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发年终奖

2020-06-24 09:38佚名
今日文摘 2020年20期
关键词:臣子赏赐年终奖

佚名

每到年终,年终奖成了上班族们一年中最大的期待,年终奖发多发少,直接导致有人欢喜有人忧,毕竟花钱如山倒的春节能不能过好,就指望年终奖了。然而,年终奖并不是今人的创举,在古代就有了,只不过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行情。

汉代时,因为皇帝在腊月腊日(即农历腊月初八)颁下赏赐,所以汉代的年终奖叫作腊赐。当时官员的第一梯队是三公,相应的赏赐也是最高的,能够拿到20万钱,如果根据购买力换算,折合现在的人民币10万元左右,相当于三公一年的工资;得到赏赐的最低级别是虎贲郎,只能拿到三千钱,不过也差不多是他们一个月的工资。

更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是,汉朝除了腊赐,还有春赐,即在立春那天,皇帝会派人到各位大臣家中送物品,其中赐文官司徒、司空帛30匹、九卿15匹,武官太尉、将军各60匹,执金带吾、诸校尉各30匹。虽然相比腊赐,春赐要少一点,但聊胜于无嘛。

至于汉代的基层公务员,他们得不到皇帝的赏赐,便自己想办法——将往来公务时包裹公文的皮质、丝绸、麻布等材质的袋子拿到二手交易市场贩卖,得到的钱在部门里分一分,就当作年终奖了。

有大方的皇帝,就有小气的皇帝。唐高祖建立大唐后,因为长久战乱、民生凋敝,当时官员的年薪比汉朝有所下降,甚至有的地方官都没有年薪,年终奖更是看人下碟。

唐太宗贞观年间,百官在年终考核中,如果成绩上等,可以另得一个季度的俸禄,这大概相当于发年终奖了。但对地方衙门,朝廷则让他们拿着朝廷的公款和同僚的集资到民间放高利贷,所获的利息大部分自留,小部分上缴朝廷,自留的部分就归入地方小金库,当作他们的年终奖。

宋代的官员,也许是因为平时的薪酬就很丰厚,主要包括正俸(钱)、禄粟(米)、职钱、公用钱、职田、茶汤钱、给卷(差旅费)、厨料、薪炭等,所以在年终时得到的赏赐很少。宋代皇帝是在冬至给高级官员发放年终奖的,每人发5只羊、600斤面、250斤大米、两坛黄酒。

相比之下,明朝官员就有点可怜了,没有年终奖不说,平时工资也少得可怜。正一品官员的月工资只有500公斤大米、1800文;正七品更低,只有65公斤大米、160文,就这么点钱,官员们还要支付他们幕僚、随从的工资,和平时的办公费用,所以明朝官员们铤而走险、大肆贪污,变成了一种常态。

而清朝皇帝发的年终奖,也仅限于王公大臣,一般是一对大荷包里装着各色玉石八宝一份;小荷包四对,内装金银八宝各一份;又小荷包一个,内装金银钱四枚、金银锞四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值钱的。

而普通的京官没有皇帝的赏赐,“油水”相对于地方官员也少得多,但是他们一方面职权比地方官员大,另一方面消息灵通,所以他们虽然没有年终奖,但是会获得地方官员用来买照应和消息的“春节过节费”,名为“炭敬”,意思是为京官购买取暖木炭的孝敬。

总之,不论皇帝老板给臣子发多发少,“年终奖”示天恩于臣子的意义远大于其实际价值,最终目的在于激励臣子对皇帝老板忠心不二。

(孙可红荐自《百家讲坛》)

猜你喜欢
臣子赏赐年终奖
古人也有年终奖
西夏赏赐制度述略——以律令为中心
国王的赏赐
北宋赐茶初探
年终奖
臣子与飞蛾
话里话外年终奖
2011年终奖之硬数据与软吐槽
臣子与飞蛾
清朝赏赐琉球国王及其来华使节制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