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开展

2020-06-23 09:32谢一平
读与写·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开展策略生命教育初中语文

谢一平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教学内容也得到了拓展。在日常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除了要教授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积极开展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从而保证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开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命教育;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6-0098-01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非观念还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形成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而且近些年来,青少年校园暴力、自杀、杀人事件也时有发生,初中生对生命愈发的漠视。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端正学生对生命的认知,教师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行和正确的行为习惯。

1.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开展意义

初中语文课本中蕴含了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有利于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能够实现生命教育的意义。首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能够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由于教师生命教育的意识不强,学生很难认识到生命安全的意义,在生活中会出现不尊重生命的现象。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能主动认识和敬畏生命,避免学生出现极端的心理,能够加强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其次,只有懂得尊重、敬畏生命,才能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能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情感,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方式,并且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抗打击能力,随时保持热情、旺盛的生命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开展策略

2.1 挖掘课本素材,感受生命意义。

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的健康品质是初中语文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感悟生命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生命观念,形成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课文的内容得到了更新,增加了更多的思考生命、体验生命的课文,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备课环节,教师要积极挖掘教学素材,通过课文讲解为学生解释生命的意义,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鱼我所欲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孟子“舍身取义”的观念开展生命教育。先为学生展示文章《我爱这土地》,向学生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是抗日战争爆发,我军连连失利之时,让学生思考艾青在“反抗会死、投降或许有一线生机”中做出了哪种选择,之后再讓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三个排比句讽刺了哪些人,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论点展开论述的,使学生在分析和理解课文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学会做出抉择,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体会孟子的语言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需要教师以课本为依据,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体验,利用课本内容为学生解释生命的意义,从而加强学生对生命的感悟。

2.2 借助写作练习,深化学生理解。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写作教学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写作训练再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但对生命认识的不够透彻。教师可以在写作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生活机械,在生活现象中感悟生命的奥秘,使学生运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例如在《议论要言之有据》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生命”为主题开展写作活动,教授学生两种形式的论据,再提问学生什么是生命,生命应该怎样被论证,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环卫工人凌晨清扫街道、消防员义无反顾的冲向火海等案例来论证生命的价值,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论证生命的顽强,从而加强学生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也引发了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使学生对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2.3 组织拓展阅读,升华学生品格。

想要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教师不能将学生局限在课堂上,而是要拓展教学内容,通过课外活动来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课文中的内容终归是有限的,还有许多优秀的文章和书籍适合学生阅读,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对世界和社会的认知,同时感悟到生命的意义,从而健全学生的品格,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学生选择适合的读物,才能发挥出生命教育的作用。例如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书籍的大致内容,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整本书阅读中,在小说阅读中了解到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引发学生对生命、人类和现实的思考,促进学生人格和品质的升华。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有很强的人文性和实用性,针对现代初中生漠视生命的现象,教师应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在教学中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深化学生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感悟,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毅.生命教育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研究,2019(04):22-23.

[2] 杨玉娟.生命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入[J].学周刊,2018(25):111-112.

猜你喜欢
开展策略生命教育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