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长,夜未央

2020-06-24 12:52王悦阳
新民周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天灯夜市

王悦阳

歲月长,夜未央。中国人的夜,有诗有酒,有曲有茶,有美食,有情怀,更有说不完的故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在美丽的中国诗词里,夜晚的景色较之白昼,总是荡着别样的温暖,以及丝丝烟火气,令人难忘。

从古至今,中国人的夜晚是热闹的,柔情的,诗意的,既充满着浪漫精神与愉悦享受,又不失一缕清雅,一段风情。

岁月长,夜未央。中国人的夜,有诗有酒,有曲有茶,有美食,有情怀,更有说不完的故事。

夜市古已有之

早在殷周之际,夜市就已经有了雏形:《周礼·司市》上说:“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即是说白天做的都是商贾之间的“大生意”,而太阳落山后一般都是市民及个体小商贩之间的零碎买卖。严格地讲,夕市相当于今天的“晚市”,还并非真正的夜晚。

顾名思义,夜市与“日市”相对,指从黄昏到黎明时间段的商品劳务交易活动。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东汉桓谭的《新论》中,但汉代“夜市”比之后世的夜市,仍有相当的局限性,仅反映了中国夜市在萌芽时期的概貌。夜市真正意义上的发端与繁荣,还看唐代。

盛世繁华的大唐,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商品交易需求旺盛,全国各大中城镇都出现了一定规模的夜市。北方,长安的夜市最繁华;南方,扬州是典型,“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近年热播的影视剧《妖猫传》《长安十二时辰》等作品中,经常出现大量长安夜市的场面,不仅花灯光耀如同白昼,商业更是发达,酒肆饭馆、街巷集市、秦楼楚馆、百业杂集……从普通的衣食住行到娱乐活动,应有尽有。

唐朝的夜市,并不是任谁想去就能去的。当时的长安城宵禁极为严格,城内的道路呈棋盘式分布,皇城外被划为东西两市、百余个里坊,坊和市的四周都被墙封闭,晚间只要坊门关闭,坊内居民便无法出入。只有每年的上元节期间,官府才允许普通市民晚间尽情游玩。但宵禁对贵族们却是毫无限制的,所以平时街边各种酒楼仍旧会夜间营业,热闹非凡。

随着贸易需求的扩大,各城镇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夜市,但参与阶层都仅限于贵族。市井间悄悄开启了“鬼市”,在唐朝的“鬼市”多是胡人贩卖进口商品的地方,稀罕奇怪之物应有尽有,充满了异域风情。这一点,在徐克的电影《狄仁杰》系列中,也曾有充分的展示。

到了中晚唐,坊市内外夜间经营逐渐增多,夜晚消费场所多为酒楼妓院,消费者多为官僚士大夫、仕子及行商。西京东都夜市不绝,规模日渐隆盛,成为值得关注与赞叹的唐代社会生活风俗意象。

上海博物馆2020年度的首次夜间开放,除开放“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无尽意——赵朴初书法艺术展”“高斋隽友:胡可敏捐赠文房供石展”之外,还将搭建文创集市、推出茶室餐饮服务,打造“展览+ 文创+ 轻餐饮”的综合性夜场活动。摄影/ 郭新洋

统治者废除宵禁,明令允许开设夜市,则是北宋时期的东京,这也堪称中国历史上“夜间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首先是夜市延长了经营时间,分为不同的三个时间段,同时,夜市中以食物为主的商品种类繁多且有季节性变化,在经营方式上,既有商铺也有流动商贩,并涉及节庆娱乐活动等,参与面极广。

越是夜深,戏迷的精神越好,角儿的状态也越棒,台上台下,此时此刻完成一场共同陶醉的艺术盛宴。

夜市究竟啥好玩

两宋时期夜市达到高度繁荣,以北宋东京、南宋临安为典型代表的大中型城市夜市形成规模经济。不仅有商圈夜市,还有流动夜市;有饮食服务夜市、传统娱乐夜市,还有文化娱乐夜市、休闲旅游夜市……夜市已然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彰显出宋代城市化进程和商品经济前所未有的发达。

宋代的夜市究竟啥好玩?

