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四三二模式实践

2020-06-23 13:19夏璇莫湘益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5期
关键词:育德危机心理健康

夏璇 莫湘益

[摘           要]  随着高校校园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加强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关键环节。坚持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坚持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和日常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搭建活动、宣传、培训和信息四个平台,培养大学生自助、求助和助人的“三助意识”,抓住“早发现”和“一抓到底”两个环节,对开展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四三二模式实践具有良好作用。

[关    键   词]  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心理危机干预;四三二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5-0016-02

201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重视心理问题的及时疏导,加强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严重心理危机个案的发生。”2019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6个狠抓,扎实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安全稳定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针对“关键少数学生”开展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事关学生的安全、学校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一、心理危机的内涵

“心理危机”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G.Caplan,1954)首次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都在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的稳定态度,使自己与环境稳定协调。当重大问题和剧烈变化使个体感到问题难以解决,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累,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混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的状态[1]。

二、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四三二模式实践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朝向普遍化与严重化发展,被视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频频发生学生自戕与残害他人生命的悲剧,既给许多家庭带来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也不断刺痛着社会公众的神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朱德林等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相当薄弱,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和理解还存在不少偏差,部分学生的生命态度有消极倾向,对未来缺乏信心,需要予以关注、引导[2]。杨帆等研究表明,学生危机心理状况多样,采取有效的流程进行发现、排查、化解等工作十分有必要[3]。李国政研究显示,大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有些心理状态仅在特定环境体现出来,若缺少学生跟踪机制,则学生心理评估会更加片面化[4]。结合以上问题,本研究通过树立“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坚持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和日常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在“育心”工作中突出思想价值引领,在“育德”中融入心理咨询技术方法,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四三二模式实践。搭建活动、宣传、培训和信息四个平台,加强宣传普及,开展积极预防,从而防止危机;培养大学生自助、求助和助人的“三助意识”,拓展信息来源,实现积极干预,从而化解危机;抓住“早发现”和“一抓到底”两个环节,规范工作流程,保持动态追踪,确保干预效果。

三、打造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四三二模式

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四三二模式即搭建四个平台,培养三助意识,抓住两个环节。

(一)搭建“四个平台”,强调积极预防

建构活动平台、宣传平台、培训平台和信息平台,开展心理危机通识教育,实现积极预防。

1.活动平台

以生命教育树意识,打造生命教育特色活动。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能够润泽人的生命,唤起人们对未来美好人生的渴盼与追求,发挥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独特作用[2]。通过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命观。例如,连续10年开展“生命·感恩”“生命·责任”“生命·践行”“生命·奋斗”系列活动,“不奋斗无青春,绽放生命坚韧之美”主题活动等,这些宣传活动受众面广、学生参与度高、影响较大。并凝练“生命四美”概念——生命独特之美、生命梦想之美、生命坚韧之美和生命平凡之美,写入教材《生活中的心理學—阅生活 悦自我》中。

2.宣传平台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网页、公众号、微博等渠道,进行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1)打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品牌课程,改革心理健康必修课教学,重点培养大学生“三助意识”,将生命教育和危机干预知识融入课堂中,着力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积极心态,减少危机的发生。(2)利用公众号推送相关知识,如抑郁症预防小视频、精神疾病小知识等,在关键时间节点发出温馨提示。(3)通过“家长心理课堂”“亲子心语墙”,定期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和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大学生建立家庭在内的社会支持系统,形成心理危机的保护性因素。

3.培训平台

通过对心育专业团队、辅导员团队、学生心理朋辈互助团队和基层服务团队四支队伍进行培训,培养心理危机信息觉察能力和异常情况应对能力。(1)提升心育专业团队能力,拓宽育人视野。一方面,提升心育团队育心能力。公派专职教师外出参加心理培训,邀请专家来校进行培训和督导。另一方面,提升心育团队育德能力。组织心育专职教师学习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将辅导员和校医加入心育教学团队,促进两支队伍交融互补。(2)提升辅导员团队育心能力,实现育人延伸。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危机意识。打造“声声入耳 句句入心——辅导员谈话技能训练营”,紧扣“成长辅导和危机应对”两个辅导员工作重心,绣花般打磨谈心谈话技能。(3)强化学生互助团队“三助”意识,训练育人帮手。开展朋辈互助队伍校级培训、院级培训,促进其自助、求助和助人的“三助”意识提升。(4)增强后勤服务团队的危机识别能力,拓展育人阵地。针对宿管员、保安员、保洁员每年开展2次危机干预培训,提升心理危机发现与报告的敏锐性,明确危机上报的流程,扩大了心理危机早发现、早报告的渠道。

4.信息平台

(1)构建覆盖全校的心理危机信息网络。通过周日晚点名制度,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周日晚集中召开班会,下达政策通知,清点学生返校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动态。通过学生信息员对发生在班级、宿舍中的危机情况进行收集上报。充分利用宿管、物业、保安等渠道收集信息,确保早发现。针对重点关注对象建立家校联动制度。(2)完善心理危机信息排查制度。每周对全体学生进行排查,关键时间节点(如开学前后、考试前后、季节交替)时对特定群体学生(如毕业生群体、三困生群体)进行不定期排查。每年针对全体毕业生进行多轮排查,分别在毕业生返校、论文审核、论文答辩等关键节点进行,对排查出的重点学生严格落实“一人一策”,确保毕业离校期间的安全稳定。(3)开展新生心理测评。全面掌握新生心理状态,筛查出的重点对象经过回访确定关注等级。

(二)培养“三助意识”,实现积极干预

通过班级、寝室建立学生心理朋辈互助队伍,经常化组织培训,促进其自助、求助和助人的“三助”意识提升。自助意识:通过课堂教学、宣传活动等形式,让越来越多的学生重视并学习应对心理危机与提升心理健康狀态的方法。求助意识: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澄清对心理咨询的误区,在自己无法解决时及时向心理咨询老师求助,以尽快解决问题。助人意识:大力普及心理危机基本知识,力求每位学生都掌握一定的危机识别知识,对周围陷入心理危机或存在自杀危险的学生,及时给予关心帮助。

(三)抓住“两个环节”,确保干预效果

“早发现”环节。主要通过信息平台发现危机信息,及时上报,尽早干预。“一抓到底”环节。(1)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干预方案的落实。(2)启动家校联动机制,让家长参与心理危机干预实施的各个环节,共同做好安全保护、情绪安抚和后续追踪工作。(3)医校协同,做好转介。建立畅通的转介绿色通道,确保学生及时就诊和治疗。(4)加强追踪回访。每学期初对全校心理危机干预学生全面追踪回访。(5)严把复学关。对因心理疾病而休学的学生,必须持专业医院专业证明,且经面谈后方可复学。

四、结语

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四三二模式实现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从被动干预转为主动预防,从关注心理问题到关注成长问题,从干预少数学生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三个转变,实现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将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相结合,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将原本冰冷、刻板的危机干预工作向温暖、人性化转变。化解学生心理危机,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品质,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沈德立.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朱德林,朱文博.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现状及其对策[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19(5):53-56.

[3]杨帆,韩睿.基于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的高校安全稳定防控工作初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9):4-5.

[4]李国政.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3):167-168.

编辑 尹 军

猜你喜欢
育德危机心理健康
探求中考毕业班级足球的育德路径
班主任:坚守课堂育德的教学初心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危机来袭/等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