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 沈佳音
爆款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的宣传文案写道:“三十而励。三十而立。三十而骊。”紧接着,又是电视剧《三十而已》大热。
它们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三十岁。我们为什么对这个年龄如此敏感?三十岁真的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吗?
今年,第一批90后三十岁了,他们开始与“脱发”、“老阿姨”、“中年危机”这些词相伴,可是他们分明又还很年轻。7月,中国青年报社对200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0.5%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会有年龄焦虑,52.2%的受访者偶尔会感觉到,30-34岁是最容易出现年龄焦虑的年龄段。
年龄原本只是一个刻度,标记着个体生命与时间的关系。但是三十岁的时候,我们,尤其是女性为什么会对年龄感到焦虑?
三十岁的困境
死亡和衰老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进入三十岁,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身边人的离去,有些甚至是同龄人,从而对生命的有限性有了切肤之痛。而且,到了这个年纪,一个人承担的责任往往更重了,父母渐渐老去,下一代嗷嗷待哺,不能像二十多岁那样随心所欲。《三十而已》中,几位站在30岁门槛前的女性更像是现实生活中不甘于妥协,又要委曲求全的中年人。
除此之外,年龄焦虑的背后还隐藏着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塑造和影响。在传统文化语境里,“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几个特殊的节点。人们习惯于以此为参照坐标,对照自己的人生规划是否符合主流的标准。假如在30岁没有成家立业,在40岁还没有把人生的赛道开拓得足够宽阔,那么这样的人生很可能会被质疑不够正确,不够标准。
《三十而已》里,“沪漂”王漫妮的家人催促她赶紧离开上海回家发展,讨价还价中,王漫妮给出的时间节点正是三十岁:三十岁,如果在三十岁买房和嫁人两个条件一个都没有达成的话,就踏踏实实回家。编剧张英姬生于1985年,在接受一条的采访时,她解释:“我处在30岁这个年龄,一方面感觉到现在社会给女性的选择更多了,另一方面也察觉到选择带来焦虑。外界对女性又是比较苛刻的,身边人都对你有期待,你也会希望自己做到完美,否则就特别自责。”
年龄对于明星也同样残酷,尤其是女明星,她们同样会被催婚,会面临事业的瓶颈。在当下的环境下,三十岁就像一个魔咒。歌手李斯丹妮的经纪人说,艺人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其实和菜市场待挑选的菜一样,稍微有点发黄,别人就不要你了。这也是大部分人对于三十岁的感受,开始拥有在生活和事业上的主动权,拥有选择的余地,但是压力也随之而来。
在年龄的话题上,女性似乎更易感到焦虑。到了30岁时,危机感来得更加猛烈。这也和女性承担着生育后代的职能有关。就像《三十而已》中的顾佳说的,出月子时她意识到顾佳已经死了,活下来的是许子言的妈妈,女性完成结婚生子后,会被固定在母亲的位置上。传统观念要求女性要在这个阶段完成身份转变,其中附带的责任是,你即将失去一部分自我,转换成妻子和母亲。但是对于男性来说,他只是多了两个身份,并不会缺少什么。
“一些固定的文化和社会性别的偏见压迫着女性。在大城市的女性可能好一点,可是在二三线城市或者是农村地区,对女性的这种制度性的压迫和文化性的压迫就更多了。”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副教授吴畅畅说。他介绍,过去国产影视剧中有关中年危机的故事大多发生在40岁上下的男性身上,《三十而已》是对40岁男性中年危机故事的延续。“男人四十,女人三十,有区别,又有共同点,即人生道路选择的疑惑,30岁的女性跟40岁的男性都会处于同样的结构性的困境当中。丛林法则会提醒每一个人都应该不断地往前冲。”
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媒介宣传,那些年轻有为的社会精英通过示范效应,把成功变成一种必然性。但是被剪辑过的人生故事,往往只能展现一个人成功的剖面,压缩了奋斗过程和时间成本。在现实生活中,上升渠道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当很多人站在30岁的节点,认为自己经过多年的打拼也该完成这一阶段的人生抱负时,却会遭遇现实的打击。《三十而已》之所以让很多人产生共鸣,就在于它没有像以往很多电视剧那样允诺成功和幸福,生活还是给了主角迎头痛击,比如王漫妮在三十岁还是没能完成自己当初的目标。
青春崇拜
《乘风破浪的姐姐》的出发点是关注30+女性的多元魅力。但当资深媒体人葛赟之看到姐姐们站在舞台上,复刻18岁的女孩们在选秀节目里的汗水、梦想、青春、努力时,感到有些失望。
