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文光
【摘要】没有思考的物理学习是不能消化物理知识的,是没有灵性的,只会越学越迷茫。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不思考、假思考和浅思考等制约物理教学效果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效思考,提升物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趣味;激发;梯度;疏导;生活;促进
初中物理是多实验、多规律、多概念和多公式的学科,且涉及面宽、知识量大。初中物理教学不但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物理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设计制作能力、解释现象能力、解题计量能力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有效的思维加工,更易建立物理概念,发现和概括物理规律。没有思考的物理学习是不能很好地消化物理知识的,是没有灵性的学习,学生只会越学越迷茫。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不思考、假思考和浅思考等制约物理教学效果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效思考,提升物理教学效果。
一、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思考兴趣
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教师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就会化为灰烬。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可有效诱发学习动机,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会产生破解物理奥秘的强烈愿望。
教学“平面镜成像”时,首先引导学生欣赏猴子捞月亮的多媒体情景,之后让学生思考讨论:猴子为什么没有捞上月亮?引出课题:平面镜成像。接着学生观察几个生活中常用镜子和映在镜子里事物的特点,通过讨论,学生得出:几个生活中常用镜子的表面都是平的。用它们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最后顺势引导学生得出: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像。
教学“大气压强”时,向学生展示“覆杯实验”,我将纸片盖在杯子口,然后倒转过来,纸片由于重力掉下来。然后在杯中装满水,将纸片盖在杯子上,再倒转过来。学生发现纸片居然没有掉下来。我提问学生纸片没有掉下来的原因,反应快的学生会回答“纸片被水吸住了”。然后我将杯中的水倒掉一半,用纸片盖住后再倒转过来,学生见到纸片又掉了下来。我趁势提问刚才的学生“为什么现在水又没有把纸片吸住呢”?通过这个小实验,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纸片究竟是被谁托住了?并适时引出“大气压强”的课题,学生就这样兴致盎然地往下学了。
物理研究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应找准兴趣问题切入点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思维冲突,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复杂事物合理简化,使其步入发现规律性、建立新概念的大门,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敏锐能力。
二、梯度性问题情境,疏导思考过程
学生按教师支解难点的梯度性问题,通过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层层推进和步步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和实验操作过程中进行思考,掌握物理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这样能帮助学生梳理思考过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学“测量液体的密度”时,笔者先让学生借鉴“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步骤,猜想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活跃的学生会马上给出诸如“测量空杯质量—测量空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量液体的体积”的实验思路。笔者不急于指出其错误,而是先让学生自己按照这一思路进行实验,并在其计算出密度数据时,通过好奇或惊讶的方式来暗示学生“烧杯中还残留有液体”,并让学生总结归纳出,这一错误实验思路会使“因为体积偏小而导致计算出来的液体密度偏大”。
通过上面学生的思路,笔者会适时地给予学生提问三连击:将液体从烧杯倒入量筒中,能够完全倒干净吗?将液体从烧杯倒入量筒中时,量筒中液体的体积示数是准确的吗?如果量筒中液体的体积示数是准备的话,而量筒中的液体和烧杯中的液体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能够知道量筒中的液体的质量,通过密度公式计算出量筒中液体的密度,是不是就可以了?
通过这样层次性的提问,让学生深入思考,将“求烧杯中液體的密度”转移到求“量筒中液体的密度”,并最终归纳出“先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把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并记录体积—再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这一正确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
在进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之前,先让学生思考: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作用。根据什么知识可求电阻?需要那些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应如何进行?在引导学生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每组学生独立思考以下问题:在把电源、电灯、开关接入电路的同时,如何运用电阻丝改变灯的亮度?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电阻与长度有关,摆弄课前准备的实验器材,有效解决问题。学生体验自身实验探究成功的快乐的同时,理解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为学习后面伏安法测灯泡的电阻打下基础,同时也让学生注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个知识点和电阻大小还受温度的影响。在课堂的梯度性实验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充分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自己享受成功的快乐,是教师所包办不出来的。
学生在梯度性问题情景中,通过自觉、主动地对学习对象进行探索和发现,有效地领悟和认识了所学内容。
三、生活性问题情境,促进思考发展
让学生思考、讨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不但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还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教学“光的折射”时,笔者先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入光的折射,使学生感知折射现象,然后通过动手探究实验,体验折射规律,最后再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思考以下的日常生活现象:运用新知解释水中筷子“弯折”问题;共同探讨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潭清疑水浅、海市蜃楼;分析小河清澈见底,小鱼儿在白云、柳树、小石子的缝隙间轻快地游来游去像形成的原因。通过从生活到物理,再从物理到生活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光的折射规律。
讲解了“显微镜和望远镜”这一节之后,笔者让学生两人一组,一只手握住一个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通过透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观察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及时让学生思考问题: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又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如果把两个凹透镜组合,通过透镜看前面的物体,会不会也出现像被放大的现象?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提供凹透镜。单元测验结果表明:学生灵活运用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的程度很高,这就证明了学生通过思考,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学习效果非常有效。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思考实际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中探索物理规律,学会用物理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为其以后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效思考,帮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获取物理概念、定律和原理,建立、丰富和储藏准确而鲜明的物理知识,提高其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朝辉.教学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张燕镜.教育学新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66
(江门市棠下初级中学,广东江门52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