,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好榜样。
作者简介:王永平,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羊永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