首先是观灯。古代没有电灯,照明完全依靠火烛。火烛最初在意驱魔祛鬼,以求来年平安丰收。唐宋以降,在上元灯节这天,观灯赏月的热闹场面可谓是盛况空前,上至宫殿楼阙,下至长街闾巷,无不张灯结彩,焰火冲天。若是赶上瑞雪飘落,在华灯朗月下纷纷飘洒。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便能体会“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幽幽古意。

除了观灯,古人在夜间还会进行放天灯的活动,放天灯是过去人们在躲避盗匪侵袭而四散逃逸之后,以燃放天灯为互报平安的信号。由于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这一天,人们放飞天灯来庆祝。其后逐渐演变为向上天祈福许愿的民俗活动。天灯上写满了人们心里的各种祈愿,希望天灯能上达天界,让自己的愿望被上天看到并得以实现。除此之外还有河灯与水灯……迄今为止,无论是元宵灯会还是天灯祈福,作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代表,这一习俗保留至今,生生不息,甚至影响到了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周边国家的夜生活与民俗习惯。从这点上来看,几百年前的古人,与今天的我们,不仅抬头望见的是同样的一轮圆月,眼中之景,心中之情,也是亘古未变,一脉相承。

夜市的另一大作用,是给青年男女见面、约会,甚至相爱的机会。在古代,年轻女孩多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出门游乐购物,这也给未婚男女相识相恋创造了条件。且不论自古至今无数诗词歌赋描写过夜晚相会的情人,汤显祖的《紫钗记》里更是把男女主角的相遇安排在了上元灯会……单就影视作品来说,《大明宫词》中少年太平公主与日后夫婿薛绍在夜市上的首度见面,就曾引起多少观者的感动与羡慕!

除却民俗与感情交流的作用,古代城市夜生活最核心的主题自然还是经济。夜市上店铺林立,摊商云集,不仅有纺织品、金属器皿、文化器材、漆器,也有茶、酒、糖,乃至陶制品……以及各类生熟美食,五味杂陈,丰俭由人,充分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此外还有百戏杂耍、丝竹弹唱、参军滑稽等各种文艺演出。据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记载,市集上衣帽扇帐、盆景花卉、鲜鱼猪羊、糕点蜜饯、时令果品,应有尽有,不仅如此,甚至夜市接早市,通宵达旦,一年四季,天天如此。

提到宋朝夜市的美食文化,首先要说的是酒楼。其中“樊楼”是汴梁城的“头牌”。樊楼位于宋都御街北端,又名矾楼,高三层,据说在它上面能俯瞰皇宫。《水浒传》里宋江等人来逛汴梁的夜市,就选择去了樊楼。

除了酒楼,民众常光顾的小吃街也比比皆是。宋朝人喜欢吃羊肉,其中最喜欢的一种吃法叫做批切羊头,是将嫩滑爽口的羊头肉细细切了,肥瘦相间,红白分明,佐以陈醋、辣子,乃是佐酒的最佳小菜。关于羊肉的热爱让宋朝人研究出了各种美味的羊肉料理,有直接将羊肉放入炉内烤熟的炕羊,还有炭烤的炙子骨头(羊胁排),煎熬的酒煎羊,慢炖的鼎煮羊羔,用外皮包馅卷成条状的羊头签、羊舌签等。夜市的肉食当然不止限于羊肉,还有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杂碎)等。

肉食之外,蜜饯点心自然也是不能少的,宋朝人当时就已经掌握了从牛奶中分离奶油的技术,有种叫做滴酥的蜜饯,就是一种用奶油做裱花的小点心,先将奶油搀上蜂蜜,混入蔗糖,待其凝结以后,挤到盘子上,一边挤,一边旋转。奶油坨底下圆,上头尖,还有像螺纹一样的纹理,又被叫“滴酥鲍螺”, 咬一口奶香醇厚,欲罢不能。《金瓶梅》里西门庆想念死去的李瓶儿,就是看见案头有一盘“鲍螺”。此外还有夏日专属的麻腐、鸡皮麻饮、细粉素签、砂糖冰雪冷元子、淹水木瓜、砂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咸菜、杏片、梅子姜等开胃小菜和清凉甜品,无不是绵密香甜,清爽舒适。