舞台上,比赛规则的设置使得帅炸燃的劲歌热舞能得到更多现场投票,大家在趋利避害中放弃了本应多元的呈现。“期待看到她们在面对一首唱跳歌曲或者抒情歌曲时,会不会有新的表达方式。但是到后面,她们还是用一种纯体力的方式应对它。当你希望她们正面抗击这个难题,给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她们却用了一种最安全的方式。”葛赟之说。
舞台下,女星们看起来都要比实际年龄更加年轻,皮肤、身材保养得当,黄圣依、钟丽缇也都表示过自己永远是18岁的样子。这个本该呈现30+女性成熟魅力的节目,仍然在无意中流露出对青春的崇拜。
节目这种反自然主义的资本操纵让吴畅畅觉得不舒服。当他看到50岁的钟丽缇在舞台上边唱边跳蔡依林的《舞娘》时,他觉得挺意外的。“为什么要跳一支少女的舞蹈?现在连蔡依林都不一定会选择跳这支舞了。她们又被同化到20岁女性的状态,这让我觉得节目有点虚伪了。20岁有20岁女性的美,30岁有30岁女性的魅力,但是节目传达的信号是,不行,还是要留住美貌,留住容颜,但这个事情是很反自然的。”
在我们的大众文化中,对于青春、美貌、活力的追求一直源源不断。在影视市场上,大女主戏大多是20多岁年轻的女性,因此85后女星们即便结婚生子,也仿佛冻龄,保持着青春靓丽,把自己塞进最小尺码的裙装,依旧演绎着青涩、少女的角色。而中老年的女性角色大多是形象扁平的婆婆或妈妈,少有探究她们的内心世界的作品。
“年龄就成为一种商品,年纪越老就意味着边际效益递减,意味着商业效益就没有了。”吴畅畅说。几年前,他在一个电视会议上听到一位电视台台长说,我们以后专门做给年轻人看的电视节目。几位年纪稍大的与会者感到惊讶,反问道,那我们老年人看什么?
当文化产品和媒介信息不断鼓吹、赞美青春时,年龄焦虑自然而然就成为附赠品。每一代人都会被更年轻的一代顶替,当青春不再,该如何守住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
乐评人郭小寒就认为,成熟女性的美不一定要用容貌、身材、活力、性感来界定,这仍旧属于世俗、传统的评判标准,“是还在用少女的标准去要求成熟女性”。“成熟女性更有母性,更像一只母狮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智慧、耐力、包容度也在增长,我会更欣赏这些。我不觉得年龄大的女性还要展现荷尔蒙依然在,荷尔蒙该退就退,退完了之后,你还是很有力量。”
吴畅畅看到49岁的陈松伶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唱音乐剧就觉得很自然。“她不怕自己显得年纪比较大,她不怕。这个方式让我觉得她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容颜,面对自己的状态。我觉得年龄更像是一种心理状态,我只要心态年轻就可以了。”
多阶段人生
《乘风破浪的姐姐》中,葛赟之最喜欢的一个表演是阿朵、宁静、袁咏琳合唱的《兰花草》。舞台上,三位女星的台风大气、沉稳,歌名里的兰花草比喻女性,无论是合唱歌词中的“无需谁在旁,裙裳亦飘扬”,还是说唱部分的“闯浮世,抱憾事,念情诗”,都是成熟女性的处事态度。“它让人感觉到一种蓬勃的力量,那种力量就是女性在经历过这么多的社会历练之后她的气场,可以衬托出这个曲风和表演。”
采访中,记者问过很多人同一个问题,你是喜欢30+的自己,还是20+的自己。答案不尽相同,郭小寒的答案是,喜欢的是不再考虑年龄的自己。在她看来,年龄像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不能用来界定一个人。
更幸运的是,如今我们已经比孔子说“三十而立”的那个时代长寿多了。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5岁提高到了2019年的77.3岁。而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日本人平均寿命为女性87.45岁,男性81.41岁,均刷新纪录。
英国伦敦商学院经济学家琳达·格拉顿和心理学家安德鲁·斯科特为MBA学生开设了一门课叫“百岁人生”,大受欢迎,随后又出版了同名书籍。有着长寿的预期,未来的生活将不会单纯分为学习、工作、退休三个阶段,而是多重阶段,有了很多过渡期。“各位可以想象,自己将拥有两段或三段不同的职业生涯:在其中一段,我们尽可能努力赚最多的钱,每周工作最长的天数与时数;在其他阶段,则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
这意味着人们可以不再像上个世代那样活得循规蹈矩,务必在某个时间节点完成一段人生任务。年龄不再与人生阶段挂钩,当人们的人生步调不再统一时,人际关系也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人们更加长寿,养育孩子后剩下的岁月就更多,这很可能会减少性别不平等。
而且“三十而立”中的“立”,并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我认知的觉醒。
焦虑也未必是一件坏事,焦虑是因为有危机感,从而更懂得选择和珍惜。
三十岁了,我们更懂自己。
(林蔓雨荐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