酒楼茶坊满足了舌尖上的诱惑,对于娱乐的追求自然也不能少。当时,勾栏里的文化娱乐节目也是多种多样,有杂剧、傀儡戏、影戏、杂技、散耍、说史书、讲故事、谈经、舞番曲、诸宫调等等,多讲述历代名人故事,传奇演义,或是儿女情长的“爱情偶像剧”。这一传统,也直接影响了民国时期的戏园文化,不仅风靡全国的大小角儿轮番上演,戏园更是交流感情,欣赏艺术甚至品尝美食的“大观园”,当时京城大大小小的戏园,每天晚上笙箫管笛,胡琴锣鼓不断,从谭鑫培、余叔岩到梅兰芳、杨小楼……文武昆乱不擋,好戏连台,精彩纷呈,往往演到角儿登场的“大轴”,早已是午夜时分,可越是夜深,戏迷的精神越好,角儿的状态也越棒,台上台下,此时此刻完成一场共同陶醉的艺术盛宴,至今这一盛况依旧令人留恋、向往不已,也促进了京剧成为国剧,自宫廷贵族到贩夫走卒,无差别无代沟的共同痴迷状态与大繁荣、大发展的艺术境界。

6月15日晚,数百盏“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层层叠叠在杨浦滨江绿之丘上点亮,映衬着光影下雄伟的杨浦大桥,美轮美奂、壮观绝妙。摄影/ 刘歆

穿越古今的人间画卷

经元代的低迷之后,明、清夜市再现繁盛。除传统夜市经营外,还出现了主要用于商品集散的城外夜市,增加了更多的属于生产性的经济活动。清人宣鼎的《夜雨秋灯录·古泗州城》记载:泗州城“人物往来贸易若夜市”、“夜市三条人似蚁”。夜市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脉络前行,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种激活城市经济和生活的催化剂,演化成一种特殊的城市经济形态。

不仅如此,在苏州、杭州等地,更是出现了许多风雅至极的“夜文化”活动。在其中,袁宏道《虎丘记》一文中记载的“中秋曲会”,成了明代至今依旧清雅的一轮明月。明代嘉隆以后,戏曲艺术活动分外繁盛。每年中秋,在苏州虎丘山举行的昆曲大会,是以演剧与唱曲竞赛为娱乐的民间节日。这种曲会从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中期持续了一二百年。其间数辈文人有很多咏唱这个节日的诗文,袁宏道之文,写来最为传神——“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该文记述了中秋夜苏州人游虎丘的情景,其中写得最精彩的是有关唱曲的场面。从开始“唱者千百”,到后来“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最后“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层层深入,情景交融,把读者引入到一个若有所失,但更有所得的境界里。短短一篇文章,不仅写出了姑苏当年的繁华热闹,也充分印证了余秋雨所说的昆曲鼎盛时期曾经拥有整整两百年的“全民审美高潮”,全文声、色、景、情的浑融一体,读之令人难忘。

无独有偶,关于虎丘中秋夜曲会的风雅盛况,被誉为“明末第一才子”的张岱也曾着力描写过。张岱之笔,犹如摄影机镜头,把虎丘中秋的情景尽收眼底——“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听者方辨句字,藻鉴随之。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箫一缕,哀涩清绵,与肉相引,尚存三四,迭更为之。三鼓,月孤气肃,人皆寂阒,不杂蚊虻。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此时,表演者与观众的神情契合无间,却又不知其所以然,“不敢击节,惟有点头”八个字传写出了那种不可言传的意境。

张岱是品赏昆曲的大行家,因此行文落笔,以戏曲行家的那种晰毛辨发功夫,在袁宏道大作之后百尺竿头更进一尺,至妙至绝,也为明清时代“夜之风雅”,勾勒出一幅绝妙绝精的传神画卷。

自唐及宋,由明入清,中国人的夜生活伴随着美食、美酒、美器、美乐、美景……一抹烟火气,一丝清雅气,无不体现了中国人“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与哲学。如今,各地的夜市热闹依旧,特色鲜明,仿佛与古时繁华重叠,也成为一道穿越古今的人间画卷。

猜你喜欢
天灯夜市
大观楼夜市掠影
夜市上的男孩儿
玩遍云南还有这些“宝藏”夜市等你来打卡!
文化夜市“点亮”福州夜生活
偶 遇
自制“孔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